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北京地鐵換乘“王”?
某些換乘站故意設(shè)計得特別長,讓人覺得望而生畏,有時還超過了100米。接下來,我將用@上海地鐵23號線 提出的換乘指數(shù)來教您避避坑。 所謂換乘指數(shù),就是指每條線路和其他線路換乘的便捷度。計算方法是這樣的:每當(dāng)遇到一個換乘站,就將它的換乘方式記錄下來,并轉(zhuǎn)換成數(shù)字: 跨線運營:0(只有郭公莊一個特例,四惠和四惠東不算,因為在地鐵圖上已經(jīng)被標(biāo)成一條線了) 同臺換乘:1
疊島式換乘:2
節(jié)點換乘:2.5
平行站廳:3
垂直站廳或極短通道換乘:5
普通通道或極短天地?fù)Q乘:7.5
疊加通道或天地?fù)Q乘:10
虛擬換乘:15(必須要30分鐘連續(xù)計費才行,北京例子不多,上海已經(jīng)發(fā)展得很好了??) 交而不換:20(沒有必須是兩條線路間唯一交叉的限制,而且不含近而不換,暫緩換乘是包括的) 將線路中所有換乘站所得的數(shù)字取平均數(shù),就是一條線路的換乘指數(shù)了。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北京每條線路的大排名:
第20名:燕房線1
全程只有一個同臺換乘站,非常舒適,但可惜的是大多數(shù)人用不到。
第19名:房山線3.38
在2020年之前是比燕房線低的,只可惜首經(jīng)貿(mào)拖了后腿。
第18名:9號線3.61
全程3個同臺換乘,跟昌平線跨線之后有4個,只是可惜了有軍博,太長了。
第17名:昌平線5.1
同理,如果沒有南延是比較低的,但是既然要進(jìn)城,就要接受城中老線。
第16名:亦莊線5.63
如果不算亦莊t1的話會很低。
第15名:4號線5.79
第14名:5號線6.08
第13名:6號線6.39
第12名:8號線,6.63
第11名:10號線6.96
以上幾位便是中不溜的線路??梢钥闯稣>€路的換乘指數(shù)大約在6~7之間。10號線是這之中最大的一個,畢竟逢10必暫緩可不是說著玩的,本次也計算了大紅門和蘇州街的20。
第10名:11號線、15號線、17號線7.5
這幾條線路換乘站比較少,只有一個通道換乘,或者只有兩個換乘站的話便被直接定型。期待11號線東延、15號線西延、17號線北延后的效果。
第9名:1號線7.58
第8名:2號線7.67
這兩條線路確實比較老了,想要引入新線路只能搭換乘通道。但是,兩條線路之間的換乘并沒有很拉垮。
第7名:14號線7.68
14號線的換乘指數(shù)這么高純屬意外,因為本次計算將麗澤的20、十里河的10、望京南的20都計算了進(jìn)去。
第6名:13號線8.7
天地?fù)Q乘一大堆,排到這個名次,也是可想而知。
第5名:S1線、大興機(jī)場線8.75
與第10名同理,只可惜這兩條線路延長的程度不是很大。
第4名:16號線9.36
這條線路比14號線更慘,將蘇州街的20、木樨地的15、麗澤的20都算了進(jìn)去。而且本身就是穿過老城,數(shù)大一點也難免。
第3名:西郊線、亦莊t1線10
都是跨公司換乘,直接是10,并且未來也不太可能有換乘。
第2名:19號線10.41
第1名:首都機(jī)場線11.25
大站快車線路肯定要舍棄一些換乘。 總體來說,乘坐第7名至第19名的線路,換乘體驗將比較好。而且,這些線路大部分都在市中心,說明北京在這方面的設(shè)計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