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戰(zhàn)爭(五)鐵甲交鋒——漢普頓錨地海戰(zhàn)

本作品是對史圖館專欄的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作品并非嚴謹?shù)臍v史學術研究,僅供參考;未經(jīng)授權,禁止二傳,違者必究。
本文作者:屈直
封鎖和反封鎖
南北戰(zhàn)爭的海戰(zhàn),核心目的是封鎖和反封鎖。
我們回顧一下蟒蛇計劃這張圖:

南方靠賣棉花、煙草、甘蔗這種經(jīng)濟作物賺錢,所以只要讓南方賣不出去東西,它的經(jīng)濟就會崩潰。畢竟棉花煙草不能吃嘛!糧食槍炮都依賴進口。只要封鎖海岸就可以讓南軍彈盡糧絕。
但是看一下美國地圖就知道,美國東南的海岸線實在太長了。北方不可能把海軍一字排開搞封鎖,只能封鎖幾個關鍵港口。
北方的船必須定期巡視南方各個港口,禁止一切商船出入。這就變成了一個貓抓耗子的游戲。南方人只要足夠隱蔽足夠快,貨還是可以運進運出的。
如果南方的商船不想一直躲躲藏藏,就必須先殲滅北方海軍。但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南軍連戰(zhàn)船都沒有,拿什么消滅?
真的一艘都沒有嗎?
魔改出來的鐵甲艦
在薩姆特堡陷落以前,弗吉尼亞州還沒有加入南方。但是雙方都知道,蓄奴歷史悠久的弗吉尼亞,脫離聯(lián)邦是遲早的事。
弗吉尼亞最大的造船廠位于諾???。就在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的前夕,諾??嗽齑瑥S的負責人麥克考利(Charles S. McCauley)接到了兩份截然不同的命令。
一份是弗吉尼亞州政府發(fā)過來的,命令他把造船廠交給當?shù)孛癖?/p>
一份是美國中央政府發(fā)過來的,讓他把船開到北方港口。
麥克考利上尉反復猶豫,最后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他把造船廠一燒,所有船全部毀掉。這樣不論南方北方,誰都別想用諾??嗽齑瑥S的船了。
薩姆特堡陷落以后,弗吉尼亞州立即加入了南方,當?shù)孛癖杆僬碱I了諾福克造船廠。此時的造船廠早已是一片瓦礫了,但是令人欣喜的是,有一艘船沒被完全毀掉——梅里馬克號(USS Merrimack)。

梅里馬克號是個蒸汽船。民兵們發(fā)現(xiàn),這艘船龍骨還是完整的,而且蒸汽引擎還可以用。南軍立即把梅里馬克號拉了上來重新修補。
梅里馬克號這個名字,起源于北方的梅里馬克河。既然南方獨立了,船就得改成南方名。弗吉尼亞是南方首都所在地,也是南方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州。南方海軍旗艦的名字,當然應該叫做弗吉尼亞號(USS Virginia)。
南方的海軍部長馬洛里(Stephen Mallory)認為,與其把船修成原來的樣子,不如在它的基礎上造一艘鐵甲艦。
鐵甲艦其實并不是現(xiàn)代的發(fā)明。早在明朝的時候,朝鮮海軍大將李舜臣就發(fā)明過龜甲船。龜甲船頂部覆蓋鐵甲,還帶著鐵刺。鐵甲防弓箭,鐵刺防跳幫。在萬歷抗倭援朝戰(zhàn)爭中,李舜臣的龜甲船拯救了朝鮮海軍,多次擊敗日本侵略者。

當然李舜臣這種龜甲船和現(xiàn)代的鐵甲艦完全不一樣?,F(xiàn)代鐵甲艦起源在歐洲。英國的勇士號(Warrior)和法國的光榮號(Gloire)開創(chuàng)了鐵甲艦時代。


