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柳子厚墓志銘》有感
??我曾讀過一首柳先生的詩:“
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鄰舍翁。
”二十年來萬事同,劉柳就如同耀眼的雙子星,各有千秋卻又擁有那么相似的人生。他們是一同參與變法革新的同黨,是最為了解對方的知己。又是衡陽,他們多少次在這里分別,劉禹錫又是在這里得知摯友的死訊的?!?/p>
粲焉如繁星麗天,而芒寒色正。
”天南邊那顆明亮的星宿,終是暗淡了。他們終究沒能等到皇恩,沒能等到那比鄰而居的日子。 ??“
愿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恨。
”柳宗元是懷著何等的決心才能說出這般話??!他該是一個多么驕傲的人啊,卻是以“罪臣”的身份被貶,他明明該有明敞敞的未來,該是“柳相”,而不僅僅是止步于“柳員外”。他有真才實學,有相互扶持的友人,卻因皇帝一句“不愿啟用變法舊人”,他便被困在那小小的地方度過余生,這是多么的諷刺?。√茟椬谡倭雍窕鼐r,先生卻含冤長逝了!嗚呼!終是
話舊還惆悵,天南望柳星。
??劉禹錫去世(842年)離柳宗元去世(819年)剛好差一個二十三年,又是一個二十三年?。∮质且粋€“
二十三年棄置身
”。在這二十三年里,柳先生便活在友人的文字里,是“
柳門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是“
縱有鄰人解吹笛,山陽舊侶更誰過。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