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片】《那年夏天,寧靜的?!范温洌喝绾畏繜o聲的心潮

在當代日本,有一位家喻戶曉的國民偶像級導(dǎo)演,地鐵站、大廈招貼畫上你都能看到他的照片,他的影響力從影視橫跨到時尚界,他就是“大佬”北野武。

今年已逾古稀的北野武擁有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做過出租車司機、相聲演員、(脫衣舞秀場的)喜劇演員,在八十年代活躍于日本影視界,于1989年自編自導(dǎo)了處女作《兇暴的男人》,從此一鳴驚人?,F(xiàn)在的他已經(jīng)成為國際知名導(dǎo)演和演員,他的《花火》被視作日本電影二次復(fù)興的標志,北野武作品中的獨特色調(diào)、剪輯方式和貫徹始終的暴力美學(xué),成為日本影史上重要的一筆。

北野武雖然是日本暴力美學(xué)的代名詞,但他將暴力與死亡緊緊相連并由此將暴力美學(xué)上升為死亡美學(xué)、生命美學(xué),這使得他在做其他題材的電影時依然保持了他特有的風(fēng)格。今天我們要來看的段落來自一部對白非常少的愛情片:《那年夏天,寧靜的?!?/strong>,沒有了你儂我儂的情話也沒有激情纏綿的熱戀,有的只是無聲的陪伴與默默的眺望。

段落時間:85:55—95:08
平均鏡頭長度:這么長的段落只有27個鏡頭,ASL達到20.48s,不僅鏡頭時間長,而且定機位非常多,鏡頭運動非常節(jié)制,這是北野武作品的重要特點。
段落大意:聾啞青年茂(真木藏人飾)和聾啞少女貴子(大島弘子飾)是一對戀人,茂迷戀上了沖浪,貴子常陪他一起去海邊,靜靜地看著他在海浪里翻騰。一個雨天,茂像往常一樣去海邊沖浪,卻遲遲沒有回來,當貴子趕到時只看見了寧靜的海面沖刷著岸邊。

定機位遠景開場,淅淅瀝瀝的雨聲與灰蒙蒙的遠山小島相映襯,男主從畫面左側(cè)入畫,在行進到中間的時候鏡頭開始跟隨他搖動,始終將她保持在畫面中間,隨后目送他離開。電線桿的作用是做距離標尺,在下一個鏡頭會用到。這個鏡頭持續(xù)了超過30s的時間,平靜祥和,卻又暗示要發(fā)生什么,因為這次是男主獨自前往。

當男主走出畫面后,鏡頭出現(xiàn)了一次跳切,這是一個非常粗暴的轉(zhuǎn)場,一瞬間就讓我們知曉時間的流逝;電線桿的標尺作用發(fā)揮出來,我們看到畫面又回到了上一個鏡頭開始的地方,女主從左側(cè)緩緩入畫。鏡頭幾乎像是復(fù)制粘貼了一次似的,這種重復(fù)調(diào)度首先是展示二人之間的關(guān)系非同一般,其次再次強調(diào)兩人是獨自前往。兩次遠景的觀望,讓觀眾不能知曉具體內(nèi)容,有暗潮在隱涌。憂郁的Bgm的出現(xiàn)也加劇了這種不安。

下一個場景依舊是定機位硬切轉(zhuǎn)場,遠景中我們看到貴子從樓梯下來走到中間站定,導(dǎo)演沒有剪切這個過程,他需要這個走路來醞釀感情。在一片雨天混凝土的黯淡下,貴子除在鏡頭中央,藍色的雨傘與鮮艷的毛衣使她成為惟一的一抹亮色。

接下來依舊是一個十分粗暴的剪切:直接從遠景切到近景,讓我們近距離觀察貴子的表情,藍色雨傘鋪滿畫面作為底色,使得貴子憂郁的神色和張望的神情更加突顯。這種大景別的跨越剪輯,常常會渲染情緒的大幅波動,但是導(dǎo)演把表演也做了一定程度的克制,使得神情之下的情感暗流更加深沉、更加神秘。

接連兩次遠景與近景的切換,展現(xiàn)了貴子環(huán)顧四周尋覓的、擔(dān)憂的樣子,在用了足夠的篇幅鋪墊情緒之后,鏡頭才反打過來一個遠景,給出我們貴子的視線范圍:一望無際的海岸,潮汐不斷拍打著沙灘,有一塊沖浪板隱約可見。配樂漸漸止息,浪濤聲淹沒了我們。

在這個信息明確地傳遞給我們之后,鏡頭又切回了近景,貴子的眼神、呼吸與起伏的胸部,都在訴說著言辭無法表達的、混雜著悲傷與感動的情感,壓抑著、思考著、期盼著、惆悵著。

鏡頭給出沖浪板的特寫,把暗示的信息再度明確,再切貴子的近景繼續(xù)著她不動聲色的表演,切回另一個角度的海浪全景,依舊沒有茂的蹤跡,反打回來貴子的全景,她被環(huán)境周遭的黯然包圍了。當鏡頭調(diào)度趨向極簡的時候,細小的變化都會變得十分明顯,景別的大幅度切換就會造成情感上的閃賺跳進。




接下來是四個一鏡一景,十分簡練地交代了與茂生前有關(guān)系的人們:貴子隔天(衣服換了)帶著沖浪板乘船去找沖浪用品店的老板;海邊的沖浪愛好者交談著許久沒有見到茂的蹤跡;踢球的人沒有了可供捉弄的聾啞人;收垃圾的師傅找到了新的徒弟。這些似曾相識的固定場景,都充溢著斯人已逝的哀傷,卻又處理得非常輕松。


沖浪用品店老板看著貴子漸漸向他走來,送上了一個迷人的微笑。他帶著她驅(qū)車前往海邊,那塊沖浪板,是他送給茂的禮物。鏡頭非常有耐心地等待著貴子走上前來,老板凝重的神色和貴子明媚的笑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岸邊,貴子把她和茂的合照粘在沖浪板上,并把它放到了海里漂流。這兩個鏡頭每一個長度都將近1分鐘,這其中的情感無法言說,這份對死亡的釋懷、坦然與敬畏,與愛意一起附在那塊沖浪板上,在廣闊的海面上永不沉沒。


北野武的作品就是這樣硬直截然,有趣的是他很喜歡與久石讓一起合作,在一個全是定機位和硬切轉(zhuǎn)場的電影中,只有音樂能夠傳遞出在那克制的影像之下,涌動著的無限深情。兩個聾啞人,他們之間沒有言語上的交流,只有眼神上的交匯,這就是《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的魅力,這也是北野武作品的魅力。希望大家不要錯過這部獨特的愛情片哦~
今天的拉片就到這里啦,我們下次再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