法國英國這兩艘船雖然都有鐵甲,也都是蒸汽動力,但還是太原始了。除了甲板上的煙囪,外觀還是過去風帆戰(zhàn)艦那一套。與其說他們是鐵甲艦,不如說他們是鐵皮蒸汽風帆艦。
當時鐵甲艦經(jīng)歷的戰(zhàn)爭只有一次,就是克里米亞戰(zhàn)爭。1855年,法國3艘鐵甲艦轟擊俄國的80門岸炮,三個小時就把俄國岸防摧毀了,而法國的鐵甲船幾乎毫發(fā)未損。整個歐洲都領略到了鐵甲船的威力,紛紛開始建造新的海軍。
然而當時的美國海軍非常保守,不認為鐵甲船能有多大優(yōu)勢。美國海軍在南北戰(zhàn)爭前,所有的船都是木質風帆艦。
南軍海軍部長馬洛里認為,既然北軍海軍有著數(shù)量優(yōu)勢,南軍海軍就必須拼質量。他堅信鐵甲艦才是海軍的未來,于是下令把繳獲的梅里馬克號大改,改成真真正正的鐵甲船。



上面兩張圖是弗吉尼亞號,基本上看不出它原來的樣子了。桅桿全都被砍了。吃水線以上的木板全都被拆了下來。水線上面還蓋了一個鐵罩子,罩子兩側各開了一排炮孔。全船一共14門大炮,可以往任何角度發(fā)射。
除了炮彈以外,弗吉尼亞號還有一個鐵做的撞角。
弗吉尼亞號的鐵甲一共有兩層,每層兩英寸(51毫米)厚。鐵甲后面還有橡木板,木板有24英寸(61厘米)。南方唯一的鋼鐵廠“崔德佳鋼鐵廠”當時造不出這么厚這么大的鐵板。于是鋼鐵廠重新制造車床,最后才壓出了弗吉尼亞號的鐵甲。
弗吉尼亞號還有一個獨特設計,就是傾斜鐵甲。鐵甲傾斜過來,橫截面就變得更厚,而且可以把炮彈彈開。

不過弗吉尼亞號有三個弱點:
第一個是炮彈。因為對戰(zhàn)的是北方的木質風帆艦,弗吉尼亞號只裝了爆炸彈,而沒有裝穿甲彈。
第二個是速度。當年梅里馬克號是個木船,很輕,所以蒸汽動力不大。現(xiàn)在上面加了個鐵蓋子,前面裝個了鐵撞角,船就變重了,原來的鍋爐推起來就很費勁。所以弗吉尼亞號航速特別慢。
第三個是鐵甲覆蓋率。弗吉尼亞號的鐵甲只覆蓋了吃水線以上。但是蒸汽船是燒煤的,煤越燒越少,船就越來越輕,吃水線也會越來越低。燒一天煤以后,吃水線以下的木板就漏出來了。這就成了防護上的致命弱點。
但無論怎么說,這也比北方那一群木船強。
筏子上的奶酪盒
北方的情報人員得知南方正在建造弗吉尼亞號,這才反應過來,趕緊建造自己的鐵甲艦。北方組建了一個鐵甲艦委員會,征集新戰(zhàn)艦的設計方案。最后,約翰·埃里克森(John Ericsson)的設計贏得了競標。

埃里克森是個瑞典人。他最開始不是造船的,而是造火車的。那時候英國搞了個火車設計大賽,埃里克森在比賽中設計了一種方案。結果他設計的火車鍋爐老出毛病,最后輸給了另一個發(fā)明天才史蒂芬孫(Robert Stephenson)。史蒂芬孫于是成了火車的發(fā)明者和“鐵路之父”。

