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方知自己疏陋:強(qiáng)與彊不同
緣起
敝名曰“強(qiáng)”,去歲曾網(wǎng)購一壽山石角料印章,賣家書篆文作“強(qiáng)”,自以為不誤。今日偶翻許慎《說文解字》,方知篆文“強(qiáng)”作“強(qiáng)”疏陋,謬之千里,而當(dāng)作“彊”。

強(qiáng)
“強(qiáng)”于《說文》,不在《弓部》,而在《蟲部》,《說文》云:“蚚也。從蟲弘聲?!笨梢?,“強(qiáng)”為形聲字,但形旁非“弓”,而為“蟲”,“弘”為聲旁。既然“強(qiáng)”字從“蟲”,則其義非蛇即蟲。故《說文》稱其為“蚚”。而《說文》釋“蚚”時(shí),則又云“強(qiáng)也”。則知“蚚”“強(qiáng)”互訓(xùn),并無差異。
段玉裁注云:“二字爲(wèi)轉(zhuǎn)注?!薄稗D(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既然是轉(zhuǎn)注字,必然“同意相受”,二字必然互訓(xùn)。

彊
不同于《蟲部》之“強(qiáng)”,“彊”在《說文·弓部》?!墩f文》云:“弓有力也。從弓畺聲?!惫辛χ皬櫋?,后引申為“強(qiáng)大”之“強(qiáng)”,而不限于弓。故段玉裁注云:“引申為凡有力之稱。”

名字之“彊”
篆文“強(qiáng)”既為蟲蟻之屬,用作名、字,實(shí)在不雅。后世“彊大”之“彊”,并入“強(qiáng)”,故生混亂。然書刻小篆,再作“蚚蟲”之“強(qiáng)”,則是以今亂古。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