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就能用上7000MHz的DDR5內存,這套32GB的光威天策真是快又穩(wěn)

大家都知道,DDR5內存性能提升很大,而且Intel 13代平臺和AMD Zen 4平臺都已經兼容了,可以帶來更穩(wěn)定的性能表現,之前因為DDR5內存價格高昂,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而隨著今年DDR5內存售價的逐漸下降,相比剛上市幾乎打了五折,確實很值得入手了。

就性價比來說,還是國產的內存更出色一些,像是我新入手的這套光威天策DDR5 6000 16×2套裝,只要600就能拿下,最近用了幾天之后,我覺得它的性能也很出色,目前我用的是比較低端的B760m配i5 12400F組合,即便這種配置,光威天策DDR5 6000還是可以輕松超頻到7000MHz穩(wěn)定運行,表現確實靠譜。

光威天策DDR5 6000的造型設計和DDR4版本差別不大,本身采用了干凈的白色散熱馬甲,因為采用了SK海力士DRAM,顆粒為M-die,所以超頻潛力不小,很適合在高配平臺上使用,無論是玩游戲還是做運算,都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獲得更高的性能。

這款內存的初始頻率為4800Mhz,時序為CL-30-38-38-77,電壓為1.4V,因為預置標準的Intel XMP和AMD EXPO超頻預設文件,所以在一些新款的主板上,不需要手動切換XMP,就可以直接獲得一鍵超頻至6000Mhz的效果。

相比于常見的黑色馬甲,光威天策DDR5 6000的皓月白配色涂裝馬甲確實更好看一些,而且做工不錯,表面有壓紋處理,看起來十分精致,馬甲兩端采用了折彎鎖扣工藝,結實穩(wěn)固,它上面當然也少不了光威GLOWAY等標志性元素。

在設計上,光威天策DDR5 6000采用的是單面顆粒設計,這個單條16GB的版本上,部署了8顆單顆2Gb bit顆粒,同時配有PMIC電源管理芯片,不鎖電壓PMIC,確保了日常使用以及超頻調試過程中的安全性,我們可以放心大膽的進行超頻調試。

安裝時,因為這款內存條高度為40mm,比較標準,所以可以輕松兼容絕大多數機箱,在一些緊湊型的ITX機箱上也可以正常使用。

裝好之后,通過Thaiphoon Burner可以看到,這款內存的配置和官方注明的一致。

在XMP預設的6000MHz上,這款內存的時序是30-38-38-77,應該還有再優(yōu)化的空間,想要獲得更好的體驗,完全可以繼續(xù)調試一番。

在這個配置下,AIDA64 內存測試讀取、寫入、復制以及延時的性能數據分別是89594MB/s、93361MB/s、88187MB/s,和64.4ns。這個表現還算理想,日常使用可以獲得非常好的體驗了。

通過MaxxMem測試的讀取、寫入、復制平均值為44.84GB/s。

小幅超頻到6400MHz,確實沒什么難度,直接采用內置的參數就可以了,時序為40-40-40-76,而且還有進一步優(yōu)化的空間。

AIDA64 內存測試讀取、寫入、復制以及延時的性能數據分別是88427MB/s、86490MB/s、83965MB/s,和69.5ns。性能數據提升不明顯,想要長期使用,還需要對時序和電壓進一步優(yōu)化。

通過MaxxMem測試的讀取、寫入、復制平均值為35.25GB/s。

進一步超頻到6800MHz,光威天策DDR5 6000的表現依然很穩(wěn)定,時序為38-42-42-90。

AIDA64 內存測試讀取、寫入、復制以及延時的性能數據分別是92871MB/s、90167MB/s、87290MB/s,和65.7ns。比之前略有提升。

通過MaxxMem測試的讀取、寫入、復制平均值為40.66GB/s。

因為平臺潛力有限,所以超到7000MHz的時序表現一般,為40-44-44-125,升級到13代平臺的話,自然會有更好的表現。在這個配置下,7000MHz的光威天策DDR5 6000的表現還不錯,AIDA64 內存測試讀取、寫入、復制以及延時的性能數據分別是93574MB/s、91581MB/s、88368MB/s,和70ns。

通過MaxxMem測試的讀取、寫入、復制平均值為39.41GB/s。


總的來說,光威天策DDR5 6000確實是一款性價比超高的內存,相比于同規(guī)格的其他品牌內存,價格方面很有優(yōu)勢,而且性能表現也很讓人滿意,并且有著不小的提升空間,一般玩家直接使用XMP默認的6000MHz,就能夠獲得十分穩(wěn)定的高頻效果了,如果平臺配置足夠,那么稍稍調試幾次,穩(wěn)定使用更低時序7000MHz也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