真是既生瑜何生亮!既然火車玩不過別人,那就設計輪船吧。
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的二十多年前,他來到美國,結識了在政壇八面玲瓏的斯托克頓(Robert Stockton)。斯托克頓讓他設計美國的新炮艇——普林斯頓號(USS Princeton)。這艘船要用兩門新型火炮,起名叫“和平使者”。埃里克森造了一門炮以后,斯托克頓怕他把功勞都搶了。于是他攔住了埃里克森,自己主持造了第二門炮。
普林斯頓號建成當天,美國全國歡欣鼓舞,總統(tǒng)泰勒帶著全體內閣參加了普林斯頓號下水儀式。斯托克頓為了活躍氣氛,下令在船上開幾炮展示一下。
一開始展示的是埃里克森造的那門炮。三發(fā)炮彈打出去,領導們很高興,埃里克森確實名不虛傳。
斯托克頓開始試射自己造的那門炮,結果一下子炸了膛。美國國務卿、海軍部長、建設部長等6人當場炸死,包括斯托克頓本人在內20人受傷。
本來想露臉的,結果現(xiàn)了眼。這次展示會,后來被稱為“和平使者災難”。

斯托克頓為了撇清責任,把鍋全都甩給了瑞典人埃里克森。盡管發(fā)生事故的炮是斯托克頓為了爭功自己制造的,但他對此事只字不提。斯托克頓還請求海軍部不要給埃里克森工錢。埃里克森成了眾矢之的,不得不離開了美國。
埃里克森去了法國,他設計了一種帶有旋轉炮塔的鐵甲艦。這個旋轉炮塔是半球形,看起來跟UFO似的。艦體主要都在水面以下,只有炮塔這個鐵頭漏出來。
方案拿到了拿破侖三世的手上,皇帝贊不絕口,直呼內行。但是拿破侖三世很快就把這個設計給忘了。這個船永遠地停留在了圖紙階段,沒有被法國人建出來。

美國征集鐵甲艦方案的時候,埃里克森也提交了一個設計。這個設計其實就是拿破侖三世的威力加強版。旋轉炮塔變成了圓柱形,艦體仍然大部分在水面以下的。



這哪里是戰(zhàn)船,簡直像個潛艇。
這個設計和過去的風帆船相比是在太不一樣了。遠遠看去就是個小鐵盒子,人們給它起了個外號,叫做“筏子上的奶酪盒”。
埃里克森的設計與眾不同,而且他還帶著個“和平使者災難”的前科,所以很多人并不看好他的設計。但北方的海軍部長力排眾議,大膽的選中了這個“筏子上的奶酪盒”。
這艘船正式的名字叫做監(jiān)視者號(USS Monitor)。我看到很多資料翻譯成“莫尼托號”,其實很不妥。Monitor不是人名地名,就是監(jiān)視的意思。這是埃里克森起的名字,寓意是讓它“監(jiān)視海洋,告誡和糾正海上犯罪”。
而且監(jiān)視者這個名字也很形象,你看這個轉動的炮塔像不像監(jiān)視用的探照燈?
鐵甲艦內部的布局和風帆船完全不一樣。風帆船內部比較大,船長、大副這些高級領導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但是鐵甲艦內部很小,高級領導必須和船員們緊挨著住。這就讓很多領導們對這個設計感到不滿。船長怎么能和船員平起平坐呢?
為了取悅領導同志,埃里克森特意把船艙裝飾的很華麗,領導門口特意裝了燭臺,船長室里也是沙發(fā)家具一應俱全。埃里克森還決定把專利無償捐給美國政府,他說他要“為聯(lián)邦統(tǒng)一做貢獻”。
和有14門炮的弗吉尼亞號不一樣,監(jiān)視者號只有2門炮。這倆炮可以一起360度轉動,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設計。炮塔被設計成了圓柱形,這樣中彈后炮彈就會彈走,減少受力。而且圓柱形炮塔在轉動時也不容易卡住。
但是這門炮有一個射擊死角:因為炮的正前方是一個觀察口(上圖扁金字塔形的那個東西)。炮不能往前射,不然就打到觀察口了。
監(jiān)視者號不是改裝船,它的鍋爐動力比弗吉尼亞號要大得多,航速也比較快。這艘船基本只有炮塔露在水線上面,目標非常小,不容易被射中。
或許是“和平使者災難”給埃里克森留下了后遺癥,他很擔心傳統(tǒng)的火炮在新炮塔里炸膛。一般這門炮需要需要30磅黑火藥,埃里克森決定把量減到15磅。
這個決定后來證明是個錯誤?;鹚幜繙p半,炮彈射速就會變小。后來海軍多次用30磅火藥實驗,發(fā)現(xiàn)根本不會炸膛。

