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下SP3000,以及搭配一些耳機的聽感
首先SP3000作為AK的旗艦播放器,原本是應該在2021年發(fā)布的,在之前由于旭化成的一把火,導致芯片工廠暫時停產,進而導致4497和4499芯片的停產,超高端新品的研發(fā)也停滯了,也正因為這一把火,所以原本應該在2021年發(fā)布的SP3000,延遲到了2022年。
?
這里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桨?,就如同每年的iPhone,必然會使用自家的旗艦芯片一樣,艾利和的每一代旗艦產品,也必然會使用當年AKM旭化成的旗艦解碼芯片,從SP1000的4497到SP2000的4499,再到今年SP3000的4499EX,每一年都是如此。
好了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文,主要分為機器本身和搭配聽感兩個部分。
?

重量和體積
毫無疑問,SP3000“胖”了,不光是機身尺寸大了一圈,在重量上也刷新了AK旗艦的記錄,達到了493克(SP2000T白銅不算旗艦),對比索尼的金磚二代的490克都要重了3克,實在是非常的過分。
?
配置
有縮水,有增強
縮水的地方是將512G的內置存儲空間縮水到了256G,增強的地方是將垃圾CPU終于換掉了,更換成了驍龍6125(就是665,算是目前播放器產品中用的最好的CPU了),運行內存也升級到了8G,至此AK播放器的CPU共有3個檔次,最好的就是SP3000的,其次是SP2000和SE200,再下一檔是SP2000T,KANN MAX和SR25MKII上的那顆,流暢度存在明顯的檔次區(qū)別。
目前SP3000用的這顆CPU,雖然跟GEN1,A14之類的比是渣渣,但是用在播放器上,足夠足夠用了,配合艾利和的系統(tǒng)優(yōu)化,在流暢度上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程度,和手機的流程度也不相上下了,這一點值得吹。
?
材料
AK這次用的機殼材料是304L不銹鋼,有2個顏色,其中音色就是不銹鋼原色,而黑色是PVD鍍層,之前在哪看到過,說這玩意是能聽歌的手表之類的,我一臉黑人問好,這都不挨著。。。就別硬蹭了吧,播放器就好好做播放器,還不如好好宣傳這個材料的特點,比如耐腐蝕,顏值高,反光性能比較好等等,但是拋光304L容易粘指紋的問題也是客觀存在的。
也正是因為用了這個材料,所以機器的重量才打到了辣手的493克。
?
接口和按鍵
機身頂上是三個耳機口,分別是2.5,3.5和4.4三個口(其中3.5單端耳機口也兼做光纖輸出口),也就是說基本涵蓋了我們日常百分之99的隨身場景,省去了很多煩惱,選擇恐懼癥的朋友就不用糾結了。機身底部是USB C和一個TF卡的卡槽(支持1T的TF卡)。
按鍵的話,右側是音量滾輪和電源開關復合鍵,并且有LED,左側是上下曲和播放/暫停按鍵。
?

屏幕
這次的屏幕應該是AK便攜設備里面最大的屏幕,達到了5.46寸,分辨率是1080P的,實際觀看效果不錯,算是播放器里面不錯的。
?
配件
配件方面少了SP1000和SP2000那個標志性的木盒,也算是縮水了,變成了一個兩邊掰開顯露機器的設計,但是我用祖?zhèn)鞯拇罅饎傉凭尤粵]有一次性打開,只打開了一邊,這就比較尷尬了。。。然后依然是2套貼膜,一條數(shù)據線和一個皮套,其中這個皮套的質感是AK歷年最丑的皮套,沒有之一,哪怕這個皮套是什么所謂的法國產山羊皮材料的,但這并沒有什么卵用,丑就是丑,當然也可能是我不能理解這種所謂低調的奢華吧。
?

電池和續(xù)航
電池容量是5050mAh,支持QC3.0快充,實際聽下來,滿打滿算大概在7小時左右的續(xù)航,對比SP2000的辣雞續(xù)航來說有提升,但是對比自家KANN MAX和SR25之類,還是要差一些,2天一充是有必要的。
?
UI
AK的機器基本上是2代更換一次UI,第一代是AK100,AK120,第二代是AK240和AK380,第三代是SP1000和SP2000(這一代開始支持APP了),一直到今天最新的系統(tǒng)問世,
?
其實一個好的系統(tǒng)非常重要,這是人機交互的核心,就像IOS至于iPhone一樣,目前我?guī)缀跤眠^市面上所有的操作系統(tǒng),AK的操作是其中我最喜歡的,除了開機速度慢了一些以外,其他方面沒什么好吐槽的。
?

