長沙自閉癥康復:兒童出現(xiàn)自我刺激,你會怎么做?
自我刺激指自閉癥兒童表現(xiàn)的某種重復的相同動作(可能以器官的癖好或習慣出現(xiàn)),以滿足感官或心理的需求。這些行為通常不具備社會意義,甚至會干擾人際關系、影響學習。例如晃頭、轉圈圈、喊叫或發(fā)出怪聲、磨牙等。
自我刺激的四類
1,視覺刺激。如目不轉睛的盯著某個物體、不停的拍手、打開或是關燈、眼睛瞇成一條線或斜眼看等。
2,觸覺刺激。一直摩擦手或抓撓、反復的敲打、摸特殊材質的物品等
3,前庭刺激。比如前后左右搖擺、轉圈圈、反復跳躍等
4,嗅味覺刺激。比如吃特殊味道的物體、舔手或者是物體,聞不同味道的物體。
家長怎么處理?
1,阻隔。當孩子進行自我刺激時,我們可以立馬阻止行為的繼續(xù),來盡量減少行為受到強化的時間、頻率和強度,同時可以給孩子其他感興趣的事做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2,取代。我們可以挖掘能產生類似刺激的適當活動來滿足孩子的刺激需求。比如孩子喜歡看光線的變化,可以給孩子看萬花筒。孩子喜歡黏膩的感覺,可以給孩子玩肥皂水或者橡皮泥。每次引導成功立即表揚獎勵孩子,強化他的行為。
3,開發(fā)玩具。教會孩子用多樣的方式玩多樣的玩具,直到孩子對玩具感興趣,并喜歡玩玩具,增加他在空閑時間選擇玩具的可能性,從而減少自我刺激。
4,允許可接受的行為。在一天中可以給孩子留出特定的時間,讓他獨自活動,在不受限制、不受評判的情況下做自己。
5,加強體育鍛煉。大量研究表明,體育運動能有效減少自我刺激行為。所以平時家長可引導孩子多參加一些體適能活動,比如踢球、跑步等,盡量讓孩子動起來!
自我刺激行為的類型多樣,表現(xiàn)形式復雜,干預這一行為是一個很重要且極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家長們在選擇干預策略時,應在矯正問題行為的同時,發(fā)展出合適的替代行為。同時,我們也不要局限于某一種方法,多種方法結合所帶來的效果往往大于單獨使用某種方法的干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