監(jiān)視者號用了101天就建完了。弗吉尼亞號開始改裝的時候,監(jiān)視者號還沒設計完。結果那邊弗吉尼亞號還沒改裝完呢,監(jiān)視者號都下水了。埃里克森在美國認識很多供應商,現(xiàn)在全都被調動了起來。曼哈頓三個鋼鐵廠同時澆筑監(jiān)視者號的鐵甲,北方人強勁的工業(yè)實力真的遠遠超過了南方。
弗吉尼亞號殺瘋了
為什么南北戰(zhàn)爭的海戰(zhàn)會發(fā)生在漢普頓錨地(Hampton Road),看一下地圖就知道了。

北方首都華盛頓和南方首都里士滿都不是直接臨海的。這兩個城市都在河邊,順流而下就到了切薩皮克灣。切薩皮克灣的出口就是漢普頓錨地。也就是說,封鎖了漢普頓錨地,就控制住了切薩皮克灣,也就扼住了南北雙方首都的出???。
如果北方控制了海灣,南方首都就不能從海上運送補給,諾福克造船廠的船也出不了港。
如果南方控制了海灣,北方的封鎖就會被打破。南方的船甚至可以逆流而上,直接炮擊華盛頓和工業(yè)重鎮(zhèn)巴爾的摩。
戰(zhàn)爭一開始,林肯就下令聯(lián)邦海軍封鎖漢普頓錨地。但是因為漢普頓錨地的南岸諾??舜藭r被南軍占據(jù),北軍海軍只能沿著漢普頓錨地的北岸把船一字排開。
1862年3月8日,弗吉尼亞號從諾??顺霭l(fā),沖著北軍的一字長蛇陣就沖了過去。

北軍的風帆船對著弗吉尼亞號就是一輪齊射,結果根本打不穿它的鐵甲,最多只打出幾個凹痕。
弗吉尼亞號在炮火之下繼續(xù)向前沖,直接沖撞到北軍坎伯蘭號(USS Cumberland)的船身上??膊m號被撞出了一個大洞,立刻開始沉沒。
弗吉尼亞號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撞角卡在坎伯蘭號身上了,如果不脫離就會被坎伯蘭號帶著一起沉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以后,弗吉尼亞號終于拔出了撞角??膊m號在完全沉沒以前,還在絕望地沖弗吉尼亞號開炮。

坎伯蘭號沉沒以后,弗吉尼亞號轉身沖向另一艘船國會號(USS Congress)。國會號趕緊撤到了淺水區(qū),結果擱淺了。

弗吉尼亞號吃水比較深,不能在淺灘沖撞國會號。于是它開始朝國會號開炮,國會號也用炮火還擊。
國會號是木船,弗吉尼亞號有鐵甲。兩艘船互相射擊了一個小時后,國會號終于支撐不住,舉了白旗。
弗吉尼亞號停止了炮火,允許國會號把船員撤出來。結果船員撤出的時候,旁邊的門羅堡開始向弗吉尼亞號開炮。
弗吉尼亞號船長大怒,命令船員們把炮彈加熱,繼續(xù)轟擊投降的國會號。燒紅的炮彈打到木船上,一下子引起了大火。
北軍海軍眼睜睜看著國會號燃燒,一點辦法也沒有。其他沒有受傷的風帆船,為了躲避弗吉尼亞號,全部擱淺在了淺水區(qū)。
國會號的大火一直燒到夜晚,終于燒到了船上的火藥庫。一聲巨響后,國會號殉爆沉沒,110名船員當場死亡。

