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月球25探測器為何會在最后變軌時撞月?發(fā)動機功率莫名增大50%
被俄羅斯人寄予厚望,同時也被我們看好的俄羅斯“月球-25號”月球探測器,在準備于月球表面降落之前,于最后一次的變軌中撞到了月球之上,讓人非常意外!

俄羅斯航天集團已經(jīng)確認了這一消息,其在8月19日對外公布的消息稱是月球-25探測器在最后一次變軌過程中“出現(xiàn)了異常情況”,后來又說探測器“已失聯(lián)”,8月20日稱基本確定是其高速撞毀在了月球表面。

恐怕誰也沒有想到俄羅斯的月球-25號探測器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它的使命,而且大多數(shù)人也都不理解這個探測器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說起來這臺探測器出現(xiàn)的其實是一個簡單但很奇怪的問題,就是在最后一次變軌的時候,推進器上發(fā)動機的推力(反推)突然變大了,導致速度和軌道都下降過快,探測器軌道低到月球表面,從而撞擊到了月球上。

之所以說這個問題出現(xiàn)得很奇怪,是因為月球-25探測器自從發(fā)射升空之后,發(fā)動機的推力在每一次變軌操作中的表現(xiàn)都是正常的,但是在最后一次變軌的時候,發(fā)動機脈沖參數(shù)成了設計參數(shù)的1.5倍,也就是說功率比正常情況高出了50%,這使得發(fā)動機推力加大了一半,使得探測器減速過快,軌道高度迅速降低。

由于并沒有探測器的實時狀態(tài)監(jiān)測情況,等到俄航天控制中心發(fā)現(xiàn)探測器出現(xiàn)了異常情況的時候,它已經(jīng)撞擊到月球表面上了。

至于為何會出現(xiàn)這一情況,目前原因未知,探測器項目組也還沒有解釋,可能是發(fā)動機的軟件程序出錯,也可能是硬件出了問題,也有可能是探測器受到其它人工信號干擾,接收到的指令本就是要將功率變?yōu)樵瓉淼?.5倍,各方猜測紛紛卻是謎題難解,俄航天部門也在調查具體原因,且待后續(xù)報道。

美國哈佛史密森尼天文物理中心學者、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對俄羅斯月球-25探測器最后的變軌進行了軌道計算,此人在航天和天文學界被譽為“軌道警察” ,對航天器的軌道計算深有研究。

麥克道爾在8月20日發(fā)推表示:如果月球25探測器是從近月點91公里、遠月點113公里的軌道上朝著近月點18公里、遠月點100公里的著陸軌道上行進的話,如果發(fā)動機出現(xiàn)了50%的過度燃燒,那么在其開啟的時間之中,探測器的運行軌道將會降低到近月點-15公里、遠月點100公里的軌道上,這個“近月點-15公里”是說探測器運行軌道的最低點會在月球表面以下15公里,探測器當然不可能鉆到月球表面以下15公里,而是在其剛接觸月球表面的一刻就撞碎了。

麥克道爾還表示即使探測器走了大致一半之后,在近月點50公里,遠月點100公里的軌道上開始發(fā)動機增加了50%的燃燒,其軌道也會達到近月點高度2公里,遠月點高度110公里的軌道上,也就是說探測器距離月球最近的時候只有2公里。

然而月球上的很多高原、山脈和山峰都在月?;鶞拭娴?千米以上,南極地區(qū)的萊布尼茨山脈的主峰則高達9千米,比地球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還高,其所在的萊布尼茨山脈則比月?;鶞拭娓?千米以上。

所以,即便是月球-25探測器近地點有月表以上2公里高,也是一樣會墜毀在月球上的,而不是像麥克道爾推特中所言的會“掠過山頂”,而是會撞到月球的山峰上。

月球的逃逸速度為每秒2.38公里,月球25探測器在著陸前的最后一次變軌正是要把速度降到這一標準上,但由于發(fā)動機推力過大,探測器最終的平均速度應該是在月球逃逸速度之下,但仍然是在每秒2公里左右,這幾乎相當于出膛炮彈速度的兩倍,探測器以這樣的速度撞擊到月表上,肯定是成了碎片了。

俄月球25探測器竟以撞月告終,雖然只是發(fā)動機推力出了問題,但這個問題相當嚴重,可以說正是這個奇怪的原因直接導致了月球25計劃的失敗,其在最后的變軌時刻出現(xiàn)這種問題,也是讓人倍感意外,也凸顯了俄羅斯作為曾經(jīng)的航天強國,某些方面的航天技術或已不如蘇聯(lián)時代。

而該探測器的任務之一是將測量月球南極地區(qū)月壤中是不是存在水,這對我國和俄羅斯等國共建的月球科研站項目將有幫助,可惜其沒有完成,恐怕這一任務要等到我國的嫦娥六號在明年5月份到達月球南極地區(qū)進行勘測了。


之前同在月球軌道準備月表軟著陸的印度月船三號目前進展一切順利,本來俄羅斯月球25探測器是要在印度月船三號著陸之前兩天(8月21日)就完成月面著陸任務的,而且如果俄羅斯探測器著陸成功,將搶到全球首個在月球南極著陸的國家的名頭,并且也將是全球第四個實現(xiàn)月面軟著陸的國家,對于很在意民族自尊心的印度人來說,俄羅斯此舉肯定會讓其覺得很鬧心,如今俄羅斯月球-25探測器任務失敗,全世界最高興的是誰就不用說了。

目前印度月船三號已經(jīng)完成了著陸前的最后一次變軌,并且推進器與著陸器分離,著陸器已經(jīng)進入了近月點25公里,遠月點134公里的軌道上。
這個軌道可以說比其原計劃的近月點30公里,遠月點100公里的軌道更為理想,因為近月點的高度只有25公里,那么在著陸的時候,從近月點開始就可以減少5公里的降落幅度,以月球南極地區(qū)(多為高原山地)為落點,只需要下降2萬米左右即可。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已發(fā)布消息稱月船三號預計將于2023年8月23日印度標準時間17點45分(北京時間20:15)左右開始實施。”由于月船三號吸取了月船二號落月失敗的教訓,故而對其設計了自主落月的模式,基本上不用操控就能自主降落到月球表面。

所以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也對月船三號的著陸信心滿滿,其負責人索馬納坦表示月船三號的著陸計劃萬無一失。但具體會如何,我們且看其表現(xiàn)吧!
消息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8月21日報道《俄羅斯“月球-25”號探測器失聯(lián),初步判斷與月球表面相撞》
《環(huán)球時報》8月20日報道《印“月船三號”完成降軌準備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