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郁癥治療的新選擇——正念
本文引自華人正念減壓中心官網(wǎng),經(jīng)正式授權使用。
前言
當我們遇到挫敗或事情不如意時,難免會悶悶不樂,有憂郁的情緒,因此憂郁情緒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之一。
但如同天氣,一天的陰雨并不會造成重大影響,連日暴雨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災害。
如果憂郁的情緒過為嚴重,持續(xù)的時間過久,無法拉回甚至失去控制,就要小心可能是憂郁癥上身了。
【憂郁癥】
憂郁癥的反芻思考
憂郁癥最典型的癥狀之一就是不斷地反芻思考,所思考的內(nèi)容幾乎都是越來越強烈的自我懷疑、攻擊或否定 。
當然患者也會努力思考如何幫助自己,好擺脫這強烈的痛苦。
然而,即便是用力思考如何幫助自己這件事情本身,對患者而言,都經(jīng)常會幻化成另一種負面的反芻思考,例如:從「我要怎么幫助自己?」 ,迅速落入「為什么我又這樣了?」 、「為什么總是沒辦法讓自己更好!」 等等。
在不知不覺中,又陷入另一個惡性循環(huán)。
憂郁癥的身心分離
憂郁癥患者總是不斷地思考,思考的內(nèi)容很大部分是懊悔過去,經(jīng)常會想「如果當初我不要怎樣怎樣,今天就不會這樣了!」; 也經(jīng)常會想「怎么辦,未來的生活要怎么活下去?」 思考著過去與未來,但就是沒能停留在當下。
于是身與心嚴重分開,甚至分離,嚴重者甚至會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仿佛行尸走肉般。
【正念】
正念是什么
正念減壓(MBSR)課程創(chuàng)始人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 Ph.D.),給正念下的定義是:「時時刻刻非評價的覺察,需要刻意練習」。
正念在學習覺察,練習的方法很多,例如:呼吸覺察、身體覺察、情緒覺察與想法覺察等等。
然而所有的正念練習,都指向一個方向,就是幫助我們大量地訓練自己人在心在,漸漸調(diào)整身心分離的現(xiàn)象。
此外,正念也訓練我們用一種開放、好奇和接納的態(tài)度,來面對各種情緒與想法,而非慣性地回避或自我攻擊。
正念如何協(xié)助憂郁癥的反芻思考
憂郁時,我們深信自己一定哪里不對勁,不斷地檢討自己,希望借此能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加以改善。
這是常見面對并解決問題的方法,稱為行動模式(doing mode),重點是放在未來。然而根據(jù)正念認知治療(MBCT)的研究證實,這樣的行為模式運用到憂郁癥患者上,會剛好適得其反,就好像掉到水里,越用力越下沉。此時,如果采取溫和友善的正念練習就會很有幫助,因為正念練習本身是同在模式(being mode),重點是不費力地把注意力帶到現(xiàn)在,放松地留意當下,越練習就越能浮上水面,防止被想法溺斃。
正念如何協(xié)助憂郁癥的身心分離
正念在醫(yī)學上是屬于心身醫(yī)學(mind-body medicine),本身就是在訓練身與心的連結(jié),例如正念呼吸覺察的練習,將注意力溫和地放在呼吸上,持續(xù)地與當下的每一口吸氣與吐氣同在,運用呼吸一而再、再而三地和當下的身體連結(jié)。除了呼吸覺察之外,在正念減壓(MBSR)課程中,還有好多身體覺察的練習。這些練習不直接切入想法的分析與討論,而是進行大量對身體友善的練習,協(xié)助憂郁癥患者直接重新拉近身與心的距離,進而重新自我連結(jié)。
更多正念練習的效果
在正念減壓的課堂上,我們也經(jīng)??吹綉n郁癥患者有這樣的體悟:「想法只是想法,它未必是事實」。
問題不再是想法本身,而在于對想法死抓著不放的現(xiàn)象。
如此視野的轉(zhuǎn)換,有助于培育出的穩(wěn)定能量,讓患者在面對強大的憂郁情緒風暴時,能夠轉(zhuǎn)換那種過度認同想法的慣性。
愿意對脆弱的自己多一點的溫柔與友善,愿意允許負面的情緒,愿意接受沒那么好的自己,而非只認同正向的自己。
于是漸漸學會和困難情緒共處的技巧和能力,而非滿腦子只想切割所有負面感受。
【憂郁癥患者的新選擇】
八周的正念減壓的訓練(MBSR),雖然不以治療憂郁癥為名,但對非急性期的憂郁癥患者,確實有很好的療愈效果。
因為正念減壓課程大量培訓我們覺察身體的能力,非常巧妙地直接跨過控制不住的大腦思惟。訓練注意力溫和地放在當下的身體上,也善巧地抑制了憂郁癥不斷反芻思維的慣性。幾周下來,能系統(tǒng)性地學習與憂郁情緒和平共處的能力,培育對自己溫合開放而不嚴苛強迫的態(tài)度,讓我們從根本處調(diào)節(jié)自己,找回掌控感與內(nèi)在的平靜。
重 要 說 明
本文為華人正念減壓中心所有,讓我們一起尊重知識產(chǎn)權。
如需轉(zhuǎn)載,請務必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