珍珠港以前,美國海軍從未經(jīng)歷過如此大敗。林肯緊急召集內閣會議,戰(zhàn)爭部長斯坦頓告訴大家,弗吉尼亞號有可能炮擊巴爾的摩和華盛頓。他擔心地說,這次內閣會議還沒開完,弗吉尼亞號的炮彈就能落到會議室里。
但是海軍部長很冷靜,他指出弗吉尼亞號吃水比較深,不可能逆流而上炮擊華盛頓。別忘了,我們也有鐵甲艦。就在此時,監(jiān)視者號正在全速趕往漢普頓錨地,準備迎戰(zhàn)弗吉尼亞號。
鐵甲對決
第二天(3月9日)清晨,弗吉尼亞號帶著一些小炮艇來解決剩下的北軍。此時明尼蘇達號(USS Minnesota)就在淺水區(qū)擱淺,一動不動。弗吉尼亞號上去想把船拖走,結果發(fā)現(xiàn)前面有一個圓柱形的奇怪物體漂在海上。
是不是哪個船的鍋爐被炸出來了?
這不是鍋爐,而是監(jiān)視者號。監(jiān)視者號主要船體都在水下,只有旋轉炮塔露在外面。遠看根本不像個船。
弗吉尼亞意識到以后立刻向它開炮。炮彈沒打到監(jiān)視者號,反而擊中了后面的明尼蘇達號。

監(jiān)視者號開始和弗吉尼亞號互相開炮。
這兩艘船水上部分都很小,特別難瞄準。弗吉尼亞號的炮不能轉,所以只能轉船。但它的航速比較慢,所以很難急轉彎。
好不容易擊中了監(jiān)視者號,結果對方毫發(fā)無損。原來弗吉尼亞號配備的是應對木船的爆炸彈,而不是對付鐵甲的穿甲彈。
監(jiān)視者號的炮倒是可以轉,但是一轉起來就剎不住。而且監(jiān)視者號船體很小,在海上特別不穩(wěn)。炮塔里的炮手們既要忍受船的劇烈搖擺,還要跟著炮塔的瘋狂亂轉。
一番艱難瞄準后,炮手們終于擊中了弗吉尼亞號,結果同樣令人失望。為了防止炸膛,監(jiān)視者號上火炮的火藥量被減半了。速度太慢的炮彈同樣也擊穿不了弗吉尼亞號,被它的鐵甲彈開了。
弗吉尼亞號于是改變了策略,它全速駛向監(jiān)視者號,打算用撞角撞破敵人。結果監(jiān)視者號小巧靈活,每次都可以成功避開撞擊。
真是勢均力敵的較量。弗吉尼亞號和監(jiān)視者號纏斗了三個小時,誰都不能把對方怎么樣。



