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共和國的大氣內軍事力量(2200——2210)
單兵武器
LR-1激光槍
長700毫米
空重1.9千克
全重5千克(槍本體+背包式電容)
波段:紅外波段
波長:400nm
出射口徑:40mm
輸出功率300KW
LR-1是世界上第一款硬殺傷型單兵激光器,該型激光器屬于固體激光器。由于電容體積問題所以只能使用背包式電容。電容儲電量可以滿足30次脈沖照射(擴容型號可以滿足50次脈沖照射)此外該型激光器仍然保留下掛榴彈發(fā)射器的能力,上方也有全通式皮卡汀尼導軌用于安裝瞄具。
HLR-1重型激光器
長900毫米
空重3千克
全重5.1千克
波段:紅外波段
波長:750nm
入射口徑:60毫米
輸出功率650KW
HLR-1是一型單兵使用的化學激光器,該槍除了槍上的化學物質儲存罐以外還外接了一個背負式化學物質儲存罐。背負式儲存罐可儲存10L反應用的化學物質,槍上的化學物質儲存罐可儲存600ml反應用的化學物質。該激光槍常配發(fā)給步兵班組的正副指揮官使用。
載具
HD-2步行戰(zhàn)斗平臺
高15.5米
空重46噸
全重70噸
動力源:2臺從F120上拆下來的裂變直噴發(fā)動機,推力為500千牛
飛行速度:400km/h
發(fā)電機功率:100MW
武備:頭部武裝為2門35毫米轉膛感應動力混合炮(單座備彈340發(fā))
? ? ? ? ? ? ?手部可選武裝有:77毫米磁軌機炮(采用彈匣供彈方式,單個供彈具彈容量為25發(fā)),120毫米磁軌炮(采用5發(fā)彈匣供彈),152毫米感應動力混合炮(單發(fā)供彈),輸出功率600MW、波長320nm、入射口徑210mm的固體激光器,長7米的高頻振動直刃刀,長2米的高頻振動匕首
? ? ? ? ? ? ? 肩部可安裝2座4聯裝反艦導彈發(fā)射器或者2座8聯裝反坦克導彈/中距離空對空導彈防空型發(fā)射器
該機體共計生產了1200架,該機在服役中展示其較高的多地形適應性和模塊化能力。共和國軍內部分軍官把自己的座機進行一定的個性化改裝以更適應自身操作。
HD-2“狂風”
高15.5米
空重46噸
全重72噸
動力源:2臺從F120上拆下來的裂變直噴發(fā)動機,推力為500千牛
飛行速度:400km/h
發(fā)電機功率:100MW
武備:頭部武裝為2座7管30毫米機炮(單座備彈1200發(fā))
? ? ? ? ? ?手部可選武裝有:77毫米磁軌機炮(采用彈匣供彈,單個供彈具彈容量為20發(fā)),120毫米磁軌炮(采用5發(fā)彈匣供彈),152毫米感應動力混合炮(單發(fā)供彈),輸出功率600MW、波長480nm、入射直徑190mm的固體激光器,長7米的高頻振動太刀,長3.8米的高頻振動脅差
? ? ? ? ? ? ?肩部可安裝2座4聯裝反艦導彈發(fā)射器或者2座8聯裝反坦克導彈/中距離空對空導彈防空型發(fā)射器,2座24聯裝格斗彈發(fā)射器
該機是駕駛員會田龍之介的座機,近戰(zhàn)武器換成了大和傳統的太刀和脅差,同時頭部換成7管30毫米機炮。
HD-2“幻影”
高15.5米
空重41噸
全重72噸
動力源:2臺從F120上拆下來的裂變直噴發(fā)動機,推力為500千牛
飛行速度:400km/h
發(fā)電機功率:100MW
武備:頭部2門3管20毫米機炮(單座備彈975發(fā))
? ? ? ? ? ?手部可選武裝有:77毫米磁軌機炮(采用彈匣供彈,單個供彈具彈容量為30發(fā)),140毫米感應動力混合炮(單發(fā)供彈),輸出功率800MW、波長290nm、光斑直徑220mm的固體激光器,長2米的高頻振動匕首
該機是駕駛員陳梓妍的座機,通過換用新型電容使其可以使用更大功率激光器。該機更重視遠距離打擊能力所以近戰(zhàn)武器削弱到只剩高頻振動匕首
HD-2“陣風”
高15.5米
空重40噸
全重72噸
動力源:2臺從F120上拆下來的裂變直噴發(fā)動機,推力為500千牛
飛行速度:420km/h
發(fā)電機功率:100MW
武備:手部可選武裝有:77毫米磁軌機炮(采用彈匣供彈方式,單個供彈具彈容量為40發(fā)),140毫米感應動力混合炮(單發(fā)供彈),輸出功率800MW、波長290nm、光斑直徑220mm的固體激光器,長2米的高頻振動匕首,406毫米火箭筒(彈匣供彈,備彈4發(fā))
