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臉憨憨的“無根生”,為何能贏得36賊的尊敬和金鳳的癡迷?

又是一個星期的等待,《一人之下》最新集終于更新上線了。這集內(nèi)容繼續(xù)聚焦在許新老爺?shù)幕貞浧?,但?jīng)過了前兩集的鋪墊,我們終于迎來一個重磅秘密揭曉的關(guān)鍵時刻了---那位從開篇不久便縈繞在所有動漫迷心頭上的終極秘密之一,無根生的真容,終于被蓋棺了!

依據(jù)許新的回憶,彼時的年份當屬1930S年代,而當時的他也正和董昌一同下山去執(zhí)行任務(wù),并在途中適逢上了三位全性異人,再礙于全性的惡名遠昭,于是兩位唐門門人便萌生出了殺伐之心,密謀在酒館將眼前的三位全性給通通屠殺殆盡。
事實上計劃也如同許新兩人預料般推進,甚至到來最新集我們還看到全性兩位看似最犀利的成員已經(jīng)被成功放倒在地了(一位是金鉤子黃放,另一位暫無名但形象相當陰險)。
然而就在許新和董昌兩人正為戰(zhàn)況的勝利而沾沾自喜之時,那位看似最弱的,一路以來都以“憨憨臉”示人的全性成員,居然站立了起來(已喝唐門毒酒),并一副安然若素的神情朝著門外走去了---

無根生在登場以來給人的印象,像極了《精靈寶可夢》里的杰尼龜......
此人正是無根生,而此次相遇也在許新和董昌的心頭上烙下了不可被磨滅的印記(深不可測且令人恐懼)。
當然,有一直追看《一人之下》的朋友應(yīng)該清楚,無根生之所以沒有毒發(fā)身亡,歸根結(jié)底都是因為他掌握著媲美八奇技的神明靈所導致的(能將一切炁化之物毀于無形,這當然包括唐門的毒素)。
但問題來了:此時此刻作為全性一員的無根生為何不出手相助呢?為何過去幾集內(nèi)容均以一副憨憨臉示人呢?而此刻的他已然給許新董昌留下了極為恐懼的城府感,那為何后來還能夠讓兩人心悅誠服的成為36賊之人呢?
問題看似很多,但歸根結(jié)底都只是對一個問題的解答而已---
01.無根生究竟何許人也?
長久以來我們對于無根生的認識只有兩個字“神秘”,但直至陸瑾老爺和張楚嵐的密談以及金鳳婆婆的一系列行為舉措之后,我們終于知道了無根生的內(nèi)涵所在。
固然陸瑾與無根生存有著不共戴天之仇,但就當他回憶起無根生早期的行為之時,也依舊流露出了難以掩飾的“毀三觀”之情---從未見過如此逗比的人物,而與其說這是厭惡,還不如說這是一種對無根生所擁有的自由的一種向往之情。

也就是說,無根生是一位超脫于塵俗的修煉者,我們固然不知道他從哪里來,但卻可以明確知道他在異人世界的一舉一動都是遵照著自己喜好來驅(qū)動的?;蛟S也正因如此,無根生方才會試圖接近以“隨心所欲”為理念的全性組織,意圖和一群趣味相投的小伙伴相處下去。
但很顯然無根生誤解全性了。
是的,表面上看全性確實是一個不講究任何塵俗規(guī)則的組織,饒有對自由的極致詮釋。但若細究下去,我們卻能赫然發(fā)現(xiàn)所謂的自由也只是全性為了滿足貪欲劣根性的一種借口而已。說白了,這只是一個滿載欲望奴隸的異人組織。
事實上,這個事情在第二季《一人之下》里就借由張?zhí)鞄熤诮o道出過。彼時囿于全性大鬧龍虎山的緣故,天師不得不出山鎮(zhèn)壓狂徒,而就在對峙的過程中,張之維不僅展現(xiàn)絕頂實力,還對全性狂徒的歪理給出了如此致命的一擊---
“不拔一毛,不取一毫才是你們?nèi)岳献孀跅钪熵瀼氐睦砟睿缃竦哪銈冎皇窃诩俳枨鞍刖鋪砜v欲罷了”

