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精華摘選20句:大愛,大智慧


1.?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
【釋義】君子不用水來當(dāng)鏡子,而是拿別人來當(dāng)鏡子。用水當(dāng)鏡子可以看到的是容貌,用人當(dāng)鏡子則可以知道吉兇對錯。
2. 心無備慮,不可以應(yīng)卒。
【釋義】卒:同“猝”,指突然事變。這兩句大意是:心中沒有預(yù)先考慮應(yīng)對事變的方法,就不能應(yīng)付突然變故。
3. 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釋義】愛別人的,別人也必然愛他,利于別人的,別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惡別人的,別人也必然憎惡他,殘害別人的,別人也必然殘害他。
4.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據(jù)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偏物不博,辯是非不察者,不足與游。
【釋義】意志不堅強的,智慧一定不高;說話不講信用的,行動也不會果敢;擁有財富而不肯分給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堅定,閱歷事物不廣博,辨別是非不清楚的,也不值得和他交游。
5. 事無終始,無務(wù)多業(yè)。
【釋義】辦一件事都不能善始善終,就不要做很多事。
6. 良弓難張,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
【釋義】好弓難以拉開,然而可以射得高射得深;良馬難以駕御,然而可以負重行遠。
7. 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釋義】假使人人都彼此愛護,則天下安治;倘若人人都彼此交惡,則天下大亂。墨家主張兼愛。兼愛,指同時愛不同的人或事物。墨子主張愛無差別等級,不分厚薄親疏。
8. 是故君子自難而易彼,眾人自易而難彼。
【釋義】所以君子嚴(yán)于律己、寬以待人,而平庸的人卻寬以待己、嚴(yán)于律人。
9. 默則思,言則誨,動則事,使三者代御,必為圣人。
【釋義】靜默時就能思考,說話時就能教導(dǎo)人,有符合道義的行為就能成就事業(yè),如果這三者交替運用,就能成為圣人。
10. 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無辭也,物無違也,故能為天下器。
【釋義】江河不嫌棄用小溪的水來灌注自己,所以能匯成巨流。被稱為圣人的人,不推辭難事,不違背自然規(guī)律,所以能成為名揚天下的大人物。
11.?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釋義】好名聲不能輕而易舉地得到,榮譽也不能以巧詐樹立,君子用身心戴道而行。以身戴行,是一個成語,意為言行合一,用身心戴道而行。
12. 是故置本不安者,無務(wù)豐末。
【釋義】所以根基樹立不牢的人,不要期望有茂盛的枝葉。
13.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剛黃。
【釋義】?(把絲)放于青色的染料中,絲就染成青色;(把絲)放于黃色的染料中,絲就染成黃色。墨子非常重視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墨子有一次看到染絲的,感嘆說:‘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剛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其寓意是說環(huán)境的熏陶、社會風(fēng)氣的感染,會對人的思想、品質(zhì)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它可提醒人們要十分注意社會影響、文化氛圍對人的感染,熏陶作用,切不可掉以輕心。
14. 萬事莫貴于義。
【釋義】天下萬事中,沒有什么比道義更可貴的了。
15. 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
【釋義】釣魚的人躬著身子,不是要對魚恭恭敬敬;用蟲子作為誘餌捕鼠,也不是因為喜愛老鼠。
16. 謀而不得,則以往知來,以見知隱。
【釋義】如果謀慮不到,那么就根據(jù)過去推知未來(主要強調(diào)憑借經(jīng)驗),根據(jù)明顯的事推知隱微的事。像這樣謀慮,那么所謀必得(成功)。
17.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釋義】在好處中要取大的,在害處中要取小的。在生活中會遇到好處,也會遇到壞處。對待好處,無疑應(yīng)擇其大者而取之,以獲取最佳利益;對壞處,能避免則避免,不能避免則擇其小者而取之,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18. 為其所難者,必得其所欲焉。未聞為其所欲,而免其所惡者也。
【釋義】即使做很困難的事情,也一定能夠達到目的,沒聽說過想達到自己的愿望,而能回避困難的。遇事不怕事,人是要有些膽量的。拿得起、放得下、有擔(dān)當(dāng),不逃避,才能直面凜冽的人生。
19. 太上無敗,其次敗而有以成,此之謂用民。
【釋義】最好是不失敗,其次則是敗了卻還有辦法成功,這才叫善于用人。
20. 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功成名遂。
【釋義】名聲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贊譽也不會自己增長,只有成就了功業(yè),名聲才會到來。
本文參考書目:《墨子》《國學(xué)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