但也可能是我之前用習慣了吧,目前這個最新的系統(tǒng)我目前用下來感覺還不是特別的順手,其實這個新系統(tǒng)的邏輯很好理解,就是將網絡服務這一塊,包括DLNA,ROON,APP等等這些的優(yōu)先級提升到了更高的一個狀態(tài),也距離AK的目前更往前走了一大步(AK的最終目標就是在脫離電腦,脫離本地音樂的情況下,播放器也可以獨立的工作),但是這個步子邁的有些大,以至于目前還有一些BUG,并且人機交互的邏輯性并不如之前的系統(tǒng)強大,順手。
?
我舉個例子,比如我個人其實是本地音樂偏多,在之前我開機后右滑,點擊文件夾,再進入文件夾就可以了,而現(xiàn)在多了好幾步,也就是說操作變得更加的繁雜了
?
不過問題不大,因為這個系統(tǒng)剛面試,后續(xù)的優(yōu)化過程還需要一段時間,不急。
?
說完以上機身,下面開始聊聊聲音,主要搭配了HS2000(動圈)奧丁(動圈+靜電+動鐵)Noble的Jade翡翠,AK自家的Pathfinder探路者(動圈+動鐵),以及純動鐵仙女座和U12T,分別是5單元和12單元。
?

首先我必須要下一個結論,在音質層面(拋開重量不談哈),SP3000確實做了一個很完善的高度,但不能做是最強,畢竟LP6Ti還在前面擋著呢,但是如果讓我好好用,考慮到對耳塞的搭配性,那么SP3000確實是做到了這一點。
?
AK這次采用了一種新的架構,是2片4191+4片4499EX組成的結構,簡單來說就是AK4191 芯片處理數(shù)字濾波和delta-sigma的 轉換階段,而4499EX 則負責最終的數(shù)模轉換,等于將原本DA新品的調制器單獨抽了出來,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在SP3000發(fā)布后,山靈也發(fā)布了H7,一樣是這種配置。
理論上來說,這種結構可以獲得一些聽感的改變。不過話說再多,還是要實際聽感收貨,畢竟又不是買顯卡,來不服跑個分?
?
先介紹下音色
AK SP3000也一樣是標志性的AK音色,簡單來說就是還原力強,精準度高,聲音的通透性做的很到位,然后整體偏中性,不會過冷或者過暖,總的來說是一種比較精致,信息量充足且富有格調的調音取向。(當然,SP1000和SP2000還是有朋友覺得中性稍微偏冷一點點,其實我覺得不是偏冷,而是偏硬了一些)
SP3000也是這樣的風格,只是將以上對聲音的形容詞全部歸納到了一部機器上而已。
?
HS2000MX+ACT02和ACT03
ACT02我之前吹過了,這里就不吹了,人聲毒物,低頻怪獸就完事了,屬于盲狙不會錯的選擇,真的香。
而ACT03,和之前的又是完全不一樣的路子,對我來說依然是好聽的存在,ACT03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氛圍向的單元,如果你聽爵士,現(xiàn)場,Live House,那么ACT03是非常合適的,ACT03不強調解析度和什么通透性,ACT03只描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音樂的包圍感,整體的密度非常之高,能量感幾乎都集中在中下盤,高頻有些暗。是的,這個聲音對我來說,有時候實在是過于厚了,所以在這之前我是用鈦墨菊去搭配的,然后4.4驅動,會好不少,現(xiàn)在有了SP3000,我可以說,SP3000驅動HS2000MX也完全不在話下,并且好聽。
這里我再吹一遍同樣是Acoustune的HS1750Cu,在SP3000下面的1750,用平衡驅動,我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越級,完全不像是4K價位的塞子,如果換個其他品牌,翻個倍都不夸張,我是真的沒有想到1750有這么強的潛力,算是生活中的一個意外。
?
JADE,Noble翡翠,這個塞子現(xiàn)在我用的蠻多的,很容易出好聲,對前端的要求很低,給個接口就能表現(xiàn)出動態(tài)十足的聲音,但是依然有潛力可以挖,接SP3000聽的話,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整個聲音的層次感被拉開了,并且如果說直推下的JADE低頻稍稍有些過量的話,那么在SP3000下面JADE的低頻變得質感十足,完全沒有渾濁的感覺,而是給人一種非常利落的低頻感受,高頻區(qū)域的延展也被表現(xiàn)了出來,能聽到音樂中一些細微的閃光點,做到這個并不容易,因為我們之前常說,一個耳機不好聽?那么你把音量開大些試試,原因就是音量開大了,細節(jié)展現(xiàn)出來了,動態(tài)發(fā)揮出來了,自然會好聽一些,而SP3000下面的Jade,并不需要你有很大的音量,也能夠給人一種動態(tài)十足,信息豐富的聽感感受,對于微弱的語音,JADE的處理我認為也比其他耳機要更好一些,因為這個微弱的余音表現(xiàn)并非是像一般動鐵耳機一樣是用生硬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純動鐵耳機演繹這種細微處就像拍照,所有東西都在一個焦平面,缺少一些生動感或者說層次感吧),而是一種很自然的處理方式,就娓娓道來的一種感受。
?

