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大排、前衛(wèi)、多元化,盤點2022年有特點的國產摩托車
不知不覺中2022年又到了尾聲,回顧這一年不是被封控,就是各種原因沒能摩旅遠方,最后還成功喜提陽性,不禁悲慟。
還好今年的摩圈十分爭氣,不僅發(fā)動機層出不窮,新車型更是誠意十足,臨近年底,按我們多年傳統(tǒng),來盤點一下2022年上市并且頗具特點的熱門車型,看看其中可有你的最愛(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我想哪說哪)?
國產篇
春風450SR
上榜理由:這可能是2022年度最均衡、最值得入手的中排量國產仿賽。

450SR有兩個特點可以碾壓同價位與同排量車型,首先是發(fā)動機,據(jù)大佬透露450SR的發(fā)動機和KTM沒啥關系,這是春風自己借鑒忍者400+雅馬哈的CP2,融合貫通后研發(fā)出來的,具有270°曲軸夾角的雙缸發(fā)動機,這臺機器的主要特點是低扭強勁,聲浪渾厚(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外加出色的震動控制。

其次是外觀了,無論是儀表UI還是整車設計,450SR都不輸國際一線大廠,這種設計理念上的領先是其他廠家短時間內望塵莫及的。

不過消費者也要注意,這臺車對于駕駛員比較挑剔,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這種激進的仿賽車型。
擴展閱讀:
貝納利TNT899
上榜理由:雖然技術并不新奇,售價也不美麗,但TNT899仍然是一臺獨特,且頗具韻味的大排機車。

貝納利在2022年最大的手筆就是復活了TNT899,這臺源自2004年的超級街車,其設計理念放到如今也不落伍,三缸發(fā)動機聲浪渾厚,獨特的車架與后平叉結構同樣令人過目難忘,更重要的是新千年的TNT899終于有了ABS,其備受詬病的進排氣系統(tǒng)也得到了改進。
可惜……
可惜TNT899的售價達到了79800元,在性價比上國產貝納利并不具備優(yōu)勢。
可惜TNT899的競品均已適配完善的電控系統(tǒng),只有ABS并不是TNT899的問題,只有ABS并且售價也不便宜,消費者在商品上感受不到“值”,這才是TNT899的致命問題。
擴展閱讀:
機車界活化石?起底貝納利TNT899,信任才是企業(yè)最大的財富
高金GK1200
上榜理由:說到高金我是真的開心,因為GK1200的做工很好,配件也很好,雖然售價有一點點高,但它仍是目前最便宜的公升級摩托車,以及完成度最高的國產公升級摩托車。

現(xiàn)在說抄襲與否其實意義不大,主要還是得看產品是否體面,所謂體面就是車企到底仿了什么?是泛泛的仿造了一個外觀?還是確確實實的造了一臺好車?GK1200明顯屬于后者,因為高金成功復刻了凱旋的旗艦動力,最大功率61kw/6500rpm,最大扭矩108nm/3100rpm,整體油耗約為5L左右。

唯一的問題是GK1200的車體設計太偏向歐洲人了,希望未來高金能在細節(jié)上再次進行優(yōu)化,GK1200還能變得更好。
擴展閱讀:
高金雷神1000
上榜理由:在鑫源正式發(fā)布騅1200之前,高金的雷神1000就是國產巡航車的天花板。

作為巡航車,雷神1000其實是不受廣大傳統(tǒng)巡航車愛好者歡迎的,但這臺車之所以出現(xiàn),其背后也是有著高金的智慧與決絕的,畢竟正統(tǒng)的二手哈雷如今已經很便宜了,而國產的各類假哈雷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侵占這個市場,同時鑫源逆向的真風冷哈雷發(fā)動機也在一旁虎視眈眈,想要破局的高金必須拿出一份與眾不同的答卷。

遺憾的是我還沒實際騎過這款車,但在原地試乘時,雷神1000的靈活程度超出我的想象,這車肯定不難騎。
擴展閱讀:
凱越450 RALLY
上榜理由:如同達喀爾為拉力車愛好者提供了一方凈土,凱越也為拉力車愛好者提供了一臺相對親民,并且能夠正常上路的拉力車,450Rally的出現(xiàn)拉進了普通人與拉力二字的距離。

450 Rally的背后有著很多身份,它可以老總造車派的代表,不是每家企業(yè)的老大都會對某一款車特別上心。
它也可以是少數(shù)派車型市場前景的活體報告,雖然很多人都在喊拉力車好,可實際敢為拉力車買單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
它還可以是國貨自強的典范,450 Rally不僅見證了宗申與凱越的強強聯(lián)手,它還見證了國產摩托車再次出現(xiàn)在達喀爾賽場。

只要你是拉力車愛好者,凱越450Rally就會成為你玩車路上不能繞行的一款車,因為他是國內唯一一款能上牌的真拉力摩托車啊。
擴展閱讀:
達喀爾44年的漫長歷史中,有個完賽故事正在等待中國摩托車去書寫
豪爵UHR150
上榜理由:這是國內唯一一款自主、且高品質的150cc水冷踏板車。

時至今日很多摩友還是不明白品質二字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品質背后的含義就是成熟,成熟的發(fā)動機生產技術,成熟的裝配工藝,成熟的整車配套,以及超越行業(yè)標準的整車設計理念,但凡有一項不及格,這臺車就和品質二字失之交臂。

在品質方面豪爵除了有金字招牌外,他還有逆向PCX的發(fā)動機,以及全車的進口零配件,雖然UHR距離超越大貿150cc踏板車還有一定差距,但17680元起的價格足以幫助豪爵撫平它和大貿車間的全部距離。