該機是駕駛員陳梓妍的座機,拆成了頭部機炮以換取更強的索敵能力,此外還使用巨型火箭筒用于發(fā)射406毫米火箭彈和“劍魚”反艦導彈,“沙丁魚”集束中距彈(單個母導彈可攜帶6發(fā)子導彈),“斗魚”集束格斗彈(單發(fā)母導彈可攜帶24發(fā)子導彈)
HD-3“臺風”
高13米
空重50噸
全重77噸
動力源:小型氘氚聚變堆
發(fā)動機推力:544千牛
發(fā)電機功率:400MW
頭部武裝為2座7管30毫米機炮(單座備彈1200發(fā))、2座35毫米轉膛感應動力混合炮(單座備彈340發(fā))、2座6管20毫米機炮(單座備彈1100發(fā))、2座57毫米機炮(單座備彈150發(fā))
? ? ? ? ? ?手部可選武裝有:120毫米磁軌炮(采用47發(fā)彈盤供彈),輸出功率1GW、波長400nm、光斑直徑240mm的固體激光器,長9米的高頻振動太刀,長3.8米的高頻振動脅差
? ? ? ? ? ? ?可背負安裝1座8聯裝反艦導彈發(fā)射器或者1座24聯裝反坦克導彈/中距離空對空導彈防空型發(fā)射器、一座48連裝全向格斗彈發(fā)射器、4連裝155毫米重接炮
該機是為了對抗人形獵戶座飛船而開發(fā)的終極機體,駕駛員是會田龍之介。該機把頭部火力前所未有的強化了,因此不得不放棄HD-2的日式結構,改成使用美式結構。取消了用于偵查敵情的頭部。雖然偵查能力有所削弱但火力和隱蔽性有所提升。
VF-111“土豚”
步行模式下高15.61米,戰(zhàn)機形態(tài)下長22.4米,翼展19.72米——9.75米
空重21.5噸
全重45噸(大氣內)
全重63噸(宇宙戰(zhàn))
推進器:2臺裂變直噴推進器,總推力550千牛
最大航速:4馬赫(20000米高空)
發(fā)電機功率:200MW
武備:手部可選武裝有:3管57毫米重接機炮(單個彈倉150發(fā)),5管35毫米重接機炮(單個彈倉200發(fā)),高頻振動匕首,輸出功率800MW、波長20nm、光斑直徑220mm的固體激光器(使用可拆卸式電容供電,單個電容可支持10次大功率照射)
? ? ? ? ? ? 戰(zhàn)機模式有9個掛點,可外掛最大13噸彈藥。其中機腹掛點可掛載一發(fā)空射短程彈道導彈
該機是駕駛員藍婷的座機,戰(zhàn)機模式外觀是F-111。該機有著極強的高速性能跟火力但防護相比于HD-2較弱。該機在戰(zhàn)機模式下仍舊繼承了可變后掠翼這一特色。
VF120“雄貓”
步行模式下高16.61米,戰(zhàn)機形態(tài)下長20米,翼展19.54米(后掠角20°)12米(后掠角66°)10米(后掠角75°)
空重19噸
全重33.7噸(大氣內)
全重63噸(宇宙戰(zhàn))
推進器:2架裂變直噴推進器,總推力480千牛
最大航速:4馬赫(20000米高空)
發(fā)電機功率:120MW
武備:
? ? ? ? ? ?手部可選武裝有:3管57毫米重接機炮(單個彈倉150發(fā))、5管35毫米重接機炮(單個彈倉200發(fā))、6發(fā)遠距離空對空導彈(外掛手臂)、6發(fā)空對地導彈(外掛手臂)
? ? ? ? ? ? 戰(zhàn)機模式可外掛2發(fā)907公斤炸彈或者4——8發(fā)454公斤炸彈,4——6發(fā)聯合空對地導彈,1發(fā)反艦導彈,4——6發(fā)遠程空導彈+2發(fā)格斗彈,8發(fā)中距離空對空導彈+2發(fā)格斗彈
該機是駕駛員陳智勇的座機,戰(zhàn)機模式外觀是F14D雄貓。該機擁有優(yōu)秀的機動能力和空戰(zhàn)能力,但步行作戰(zhàn)時防護能力和火力較為薄弱,而且跟VF120家族并沒有HD系列那樣的近戰(zhàn)能力。該機在戰(zhàn)機模式下不但繼承了可變后掠翼還使用了可變垂尾。
FAB-2空中戰(zhàn)艦
全長:? 690m
翼展:? 400m
全高:120m
總重:1407t
引擎:6臺聚變沖壓發(fā)動機
最大飛行速度:760km/h
武備: 4座輸出功率600MW,80nm波長,入射口徑30cm的半導體激光器
? ? ? ? ? ? ? 大型彈倉,載彈量200噸
該型空中戰(zhàn)艦是第二代空中戰(zhàn)艦,使用了氘氚聚變堆,載彈量也比FAB-1A要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