ODIN,這個塞子不用我多說了吧?好聽,推薦購入,這里我順帶搭配了一條勞拉,其實這些年我給ODIN搭配了很多線材了,比如TOXIC的鳳凰,EFFECT的H8,Janus,PW什么的,還蠻多的,但是,搭配下來我都不是很滿意,舉一個例子吧,就拿鳳凰舉例好了。
鳳凰的聲音,我因為只買過一代,就說一代,鳳凰是一個有一定染色的線材,套用一個YY一點的詞就是“金碧輝煌”的感受,就像走進了宮殿一般的感覺,但是這個染色,喜歡的人會比較喜歡,不喜歡的人就比較討厭。
ODIN由于本身已經有一定的華麗感(我認為奧丁本身這個感覺屬于剛剛好的那個范圍,再多就不耐聽了),加上鳳凰后聲音整體變得過于華麗了,以至于出現(xiàn)了不耐聽的情況,甚至可能有些膩歪了,這個搭配其實你如果只是試聽一耳朵,那沒有什么問題,因為抓耳,動態(tài)十足,感情也到位,但是一旦聽久了就會暴露出其中的一些問題,所以我也一直在糾結換什么線。一直到勞拉,有點意外的搭配,這個線我第一耳朵的聽感,不瞞大家我是不滿意的,因為沒聽出什么好來啊,奧丁還是那個奧丁,但是聽久了才知道,原來這才是我需要的聲音,就是在對奧丁本身的音色不做任何破壞的情況下,實現(xiàn)了整體提升,勞拉就是這么一條線,如果你希望有比較大的風格差異,那么勞拉是不適合的,但是如果你非常非常喜歡一個耳機,然后配線不希望對音色有任何的改變,那么我百分之一百推薦勞拉。
好馬配好鞍,奧丁也是一個道理,作為超旗艦耳機,奧丁雖然只有3歐的阻抗,但是對前端的控制力要求可不低,搭配一定要注意,尤其需要注意避免HUFI的機子,因為HUFI的機子會把奧丁那個充足的泛音給抹掉了,這樣就不合適了,然后雖然說是3歐,但是這個塞子我感覺對推力還是存在一些要求的,因為我用小尾巴驅動明顯感覺聲音沒發(fā)揮開,不是說調音或者什么,而是就感覺沒推開,雖然透明度沒問題,但是聲音比較的緊,有些放不開,推好的奧丁應該是在擁有一流素質,充足信息量的基礎上,同時聲音的質感出色,線條優(yōu)美,擁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美感。
那么勞拉加上去后,除了保持了原有的調音風格以外,還增加了什么呢?我認為就是自然性和人聲的結像了,由于奧丁是2+4+5的組合,所以在聽一些古典音樂的時候,聲音的流暢性稍微的欠缺了一點,我認為加了勞拉,是補上了最后一塊短板,將聲音的自然流暢性給補上了。
這一套其實在我看來,算是半個退燒組合吧。
什么?整個退燒組合?不存在的哈哈,退燒這種話,我一天說八百遍啦,聽聽就可以了~
?

