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熱情點燃事業(yè)激情

□河南日報評論員 劉嬋
這個十一長假,舉國同慶新中國70華誕,愛國成為最響亮的主旋律、最動人的風景線。
國慶盛典激揚愛國熱情,閱兵活動震撼壯觀、驚艷全球,每個中國人無不充滿了崇敬和自豪;人們在線換上少數(shù)民族服裝,大街小巷人們自發(fā)掛起、舉起鮮艷的五星紅旗,唱出各個版本的《我和我的祖國》,秀出自己的“愛國style”;更多人選擇走進電影院,連續(xù)觀看《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三部電影,在一個個淚點、燃點中,感嘆“這盛世,如你所愿”……不分職業(yè),不分年齡,不分地域,人們用各種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真摯情感,讓“我愛你中國”的深情表白,響徹大江南北;讓濃濃的家國情懷,奔流神州大地。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愛國”,提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國慶節(jié),無疑是人們表達愛國情感最好的時間節(jié)點。從獵獵戰(zhàn)旗、滾滾鐵流中感受國家的強大實力,從激昂鼓聲、歡騰勁舞中觸摸人民的幸福生活,越來越多人的熱情被點燃,情不自禁抒發(fā)愛國之情、表達強國之志,思考究竟什么是愛國,怎樣做才是比較好的愛國方式。
在實干中愛國、在愛國中實干,立足本職崗位、做好本職工作,埋頭苦干,甘于奉獻,就能把對祖國的熱愛體現(xiàn)在每一天平凡的生活間、每一滴奮斗的汗水中、每一步前進的足跡里。中宣部授予陳俊武院士“時代楷?!狈Q號,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新中國成立之初就投身于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為我國煉油工業(yè)進步作出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是愛國奉獻奮斗精神的模范踐行者。奮進新時代,各個行業(yè)、各種崗位的奮斗者們堅守平凡、愛國奉獻,書寫著屬于自己這代人的愛國華章。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工作中沖在先、搶在先、干在先,把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與個人的奮斗目標緊緊聯(lián)系起來,以國榮我榮、國強我強之心,勤奮進取、努力拼搏,就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愛國沒有休止符,這一最強音始終在我們心中躍動,始終激勵我們前行,將愛國情懷始終與個人成長、時代進步互相砥礪,用愛國熱情點燃事業(yè)激情,我們必能匯聚磅礴的發(fā)展合力,書寫更加精彩的中國故事。在基層崗位,踏實工作、無私奉獻是愛國;在科研領(lǐng)域,潛心鉆研、執(zhí)著探索是愛國;在政府機關(guān),為民服務、勤勉自律是愛國……普通人的愛國情懷也許無法用轟轟烈烈的方式來表達,卻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愛國之心、報國之志轉(zhuǎn)化為具體、實在的行動,在點滴細節(jié)中彰顯愛國情懷。
“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里有黃山么?有黃河么?有長江么?有長城么……既然這些都沒有,那么,祖國就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地方。”當年路遙的文字,激發(fā)起多少人愛國奮斗的精神。今天,我們離夢想從未如此之近。美好的未來在召喚,奮斗的豪情滿心間,70年后再出發(fā),而今邁步從頭越!
編輯:賀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