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龔自珍和魏源的文學思想
一、龔自珍
龔自珍,字璱人,號定盦,浙江仁和人。其思想頗受戴震的影響,痛斥當時封建專制的極端腐敗,揭露現(xiàn)實政治的種種弊端。他要求文學能為挽救國家民族的危亡、為改革現(xiàn)實社會的弊病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尊情”說:是尊重自己的個性,尊重民族的憂患意識。龔自珍重視真切自然的情,重視情的不得不發(fā)之真切自然的表達。
為什么要“尊情”?龔自珍認為情“無住”、“無寄”、“無境而有境”、“無指而有指”、“無哀樂而有哀樂”。情之所以可尊,就在于它是人們在自己都無法壓抑的,在強烈的憂患意識觸動下,自然噴發(fā)出來的真實感情。
“言其所不得不言”:“言也者,不得已而有者也,如其胸臆本無所欲言, 其才武又未能達于言,強使之言,茫茫然不知將為何等言?!保ā妒鏊脊抛幼h》)
龔自珍強調文學創(chuàng)作是人內心思想感情不得不發(fā)之產(chǎn)物。
“詩與人為一”:“人以詩名,詩尤以人名。唐大家若李、杜、韓及昌谷(指李賀)、玉谿(李商隱);及宋、元,眉山(蘇軾)、涪陵(黃庭堅)、遺山(元好問),當代吳婁東(吳偉業(yè)),皆詩與人為一,人外無詩,詩外無人,其面目也完。”(《書湯海秋詩集后》)
龔自珍的“詩與人為一”,說明了詩是人的個性的體現(xiàn)。他認為,不僅社會時代對文學有重要影響,而且自然環(huán)境對文學也有很大的影響,以“猖狂恢詭之言”、“泄天下之拗怒”為詩歌之極境。
崇尚自然美:龔自珍在詩歌藝術上強調自然美而反對人為造作,主張創(chuàng)新而反對模擬因襲。
二、魏源
魏源和龔自珍一樣,要求詩歌能充分體現(xiàn)詩人的憂患意識,強調“文以貫道”、“詩以言志”,重視“詩教”。他特別推崇司馬遷“發(fā)憤著書”的思想,強調要繼承自《詩經(jīng)》《楚辭》以來的這個優(yōu)秀傳統(tǒng)。
魏源十分重視文學的社會功用,要求文學必須為救世濟時服務,使之成為挽救時局危機、振興國家民族的重要工具。
“文之用,源于道德而委于政事?!保ā赌稀W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