?
U12T
是的,這牌子里面我最喜歡的還是U12T和Noir,反而不是特別的喜歡U18系列,因為U12T雖然是純動鐵,但是又不是那么的動鐵,是一幅“動鐵味”比較少的塞子,低頻區(qū)比起他家其他型號我覺得也要更加的豐富一些,是我的口味。
首先我先說一下U12T推不好大概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U12T驅動不到位的話,或者說音色搭配不好的話,U12T的人聲會顯得比較的機械,沒有生命感,并且聲音的邊緣會非常的生硬,欠缺自然性。
而SP3000下面的U12T,以上問題都不存在,是的,沒有問題,泛音之豐富,整體框架之完整,算是純動鐵耳塞里面的一級貨色了,這一套組合要給好評,而在線材的搭配上,我會比較搭配搭配銅線,比如蘇格拉底這種。
?
仙女座
這個也不用多說了吧,這個耳機我已經說過無數(shù)遍了,不過還是再說說,仙女座獨有的高頻氣息和那股子通透感,是很多更高價位的耳機所不能給與的,這也是為什么我一直保留的原因,仙女座對推力的要求低到令人發(fā)指,但是對前端的音色要求又非常的高,你可以理解為,你給仙女座一個什么音色的播放器,仙女座就能給你明明白白的反應出來,在聲音上體現(xiàn)出來。相對于一些耳機搭配不好會難聽,仙女座的下限就要高多啦,你哪怕用手機,電腦,也不會難聽的,但是要很好聽,還是要適當花點功夫去搭配。
能夠和仙女座搭配的比較好的播放器,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非AK莫屬,這也是為什么我一直保留SP1000的原因,因為SP1000搭配仙女座真的就非常的搭配,同樣的組合還有MOJO+太陽神之類,有些時候吧,如果你嘗試的夠多,你總會發(fā)現(xiàn)那么幾套特別特別搭的組合,那么價位并不平等,但是搭配上去就是很好聽。
那么SP3000搭配仙女座的表現(xiàn)如何?
嗯,我感覺精致度還是SP1000搭配的更好一些,SP3000下面的仙女座動態(tài)起伏過大,缺少了仙女座原本那一絲小家碧玉的清新感了,不過這也不是說就不好聽,只是我更加的喜歡SP1000去搭配而已,甚至加了背夾耳放的SP1000完全體我認為也沒有SP1000直推的仙女座來得好。
?
探路者,這是AK和Campfire合作的塞子,之前被我說過是不思進取的產物,不過這也不是說就一無是處了,我看雙十一降價了,降價之后的探路者還是可以試試的。
?
探路者雖然是在太陽神的基礎上改款來的,但是并不能算是升級吧,因為一樣存在加法和減法,加法是表面用了不銹鋼的面板,聲音上比起之前2020太陽神來說的話,通透度明顯要好一些,但是減法也有,減法就是如果你播放器搭配的不到位,那么那個高頻會刮耳朵,會給人一種有些刺激的感受,如果搭配不好,那么探路者并不好聽,也就是說探路者對前端的要求,比起之前的太陽都要挑剔。
?

我之前聽探路者,用KANN MAX聽表現(xiàn)不錯,這次換了SP3000,嗯,就還算比較滿意了,雖然對比我的太陽神來說沒有說一個檔次的差距,但是放眼如今,這個價格有這個水準,也還算是不錯了,具體來說,探路者在SP3000下面的表現(xiàn)比起KANN MAX,信息量要更加豐富,高頻也更加的順滑,KANN MAX似乎對這種低阻高敏的塞子有點不搭,尤其是在一些高音范圍內,有一點點的撕裂感,而換成SP3000就完全不存在這些問題,高頻呈現(xiàn)一種很自然的向上方式,高頻也不乏閃光點,并且不刺了,這就夠了,更不用說更加完整的低頻形狀和更好的動態(tài)表現(xiàn)。
我只希望Campfire那個三單元三個動圈的粽子耳機能盡快上,因為那個才是Campfire自家的東西。
?
對比索尼 金磚二代
金磚二代在流行向音樂的調音上,還是有自己獨到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存在一定的“絢爛感”,動態(tài)做的比較大,從而能夠更加的討好人的聽覺,金磚在我看來聽爵士,藍調,流行音樂其實是還不錯的,這種音色如果你搭配IE900這種比較清淡的塞子,那么是沒有問題的,并且可以很好的互補,但是如果你想更加的全面,那么金磚無疑在音色上受到了一些制約,對音樂的詮釋沒有SP3000那么的廣闊,對耳機的適配性也做的要差一些,并且我最無力吐槽的就是,金磚二代我剛開始用的時候,其實還挺流暢的,在安裝了2-3個音樂播放APP使用一段時間后,這機器卡到我懷疑人生,比AK的機器還要卡,簡直匪夷所思。
?

如果你喜歡明顯溫暖,低頻充足并且整體動態(tài)大的聲音,那么我還是會推薦金磚二代多一些,當然前提是你的耳機不要過于的難以驅動,畢竟,金磚二代的驅動力還是一般,反之,如果你喜歡更加準確,追求高透明度和還原性更到位,更加平衡的音色,那么SP3000我認為更符合你的需求,考慮到SP3000對耳機的適配面更廣,推力更強,功能也更多,其實我會更加的推薦SP3000。當然這個對于闊佬來說可以無視,闊佬有闊佬的做派,都買就是。
?
如果你對SP3000的重量感到無力吐槽,同時對于高高在上的價格覺得性價比太低,那么我覺得完全可以等等未來的SE300,因為SE200已經停產,在未來是肯定要出新的機器,SP3000的UI也必然會在SE300上得到應用,并且我相信在未來,SP3000的這一套UI會在AK未來發(fā)布的每一部新機型上得到運用,再利用CPU的檔次差異實現(xiàn)運行速度的差異化,所以我覺得如果不急的話,也可以等等,等等黨永遠是贏家。
?
我認為AK用SP3000算是交上了一份讓我滿意的答卷,好了關于SP3000就說到這里,這篇想到哪寫到哪的,感謝你的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