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的人越來越多,自考學歷會不會貶值?
10月自考報考高峰徹底來了。
而隨之而來的,就是充斥在各大平臺有關“搶位失敗”的吐槽。
?

對于廣東、四川等自考大省的考生來說
要么拼一拼自己春運鍛煉出的手速
要么,就只能乖乖去外地考……

這從很多方面都可能給考生們造成一場不小的負擔
而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了我國自考報名的火熱形勢。
據(jù)了解,2020年自考人數(shù)突破600萬,而2021年4月自考中,僅深圳一地就有考生14萬余人。
?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1988自考設立以來,累積已有5470萬人參加自考。
而隨著社會對學歷的要求日趨嚴格,這個數(shù)字正在不斷激增。
那隨著自考人數(shù)的不斷攀升,自考學歷是否會逐漸貶值呢?
?

# 不 會 #
價值的構成
大家都學習過,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
換言之,一件事物的價值是由它本身決定的。
那自考自身蘊含的“勞動”變少了嗎?
不僅沒有,自考的難度反而在不斷增加!
可以報考的專業(yè)在不斷減少,承接自考的雙一流高校在逐步退出,部分地區(qū)也對自考缺考設定了一定限制。
自考的規(guī)范化可以使其獲得更多的認可。
而難度的提升則反而從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價值的提升。
而從使用價值的角度來說,自考已經(jīng)被國家認證為正規(guī)學歷。
和全日制享有同等待遇,在考公考編考研時都不應受到歧視~
由此看來貶值一說本質(zhì)上講純粹是空穴來風!
?

更何況不管怎樣,學到腦袋里的知識都是貨真價實,一點不少的。
?
追捧源于被重視
有的人只看到自考的人很多,就從而覺得自考無用,學歷貶值。
卻忽視了自考的人為什么這么多。
自考參與人數(shù)的增加其實說明了大家對學歷的重視,以及對自考的認可。
而對自考的認可增加了,對我們自考考生則反而是大好事。
從前知道、參與自考的人有限,自考考生就會經(jīng)常處于一種不被認可的態(tài)度中。
大家不了解自考,也就不認為自考是真正有用的,大家是有真才實學的。
無論是求職、相親還是進入體制內(nèi)都會受到一定的阻力。
而當自考參與者增多,自考更廣為人知,自考的含金量,自考生的努力和才干也會被看見。
于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考被歧視的情況!
?

而微博上打著自考標簽征婚的朋友們也很好的體現(xiàn)了這樣的觀點。
?
選擇應基于自己
網(wǎng)上很多人都在鼓吹“自考無用”、“自考是騙局”,勸大家不要自考。
而他們翻來覆去給出的理由都是,自考價值低以及仍會受到歧視。
大家花2-3年非全職取得的畢業(yè)證,自然會不如在大學中全身心學習了4-5年得來的畢業(yè)證含金量高。
但社會上卻也不是唯學歷論的,工作經(jīng)驗和工作能力同樣重要。
而對于當前學歷不能滿足也仍可以和全日制學生同一起點報考研究生。
更重要的是,我們做選擇要基于什么。
我們做出選擇是為了讓自己更好,而不是成為最好。
我們應基于自己的現(xiàn)狀,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進行提升,而不是一口吃成個胖子。
自考專科、自考本科、研究生、博士……如果你想,你或許也可以憑借自己努力成為一名高校教師,這是你的無限可能。
與沒有學歷的自己相比,自考無疑是有價值的。
是一扇通往新開始的門,是一條走向新自己的路。
這樣的價值不會改變,不會降低,至少現(xiàn)在不會。
所以,與其去糾結自考之于社會的價值這樣抽象的大命題,不如想想自考能給自己帶來什么。
還有,自己的10月復習怎么樣了?
?

對對君提醒您,距離10月自考不足40天!
快抓緊復習呀?。。?/span>
沖沖沖,我們都是最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