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動手拉窗簾?這不是你的錯——米家窗簾伴侶體驗
都說「懶」是第一生產力。?
睡前躺在床上不想下床關燈,于是有了智能電燈,更低的成本可以弄個智能插座、智能開關。?到家前想預開空調給家里調節(jié)好溫度,于是換了可遠程遙控的智能空調,當然,更低的成本可以使用空調伴侶,來讓普通空調變「智能」。?
現(xiàn)在,如果我不想手動開關窗簾了,那么可以給自己窗簾軌道來個改造,換個智能窗簾滑軌,但還可能需要考慮插線的布置,成本不僅高,還挺麻煩的 —— 有沒有成本更低、且更簡便的方法呢??

?
還真有,前段時間恰好在小米商城看到一個名叫「米家窗簾伴侶」的產品在眾籌,似乎正滿足我的需求,于是下單眾籌了兩臺 —— 經過兩周多的等待,它們終于到手了。?

?
先說價格,我這款是針對普通 U 型、工型滑軌設計的版本,正式售價 349 元,眾籌價 299 元,入手了兩個就是 598 元 —— 這個價格其實并不算太便宜,但在此前,米家生態(tài)下想實現(xiàn)「窗簾智能」,單邊成本 799 元起,還需要對滑軌進行改造;而「窗簾伴侶」的產品邏輯跟之前「空調伴侶」其實類似,無需更換或改造,直接接入窗簾即可實現(xiàn)功能。?


窗簾伴侶的形態(tài)其實并不復雜,兩個掛鉤、一個阻尼較大的輪子,使用時直接把它掛在窗簾軌道上即可,不過它的機身確實肥大的,跟 iPhone 12 mini 擺在一起,后者顯得更小巧了。?

?
它的本質就是個吊裝的軌道單輪小車,就像國外的小型懸掛式單軌列車,把它固定在窗簾一端的第一、第二個可活動掛鉤上,再將窗簾的末端扣上這兩個掛鉤,就能由它帶動窗簾開合了。?


?
為了兼容不同的軌道和掛鉤,小米給它的兩個掛鉤做了電動伸縮設計,安裝時在 app 上點上「解除抱緊」,待掛鉤伸到最長后掛上滑軌,然后在 app 上點「抱緊」,它的掛鉤就會縮回,讓滾輪緊貼窗簾軌道,這時候的「窗簾伴侶」就可以在軌道上行走了。?

?
安裝好還需要初始化它的行程,讓它知道往哪走、走多遠是開窗簾,往哪走、走多遠是關窗簾,當然,在 app 端是有行程設置引導的,可以依照程序自動設置,也可以依照喜好手動設置滑動的行程。?

?
當然,除了遙控開閉窗簾,手動拉一下窗簾它也是可以觸發(fā)窗簾的開合。?如果你的窗簾是單邊開合的,那么一個伴侶就夠了,如果你是大戶人家,窗戶是左右雙邊開的,那么可以左右各安排一個,湊成一對,并在 app 上開啟「聯(lián)動」,實現(xiàn)同時開合等聯(lián)動功能。?

?
因其肥大的機身,直接把它掛在滑軌上確實也挺明顯的,當然你也可以像我一樣,把它固定在窗簾背后。?

?
除了基本的手機遙控、配合小愛同學實現(xiàn)語音開關窗簾外,與米家生態(tài)內的其它產品聯(lián)動玩法其實還有很多,例如聯(lián)動燈光、電視、門窗等觸發(fā)窗簾開合,聯(lián)動鬧鐘實現(xiàn)開合等等,在這就不做贅述了。?下面簡要聊聊你可能會關心的一些問題。?

?
首先聊聊連接問題,它用的是藍牙接入米家,所以前提你需要有一個支持藍牙的米家網(wǎng)關類產品,或者是支持藍牙 Mesh 的小愛音箱,個人覺得它的穩(wěn)定性還是很不錯的,使用的這一周時間基本沒有出現(xiàn)過斷連,個人覺得足夠穩(wěn)定。?
事關穩(wěn)定的還有它的動力,或許是我的窗簾較輕,個人認為它的電機扭矩足夠我使用,即使是手動硬扯,也沒有「滑胎」情況出現(xiàn) —— 但這只代表個人情況,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網(wǎng)友吐槽它不夠穩(wěn),用一段時間就出現(xiàn)行程不準了,需要重新校準,如果這位網(wǎng)友說的是真的,那么選購前還得掂量一下家里窗簾是否會超重了。?


?
窗簾伴侶的最大的優(yōu)點,除了較低的成本以外,更重要的是有較強的兼容性,適合絕大多數(shù)窗簾,不僅適合普通家庭,也適合租房的年輕人,易拆易裝,搬家也可以輕松拆卸再安裝。另外如果你家窗簾用的是羅馬桿,那么配套會多一個固定的組件,它的價格會貴 50 塊,眾籌價 349 元。?

?
也因它的形態(tài)和工作方式,它需要定期拆下來補電,然后再重新安裝校準、匹配行程,一套動作下來還是需要花點時間的 —— 所幸這操作并不頻繁,一塊 6400mAh 電池可提供最長半年的續(xù)航,而以我中等的使用頻率,估計一次充電也能用 3~4 個月。?

?
總的來說,我對米家窗簾伴侶這款產品整體滿意;如今過了眾籌期,已經無法用眾籌的價格買到這款產品,但吊詭的是小米官網(wǎng)現(xiàn)已經找不到這款產品的詳細頁面,更是暫時無法通過小米官方的渠道買到這款產品。?希望它不會是一款曇花一現(xiàn)的產品,畢竟這可能是目前讓窗簾實現(xiàn)自動化成本最低的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