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頭防胃食管反流 寶寶更舒適
37歲吳佩慈上月17日在香港剖腹產(chǎn)子,12月18日是小兒子滿月之日,吳佩慈首次秀出兒子萌照,小家伙一雙大眼非??蓯?。不過,兒子的名字甚是有趣,和她2年前已過世的愛犬同名HANS(漢斯)。
出于媽媽的敏感,我第一眼就看到都HANS頭下的枕頭。不是說寶寶最好不要用枕頭嗎?枕頭會妨礙寶寶的脊椎發(fā)育的。
根據(jù)嬰兒的生理構造,平日真的不需要用枕頭。但是,特殊情況下醫(yī)生還是會建議給孩子用枕頭的。那就是當寶寶有胃食管反流的情況時,給孩子用枕頭會讓寶寶更加舒適。
胃食管反流
由于新生兒的食管下端的括約肌功能不全,無法有效地阻擋胃內(nèi)容物的反流,從口腔中溢出。尤其是在喂奶后,胃內(nèi)容量增多,壓力增大,則更容易反流。這就是醫(yī)學上所說的“胃食管反流”。而吐奶溢奶是“胃食管反流”最常見的特征之一。
為了緩解寶寶吐奶,醫(yī)生會建議父母適當抬高其頭部,并使頭部保持側位;墊個小枕頭是比較普遍的做法。
胃食管反流 不僅僅是吐奶
不要以為寶寶沒有溢奶情況,就不存在胃食管反流的問題。細心的媽媽觀察一下寶寶,如果平日喝完奶后有哭鬧,或者睡眠質量不好,也有可能是是胃食管反流在折磨著寶寶。除了溢奶,胃食管反流的寶寶還有什么癥狀呢?
◇ 吐奶或漾奶——一般情況下,這種吐奶或者漾奶,不會造成疼痛,所以沒有多大影響,孩子再大一點就好了。
◇ 可以聽見寶寶從胃里返東西上來又咽下去,并沒有看到他吐奶或漾奶。
◇ 突然有一天開始干脆拒絕吃奶,或者看得出寶寶很想吃奶,但是又因為難受而吃不下去——這得靠媽媽的直覺來判斷。
◇ 吃完奶后哭鬧,無法安慰。
◇ 喜歡豎抱,只要放平或者橫抱就打挺、哭鬧。
◇ 喜歡趴著睡。
◇ 打嗝時吐出的奶帶有奶瓣和酸味。
◇ 喉嚨里經(jīng)常有呼嚕呼嚕的聲音。
◇ 經(jīng)常打噴嚏或者咳嗽。
◇ 經(jīng)常干嘔。
◇ 睡眠不好,不管白天或者晚上, 睡一會兒就醒來,有時候能聽到明顯的反流聲。
◇ 有時候睡覺時,好像憋住了一般,呼吸暫停,睜大眼睛醒來,然后又恢復正常。
◇ 很多都伴有腸絞痛——無緣無故地大哭,而且一般都在每天的固定時間發(fā)生,根本哄不了,只能等待他自己漸漸平息下來。
◇ 吃幾口奶,頭翻向外面,再回來繼續(xù)吃奶。(是否為反流寶寶獨有的癥狀暫無法確認)
◇ 其他:根據(jù)每個寶寶的情況也會有其他癥狀。
如何緩解胃食管反流
1、少食多餐
由于胃容量較小,每次的進食量少,有必要少食多餐。因此,有條件的話,可以讓他們一天進食五六次。母乳喂養(yǎng)寶寶每天十幾次也是可以接受的。
2、不要過量喂養(yǎng)
每個寶寶的體質都不同,對于奶量的需求也有差別,不要過分喂養(yǎng),如寶寶喝30毫升便得到滿足的時候,就不要誘使他喝60毫升。喝完奶后不要讓寶寶反復的吮吸空奶瓶,這樣會吸入過多的空氣,刺激寶寶溢奶的。
3、要拍嗝
寶寶喝完奶之后,由于胃里面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氣,所以會造成胃部壓力,出現(xiàn)溢奶、吐奶的現(xiàn)象。因此,爸爸媽媽應當及時幫寶寶拍嗝,把氣體排出,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吐奶、溢奶的情況。讓寶寶趴在父母的肩上或坐在大腿上,父母的手掌呈杯狀,由下而上的拍寶寶的背部,直到寶寶嗝出聲音。
4、補充益生菌
蒙佩爾蘭益生菌能夠在腸道內(nèi)建立有益菌群,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它們能夠產(chǎn)生有益的物質,如乳酸和醋酸,有助于調節(jié)胃酸的分泌,減輕胃酸對食管的刺激。從而幫助小寶寶擺脫胃食管反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