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行
以德為洋,以行為海,則性亦謂之滴。 海洋雖廣,不離點滴,匯之謂大,離若之小。 點滴相與,其同不同,不同而同,故得君子小人爾。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何謂君子?何為小人? 觀君子若觀江海,其德甚廣,不得邊際,其行甚至,不得淵中,而觀小人,其反之。 此二者,非取其一而不可兼得,東游之辯也。 知其反,而復(fù)行,知其正,而明知,非因欲動而動,不因己、不知、不明而棄之不行,其己非己,其己得非己得,福之與生,禍之與己,而此之謂“賢”。 知其正反,因欲而動,因其知而不知行而不行,明知而不知為之,不知而不知。此謂“人”。 知非正反,而復(fù)觀大道;雖明知,亦故問;而不以欲而動、不以得而立、不以別而殊,能守其心,能止其身,并與生,使得之一心,滿之與心,以天地為己,知行此中之意且付與民者曰“圣”。 “人”非同而各異,尚賢,尚圣,尚天地,使其各而不同,而得之大同。 “圣” “賢” 其二者大同,其異于得高山與天,得深淵與地。此非圣必過賢,而賢必后圣。 圣于天地,賢于山川,博之道也。 須彌 芥子 其二者博之不同而非識之不同。 博非識也,識亦非博也,此二者異而同也。 離赴于恒,太極出焉。 其簡至而彌繁,其恒而非恒。 謂天道近恒,非恒也。人道似恒,亦非恒也。 此亦太極焉,簡而繁易迷,繁而簡亦明。 木秀于林,必出于林。 位高而距遠(yuǎn)而易消,位低而距近而易凡。 距之選,或近,或遠(yuǎn);位之選,或高,或低。 位距之選其重,位高而距近,得之中庸,明己而明知,知缺而變,知本而堅。 謂位低或遠(yuǎn),此為南轅北轍之道也。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