終于,弗吉尼亞號的一顆炮彈在監(jiān)視者號的觀察口附近爆炸,彈片擊中了艦長的眼睛。由于大副不在身邊,監(jiān)視者號的指揮系統(tǒng)陷入混亂,于是撤出了戰(zhàn)斗。
弗吉尼亞號以為監(jiān)視者號逃走了,于是想繼續(xù)拖走擱淺的明尼蘇達號。但是潮水已經(jīng)退去,弗吉尼亞號吃水太深,根本開不到明尼蘇達旁邊。弗吉尼亞號只能撤回諾??烁?。
監(jiān)視者號撤出戰(zhàn)斗以后,大副很快接手了指揮,駕駛著船回到了漢普頓錨地戰(zhàn)場。結果弗吉尼亞號早已無影無蹤,于是趕緊開到擱淺的明尼蘇達號身邊。
明尼蘇達號艦長看到了一個圓柱形的鐵家伙駛向自己,根本認不出來這就是傳說中的監(jiān)視者號。監(jiān)視者號亮明身份后,終于把明尼蘇達號從淺灘拖了出來。
為期兩天的漢普頓錨地之戰(zhàn)就此結束。
南北政府在此戰(zhàn)以后,都認為自己獲得了勝利。
南方政府認為,弗吉尼亞號成功擊沉兩艘北軍艦艇,自己全身而退,很明顯是一場大勝。
北方政府認為,監(jiān)視者號成功救援了明尼蘇達號,擊退了弗吉尼亞號。而且北軍海軍并沒有全軍覆沒,還可以繼續(xù)維持對南方的經(jīng)濟封鎖。所以戰(zhàn)略上北方還是贏了。
所以大家認為,到底誰贏了呢?
世界在觀看
大戰(zhàn)之后,北軍造了大量監(jiān)視者號形狀的船,南方也造了很多弗吉尼亞號形狀的船。
漢普頓錨地海戰(zhàn),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鐵甲艦對決。這場對決讓全世界都明白了,風帆時代已經(jīng)過去,未來的海軍必須要拼鋼鐵。
旋轉炮塔的設計讓各國競相模仿。1876年,英國下水了著名的“不屈號”(HMS Inflexible),這艘船有兩個旋轉炮塔,而且配置了鐵撞角。旋轉炮塔,就是師承于監(jiān)視者號;而這個撞角,則是參考了弗吉尼亞號。


弗吉尼亞號用爆炸彈轟擊監(jiān)視者號根本無效,于是各國開始放棄爆炸彈,開始更新迭代穿甲彈。
1867年,英國人威廉·帕利瑟發(fā)明了錐形炮彈,而且彈頭淬火,可以擊穿鐵甲。1877年,英國又發(fā)明出了鋼面裝甲,鐵甲的最外面是一層鋼,里面是一層鐵。不斷進化的炮彈和鐵甲成為了這個時代海軍的主旋律?!按瑘耘诶背蔀榱烁鲊\姷哪繕?。
因為爆炸彈在這個時代已經(jīng)過時,很多舊炮彈不得不把里面的火藥清空,用沙子填充。甲午戰(zhàn)爭的時候,北洋海軍往炮彈里填沙子,不是因為經(jīng)費不夠,而是想把爆炸彈改成穿甲彈。
弗吉尼亞號的撞擊戰(zhàn)術后來也得到了繼承。1866年的利薩海戰(zhàn),奧地利海軍用撞擊戰(zhàn)術以少勝多,擊敗了意大利海軍。自此以后,全速撞擊變成了一個決勝的法寶。甲午戰(zhàn)爭時,致遠號全速撞向吉野號,并不是自殺行為,而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
可惜甲午戰(zhàn)爭時期,海軍技術已經(jīng)再次進步,速射炮擊敗了重炮和鐵甲,撞擊戰(zhàn)術也自此被徹底淘汰。

弗吉尼亞號和監(jiān)視者號的結局
漢普頓錨地海戰(zhàn)后,南軍發(fā)現(xiàn)無法殲滅北軍海軍,諾福克仍然被北軍封鎖。
海戰(zhàn)之后兩個月(1862年5月),北軍陸軍占領了諾??烁?。弗吉尼亞號吃水過深,無法逆流而上撤往內陸。南方政府決定摧毀弗吉尼亞號,避免讓它落入北方之手。
在裝滿炸藥以后,弗吉尼亞號被引爆。南方最著名的戰(zhàn)艦從未在戰(zhàn)場輸?shù)簦菤в谧约喝说氖种小?/p>
弗吉尼亞號只有一些零件遺留了下來,比如說它的輪舵。弗吉尼亞號的輪舵現(xiàn)在擺放在里士滿“小白宮”的門外,似乎還在給游客訴說漢普頓錨地那場激烈的對決。

