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和行”

長途自駕回來有一陣子了,這趟旅程讓我感觸頗多,考慮很久,想到鮮少有人能與我一樣開車50天去中國東北邊界逛個來回,未來的我也少有這樣機會再走靜下心來體驗這么長的路了,所以決意寫下這篇見聞,供自己和友人觀賞。我學聞疏淺,作文能力實在有限,寫不好還請各位見諒。
?
細數(shù)往年,我們也都去過中國不少城市,但其實明白很多時候都為了旅行而旅行,從未領(lǐng)教過所去的這座城市真正魅力所在,走馬觀花似的玩耍沒什么意義。這50天里,我的內(nèi)心逐漸從興奮轉(zhuǎn)為平靜,觀賞每座城的真實模樣,心無旁騖體會風土人情,逐漸理解這“旅”和“行”的真正意思。12000多公里的距離,經(jīng)過山東、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內(nèi)蒙古,到達朝鮮,俄羅斯和外蒙古邊境,這一路讓我見到許多普通人的真實模樣,應該也算是成長了不少。
?
中國有663個城市,而一線城市只有4個,因此隨便出生在哪個一線城市都是種運氣。一個普普通通的一線城市家庭,即便是在最偏遠的角落,也可以在95%的任意中國城市中當一回“人上人”。我剛好是被夾在了社會階級的中間,也正因如此,抬頭一望便看到了令人無比向往的上層生活,低頭俯瞰看到有許多令人心酸的低層百姓,我再也平凡不過了。
?
大城市生活時間長了,在見其他城市的模樣之前,下意識以為也是這樣,這種想法實在是可恥和幼稚。也許是我去的季節(jié)不對,許多地方天一黑還不到七八點,大路上就已經(jīng)看不到人影了,飯店的廣告閃亮著,但里面一個人也沒有。街燈璀璨奪目,路伴車輛屈指可數(shù)。霎時,我第一次領(lǐng)會了“夜上?!边@個概念。


在綠江村的時候,有個七八歲的小女孩兒讓我印象挺深刻,因為旅游景點的關(guān)系,小女孩應該接觸的人多,小時候長相就已經(jīng)討喜可愛,衣著整齊不過有些陳舊,我每次出現(xiàn)吃飯她都會看我好久,我的余光注意也很自然在她身上。他們說來這邊玩的大都是北京人,上海的還是第一次碰到。當時淡季,賓館里3分之2多都是空房。

?我不怕黑,晚上12點,到江邊,手摸著江水,無意間發(fā)現(xiàn)月亮的倒影與周圍蘆葦形成一張別具一格的構(gòu)圖。我瞎想著思索她出生在大城市的可能,應該很受老師喜歡和被同班的男孩追捧,若我是導演的話說不定還會邀請她客串一名角色......不過回到現(xiàn)實,也可能是早早結(jié)婚,隨后逐漸發(fā)福,膚色黝黑,不在意外貌,如同她現(xiàn)在的媽媽一樣。不過她也可能知道了更廣闊世界之后,選擇離開這個小地方。
?
?想想旅途中什么景色流連忘返,那必然是一提起來就讓我興奮的長白山了,無愧是5A風景。不過同樣都是5A啊,居然東方明珠也是。見慣了鋼筋水泥森林,還是自然風景更適合我。

?



?
談起內(nèi)蒙,第一反應都是大草原和牛羊,不過嚴格意義上那只是一年12個月中的幾個月。我在22年10月份的晚上就已經(jīng)見過被冰雪覆蓋的草原,沒有大片綠色,只有白茫茫一片,沒有牛群,也沒有羊。
還有矗立在內(nèi)蒙邊境龐大的俄羅斯建筑群,是我女神形象了。所以說內(nèi)蒙古只有大草原牛羊,那是你對內(nèi)蒙了解太少了。
內(nèi)蒙古的牛肉也差不多是40多一斤,跟上海一樣,不過重點在于這邊牛肉的味道和其他地方就是天差地別,我用自帶的電飯煲在酒店熬了3小時,什么調(diào)料都沒有加,味道已經(jīng)鮮極了,旅行回來之后我特地跑了楊浦,寶山和嘉定幾個菜場,毫不夸張的說,都是一坨屎。







說物價北方確實便宜,前幾天鶴崗新聞再次勾起了我對北方物價回憶,很清楚在吉林的一個菜場里豬肉14塊1斤,后來陸續(xù)幾個其他菜場價格差不多是在17元一斤上下。
還有很多東北方飯店里菜單的價格,和一二線城市價格差不多,但分量很是驚人,對我一個經(jīng)常健身且肉欲極強胃口超大的大胃王來說都覺得有點多,要是三四個人點菜,那么2-3個菜就真的足夠了,南方這邊是用小巧玲瓏精致的碗碟上菜,而東北是真他娘不跟你BB叨直接用臉盆裝菜。
廢話也不說,不如直接上旅途中的照片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