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治痰”有一套!八味藥,挖走頑痰,治好老咽炎、支氣管炎

大家好,我是沈醫(yī)生,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個醫(yī)圣張仲景所創(chuàng)的治痰名方,只有簡單八味藥,卻可散寒氣,除水濕,讓你徹底遠離痰多,支氣管炎的煩惱!

有支氣管炎,經(jīng)??人?,咳大量白稀痰,痰多的好像永遠吐不完,尤其早起,痰量多的能吐一碗,日常覺得胸口憋悶,喘不上氣,咳嗽時聳肩大喘氣才行,有的呼吸時還能聽到明顯的痰鳴聲,平常怕冷,四肢冰涼,天氣變冷,冬天一到,上述情況就會加重,并且總覺得后背發(fā)涼,被窩暖不熱,嚴重的晚上睡覺都不能平躺?如果你有這種情況,那多半就是“水寒射肺”了!

中醫(yī)認為“形寒飲冷則傷肺”,寒邪侵襲容易傷及肺部,而經(jīng)常咳嗽,咳吐白痰,就提示著我們體內(nèi)存在有水飲痰濕,一直積聚在肺中未能清除,此時寒邪侵襲于肺,引動肺中水濕痰飲,那么我們咳嗽,咳痰的情況就會加重,所以一般這種人在冬天時病情會嚴重

另外,寒邪侵襲首先侵襲的是皮膚肌表,因此會出現(xiàn)四肢發(fā)涼,晚上睡覺時感覺后背發(fā)涼,冒寒氣等情況,對于這種情況,醫(yī)圣張仲景有妙招,《傷寒論》中記載的小青龍湯配伍有奇效,簡單八味藥外可解表散寒氣,內(nèi)可祛濕化痰濁!

這八味藥分別是麻黃,細辛,干姜,桂枝,半夏,芍藥,五味子和甘草,其中麻黃和桂枝負責助氣化陽,解表散寒,當陽氣充足,就能溫煦皮膚肌表,散除寒氣;

甘草和半夏健脾益氣,燥濕化痰,脾主運化水濕,水濕不聚,則痰飲不生;細辛和干姜為辛熱藥,可溫肺化飲,驅(qū)除肺中水濕痰飲;

最后五味子和白芍負責收斂固澀,益氣生津,防止辛熱藥太過傷及津液;諸藥配伍,集散寒祛濕,化痰滋陰為一體,專門針對于寒邪侵襲,痰濕內(nèi)傷所導致病癥。

但需注意,如果你是因為其他原因?qū)е碌目却?,咳痰,那就不要參考此方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