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抹不掉的黑點文化 日本女生的“援助交際”

雖然我們都十分喜歡日本水手服的少女們,青春代表著陽光可愛,但是在日本卻有一個關(guān)于女學生的文化黑點永遠不能被抹掉這就是“援助交際”,而今天小編也想談?wù)勥@個沉重的話題,為何奇葩的日本這種文化會盛行。

援助交際第一次在日本社會出現(xiàn)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當時的內(nèi)涵是指包養(yǎng)關(guān)系,即我們中國人語境中的小三和二奶。中年男子在家庭以外,通過給與金錢的手段,長期占有一位情人,這種帶有金錢腐臭的婚外戀就是最初的**。

現(xiàn)在,**的內(nèi)涵與當時已經(jīng)有很大的不同,變成了單純的賣淫一詞的同義詞,尤其指代未成年的賣淫。這種關(guān)系的轉(zhuǎn)變出現(xiàn)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末,日本泡沫經(jīng)濟達到頂峰,整個社會都彌漫著拜金主義的氣息。人人都有名牌包,每年都去夏威夷旅行,日本東京市的財富都可以買下紐約市的所有摩天大樓,整個日本人社會都瘋狂了。當時的女學生可謂是人手一個LV背包。經(jīng)濟條件稍微好那么一點的,有四五個也并不出奇。當時,高中女生的零花錢每個月二十萬日元也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相較之下,現(xiàn)今高中女生的零花錢大多控制在一萬元以下。

進入九十年代后,日本泡沫經(jīng)濟破滅。人們無力僅僅用工資和獎金承擔以前紙醉金迷的生活了。老實的人當然按部就班地工作,賣掉名牌包包,賣掉還沒有還清貸款的房子。但是不甘于此的女孩子們可能就會走向了**的道路。
這也不難理解。被拜金主義熏陶了整個童年,她們升入高中后卻發(fā)現(xiàn)零花錢隨著父母收入的降低而減少,自己無法像前輩一樣承擔起奢侈品和昂貴的衣服。她們根本就沒有來得及適應(yīng)這種經(jīng)濟上的落差,也容易心理不平衡。

實際上在泡沫經(jīng)濟破滅的當年,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便利店也是不缺人的。一方面,高中女生們渴望著金錢來滿足自己被熏陶得快壞掉的虛榮心,另一方面沒有合理的賺錢渠道。最簡單最容易賺錢的方法就是**。于是乎,與社會上成功的中年男子玩一玩,然后隨便收受一點錢財,亦或者是奢侈品,成為了那個時代拜金的高中女生的首選。
其實,援助交際的內(nèi)容并不一定涉及性,有些只是單純的喝喝茶、聊聊天,一起散個步,讓老男人們感受一下青春的氣息。這些尚在青春期的姑娘們只付出耐心和時間,也能收獲幾個小禮物、一頓大餐,或者一點零花錢。1997年,日本朝日電視臺做了一個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70%的受訪者不贊成援助交際里包含性服務(wù)。

但常在河邊走,不失身也得濕鞋,喝茶聊天慢慢進階為動手動腳,接著就走進了情人酒店。雖然很多女孩兒一開始恪守著“只陪聊,不陪睡”的準則,但很快就入了更深的坑。

1996年,援助交際正式成為熱點社會問題,也是延續(xù)至今屢禁不止的日本社會獨有的社會問題。
日本社會學家宮臺真司是研究“援助交際”現(xiàn)象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學者之一,他采訪了許多**女孩,并把她們分為兩類:一類是純粹出于物欲享受和功利**,另一類則把**作為逃避自身傷痛的一種方法。

第一種**女孩是最容易被看到的那一批人,她們不僅渴望**帶來的金錢與物質(zhì),也享受在這過程中受到的關(guān)注與傾慕,以及突破傳統(tǒng)道德后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