就在弗吉尼亞號自毀的同年12月,監(jiān)視者號向南行駛,前去封鎖南方重鎮(zhèn)查爾斯頓。但是監(jiān)視者號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遠洋航行,很多人擔心它受不了風浪。果然,在監(jiān)視者號行駛過北卡羅拉那的哈特拉斯海角(Cape Hatteras)的時候,暴風雨來了。
哈塔拉斯海角風高浪猛,歷史上600艘船沉沒于此,時人稱之為“大西洋墳場”(Graveyard of the Atlantic)。暴雨裹著海浪沖進監(jiān)視者號的船艙里。船員們不斷往船外抽水,但海水還是順著炮塔的縫隙不斷涌入。
監(jiān)視者號的頂部有一個紅色的煤氣燈。暴風雨之夜,旁邊的戰(zhàn)船看不見監(jiān)視者號的炮塔和船體,只能看到一盞起起伏伏的紅燈。紅燈時而消失,時而又出現(xiàn)。到了半夜,紅燈再也沒有出現(xiàn),監(jiān)視者號沉沒了。
監(jiān)視者號從沒有在戰(zhàn)場落敗,它只是輸給了暴雨和風浪。

二戰(zhàn)以后,美國開始尋找沉沒的監(jiān)視者號。直到1970年,人們才用聲吶找到了監(jiān)視者號的遺骸。那時候已經(jīng)距離它沉沒已經(jīng)111年了。1995年,潛水員開始陸續(xù)把船骸打撈上來。直到2013年,監(jiān)視者號遇難人員的遺體才被打撈完畢,葬到了阿靈頓國家公墓。
監(jiān)視者號的船體還在“大西洋墳場”的海底沉沒著,但是炮塔已經(jīng)被打撈上來了。這個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旋轉炮塔,如今在美國艦船博物館進行修復。這個博物館就在漢普頓錨地附近,門票只要一塊錢。里面展出了大量監(jiān)視者號的遺骸,還有很多關于漢普頓錨地海戰(zhàn)的介紹。博物館內容極其豐富,我逛了兩個小時都沒完全逛完,真的非常推薦。



講完了弗吉尼亞號和監(jiān)視者號的結局,我們可以提前劇透一下北方封鎖的效果。
在南北戰(zhàn)爭開始的1861年,北方對南方的封鎖效率很低,平均每十艘船可以截獲一艘。戰(zhàn)爭結束前的1864年,南方大量港口被北方攻克,封鎖就容易多了,南方每三艘船被截獲一艘。只有專門設計出來的快船,才能逃脫北軍海軍的封鎖。
南方從沒有成功殲滅過北方海軍。所有南方港口都暴露在海軍艦炮的威脅下,甚至沿河的城市都經(jīng)常被北方艦船攻擊。
北方的封鎖直接導致了南方經(jīng)濟的崩潰。棉花的出口直接減少了95%,海外的食品和藥物很難進入南方。物資短缺讓南方陷入惡性通貨膨脹。首都里士滿出現(xiàn)了多次暴動。暴動的發(fā)起者們是家庭婦女,她們買不起面包給孩子吃。
北方對南方棉花的禁運,并沒有讓英國和法國參加戰(zhàn)爭。英國和法國轉而從印度和阿根廷進口棉花。南方人幻想的“棉花王”,并沒有拯救這個邦聯(lián)。

但是,南方政府的西面還有廣袤的土地,肥沃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仍然可以給饑餓的南方供應糧食。只要守住密西西比河,南方就還有一線生機。
那么,南方能守住密西西比河嗎?

參考資料
[1]The Civil War, A Visual History, Smithsonian, DK
[2]The West Point History of the Civil War,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3]Atlas of the Civil War,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Tactics and Terrain of Battle, National Geographic
[4]Arms and Equipment of the Civil War, Jack Coggins, Dover Publications
[5]USS Monitor, the Mariners’ Museum and Park: https://www.marinersmuseum.org/conservation/uss-monitor/
[6]USS Monitor: A Cheesebox on a Raft, American Battlefield Trust: https://www.battlefields.org/learn/articles/uss-monitor-cheesebox-raft
[7]The Battles for Richmond, 1862, William J. Miller, National Park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