楊朱是全性的開宗之人,而時隔數(shù)百年之后,秉承相似理念的無根生出現(xiàn)了并在后期成為了全性的新掌門。而也正因為楊朱曾經(jīng)貫徹的“將整個世界都放下”的理念,故此我們才能看到無根生在許新回憶中的憨憨嘴臉,也因此能看到他對全性同伙受害時的不為所動之舉。
請留意無根生在回憶篇章中對黃放詢問的這番話:“大哥啊,我還是覺得吧,錢拿了人就沒必要弄死了”,這無疑就是對所謂的不取一毫的理念體現(xiàn)。
而接下來黃放以及高個子給出的回答“小子什么意思,不滿意嗎?”、“兄弟,如果不滿意可以直接宰了他”,就更是可以視作為無根生對彼時全性成員的失望至極,徹徹底底的明白到這并非志同道合的家伙們---

于是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許新和董昌下殺手的時候,無根生居然沒有任何的動靜了(在心里已經(jīng)對這兩家伙失望至極了),而也不難理解為何無根生會在隨后走上執(zhí)掌全性組織的路途了(意圖給這個混沌組織輸入秩序,好讓他們能重回到楊朱時期的信仰追逐當中)。
在我看來,這就是無根生在和許新于茶館一別之后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動,而這也大概率是許新在最新集最后的斷句所應(yīng)該呈現(xiàn)的內(nèi)容所在:這個印象一直持續(xù)到無根生成為全性的掌門,就在那時,我們終于知道此人內(nèi)含的并非恐怖,而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大度和寬容。

當然,較真來說此時此刻的無根生還不可能做到楊朱的那種真把全世界放下的能耐(其實楊朱也只是提出了修煉的方向而已,否則他也不會做出組建全性等等的入世行為了)。
但這在我看來并非是一種壞事,相反還是無根生人設(shè)之所以能夠如此引人入勝的本質(zhì)所以。
02.佛學的“積極厭世”和無根生的“理性樂觀”
如果你們對佛學有所理解,那肯定清楚佛陀的核心理念在于一個字“空”。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只是對這個字的延伸解釋,佛陀自始至終都認為這世間萬物緣起性空,不僅不值得任何留戀,甚至還應(yīng)該將塵俗的一切視作為“苦海”。
所謂的“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意思就是趕快參悟佛學真諦,好以逃脫出塵俗的痛苦輪回---因為一方面提到塵俗就是苦海,因此被視作為厭世。但另一方面卻提出了理想的前進方向,因此則被視作為積極,所以佛陀的理念也被看做積極厭世。
而很顯然,全性老祖宗所秉承的不拔一毛不取一毫,其實也和佛陀所提倡的“空”的理念有點兒相像的。

但事情到來無根生身上就不太一樣了。此人看似生性坦蕩,甚至還能夠在全性同伴遭到唐門襲擊時不為所動,任由兩方自生自滅,具有相當程度的將世界放下的觀念體現(xiàn)。
但事實上無根生對塵俗是有著眷戀一面的,只是他的方式有別于常人,他不喜追逐世俗意義上的功名利祿乃至所謂的強大異能,他珍貴的收藏也只是一些常人看起來毫無價值的平庸之物罷了---
“這只是我之美罷了,這不是天下之美,哈!”

這句話是金鳳婆婆在何為人洞中給我們道出的對無根生的深刻記憶,相信這也是她自此將無根生視作為畢生所愛的開始時刻。
而與此同時,這句話中的“美”也不難傳遞出無根生對于這個世界“理性樂觀”的態(tài)度---它并不苦,而且極盡著繁華和美好,只是世人被某些塵俗的追求蒙蔽雙眼罷了。
毫無疑問,這是何其醍醐灌頂?shù)睦砟?,與此同時這又是何等具備感染力的信仰所在。
我相信許新和董昌就是被這種氣度所吸引的,而貫徹此等理念的無根生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會在甲申之亂爆發(fā)的前后,走上組建36賊并一同朝著某些民族大義的方向前進的道路了(目前36賊目的仍未揭曉,但已有很多證據(jù)指向與民族大義相關(guān))。

好了,如上內(nèi)容當屬我對“無根生是何許人也”的詳細解讀,他固然一臉憨憨,但內(nèi)里卻擁有著極為強大的力量。也固然沒有達到楊朱的那般將全世界放下的人生高度,但卻也因為這種“不完滿”,成就了他理性樂觀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有識之士的追尋。
所以接下來我們便好好期待米二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有關(guān)無根生履歷事跡的解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