擴展閱讀:
品質踏板+1,豪爵正式發(fā)布UHR150,17680元起
蒼云500
上榜理由:這是一臺十分讓我吃驚的國產車,就性價比來說,它是市面上最值的500cc日式巡航。

蒼云500的值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地方,首先是它只要不到三萬元,辦齊了都沒有CM300的定價貴。其次是整車做工還可以,騎行品質也不錯。如果預算足夠,買CM500肯定更好,但是對于預算有限的人來說,蒼云500確實不錯。
擴展閱讀:
頂著爭議出世,背著污名前行,國產CM500與大滑翔究竟是為了誰?
QJMOTOR賽550
上榜理由:用戶要什么廠家就給什么的典范之作。
賽550ADV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回應了用戶對市場的期待,年輕用戶想要帥氣裝逼,賽550標配單搖臂+布雷博卡鉗,年輕用戶想要高性能,賽550搭載了QJmotor目前最具競爭力的550發(fā)動機,功率高達45kw。

用戶想要低座高,想要仿賽能雙腳著地,錢江就敢給賽550適配一個僅有770mm的坐高,從賽道玩家的角度來看,770的坐高導致賽550直接變成了四不像,但對于入門級消費者來說,雙腳能著地其實比賽道功彎的酣暢淋漓更加重要。

擴展閱讀:
賽科龍RT3S
上榜理由:除了TCS,賽科龍把能給的全都給了;這個級別中油箱、油耗和續(xù)航里程最優(yōu)解。
它的前身RT3主打的是舒適和長途功能,大林Q3發(fā)動機運行品質沒問題,ABS、大風擋等實用配置有,特別是17L大油箱開創(chuàng)了踏板長途新局面,背光按鍵、TFT儀表這些花里胡俏的配置也有,小胡同里跟小踏板比靈活性不是強項,但續(xù)航不再焦慮、前后座駕乘舒展,很快在摩旅市場占據(jù)一席之地。

在這基礎上,新推出的RT3S的發(fā)動機由原先247cc更換為288.7cc的XQ300發(fā)動機,實現(xiàn)了轉速降低的同時功率和扭矩雙重提升,并對前燈、風擋、后減震、排氣等做了功能或外觀優(yōu)化,照明效果更好,風擋無級電動可調,座桶容積加大,加配邊撐熄火開關,手把和座椅加熱、智能手表等仍是選裝項。
唯一槽點是沒配TC,而它的同價競品都快實現(xiàn)標配TC了,其實小排量車型TC用處不大,沒有就沒有吧,但不給TC能不能再給便宜個1500~2000元?在這個內卷的市場中也能為自己刷一波好評度。
擴展閱讀:
無極SR4 MAX
上榜理由:假無極,真寶馬,買了的夸,沒買的罵。

無極SR4MAX應該是2022年最具爭議的國產踏板車了,大家對無極的吐槽主要在于兩方面,一個是動力,雖然用了寶馬的發(fā)動機,但機器在零件結構上和寶馬還是有細微差異,并且最大功率比寶馬C400少了3.75kw,雖然不多,但是讓人很不爽。

另一個則是售價,群眾希望國產大寶馬的定價在3.5萬最好,甚至3萬那就更好了,但無極的最終定價卻定在了39888元,引得眾人直呼無極膨脹。
為什么貴呢?無極沒說具體原因,但我猜測是要付給寶馬一定專利費用。值不值呢?這就看你怎么想了,我就不引戰(zhàn)了。但無極這個模式是好的,比如DS900明年也要來了,要是能再來個DS1250,那就更棒了。
擴展閱讀:
春風PAPIO NOVA
上榜理由:這是春風旗下的首款兩輪電摩,它比ZEEHO還能證明春風要走電動化的決心。

PAPIO NOVA是一臺很好玩的電摩,因為它支持在車頭自定義EMOJI表情,也因為在城市道路上少有燃油車能在起步時超過你,但它也很貴,一電動車能買三臺燃油狒狒,甚至買一臺打折的、全新的幼獅500。

電動化的未來仍然任重道遠,特別是在性價比上,普通人如果對這臺車感興趣,我建議大家等一等二手,這要是1萬出頭,那真的是蠻香的,畢竟不用擔心發(fā)動機工況,只要電池還能抗住就行。
擴展閱讀:
大陽VRS125
上榜理由:作為國產125踏板車的天花板,大陽確實敢想敢做。

VRS125基本上滿足了佛系青年對于代步踏板車的一切幻想,ABS、TCS、前后碟剎、11kw大的水冷四氣門混動發(fā)動機,自動啟停、脈沖啟動,甚至10L油箱,天花板不過如此,堆配置狂魔可見一斑。
當然它也不是沒有缺點,除了品控方面的疑慮外,這車的馬桶空間也不大,混動系統(tǒng)侵占了一定的座桶儲物空間,想要儲物還是得依靠加裝尾箱。
升仕350系列踏板車
上榜理由:沒啥可說的,純粹售價便宜,只要車主滿意,也就不那么挑剔了。

但是上半年被車主揭出車重造假,交付的實車與工信部公告的整備質量差出十幾公斤,導致車主在檢測場驗車過不去、無法上牌,令這款車剛一上市就蒙上了厚重的陰影。
總結:
上述就是2022年正式發(fā)布的大部分國產車型,總體來說品質都有提升,尤其是國產中排車型正一步步走在量變引起質變的路上,而國產公升/準公升級車型雖然剛剛起步,但發(fā)展也算各有特點,至少沒有盲目的同質化競爭,明年的市場還會有更多大排新車亮相,大家捂住口袋期待就好。
如果你中意的車型不在其中,歡迎來評論區(qū)留言關注,讓我們一起見證下評論區(qū)里點贊最多的到底是那款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