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淺談「賽博朋克」宇宙與現(xiàn)實社會「游牧民」
游牧民 Nomad,《賽博朋克2077》的三大出身之一(簡體譯為「流浪者」)。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觀中,游牧民最初是一群因為企業(yè)戰(zhàn)爭、席卷全美的天災等原因而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的難民,懷抱著對未來生活的一絲期待,攜帶所有財產(chǎn),以家族為單位乘車在城市之間遷徙。房車與家族是游牧民最為明顯的特征。
雖然「賽博朋克」宇宙最初是在 1988 年推出桌游《賽博朋克2013》中建立,但其中一些對未來世界的預測卻無不準確,現(xiàn)代游牧民的誕生與演變就是其中之一。
「賽博朋克」中的游牧民
在傳統(tǒng)的理解范疇中,游牧民屬于「非定居民族」的一部分,他們通常從一處移居至另一處,甚少長時間定居于某地的族群。這里所指的游牧民基本屬于使用在一定的地理范圍內(nèi)管理食草牲畜,通過移動的方式間隔某種周期反復利用牧場而獲得生活資源作為畜牧生產(chǎn)方式的人群,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移動式畜牧來保證糧食來源并維持生計。
早在新石器革命階段,人類就開始馴養(yǎng)動植物作為食物,并逐漸形成大型群體長期居住的類城市聚落。與之相對的則是游牧民,用動物產(chǎn)品從定居者手中換取游牧民無法生產(chǎn)的制成品。就算到了現(xiàn)代社會中,依舊有大量以移動市畜牧為主要生活方式的人群 —— 蒙古族至今還有大量人口過著游牧或半游牧生活。
而「賽博朋克」世界觀中的游牧民,更傾向于展現(xiàn)現(xiàn)代美國社會中的游牧民群體 —— 他們因為各種原因背井離鄉(xiāng),放棄了傳統(tǒng)的住房,轉而搬進了「車輪屋」:房車、旅行拖車、面包車、露營小貨車等等,甚至是一些經(jīng)過改造的前廢棄車,這樣的生活犧牲了大量的物質享受,而同時又獲得了比傳統(tǒng)生活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旅途中的生活就會很輕松。

在「賽博朋克」宇宙中,20 世紀末美國的核泄漏事故及此前爆發(fā)的金融危機,導致美國國內(nèi)有大量居民離開所在的城市尋找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80 多年以來這種大規(guī)模的移民,創(chuàng)造了「游牧民」這樣一個全新的社會階層,他們因為共同的歷史、生活方式以及家族連結而走到一起,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被迫成為游牧民,融入這種全新的社會群體。
「賽博朋克」宇宙中共包含七個游牧民部落以及亂刀會,《賽博朋克2077》中 V 主要接觸的阿爾卡多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游牧民部落。在游戲中我們可以看到,通常這樣的游牧民部落會被劃分為多個小型活動家族,而帕南和索爾所在的就是在夜之城東側頻繁活動的阿爾卡多家族之一,而敵對勢力夜游鬼則是亂刀會之下的一個分部,干的都是些見不得人的臟活。

從外人眼中來看,游牧民可能是一群衣衫襤褸,拿著破爛武器到處搶劫的流浪漢,但從游戲的實際展現(xiàn)來看,像阿爾卡多這樣的游牧民部落的生活方式比夜之城人更加傳統(tǒng)且富有人情味,并且營地的生活設施非常齊全,酒館、武器庫、維修室等重要區(qū)域應有盡有。由于他們多在人跡罕至的野外扎營生活,所以有大片的空地可以利用,這里也是為數(shù)不多可以聽到正兒八經(jīng)吉他 Solo 的地方之一。只不過游牧民依舊是一群游走于法律邊緣的群體。有時候他們會因為行為道德準則而約束自己遠離違法亂紀之事,有時候又會干一些不太見得光的勾當,但總體來說,部分游牧民還是保留著作為人類最真誠的感情。

游牧民經(jīng)常進行遷徙(游戲中阿爾卡多就在游戲中段和結局兩次進行了部落遷徙),駕駛著經(jīng)過改裝的車輛,帶著身家財產(chǎn)游走于全國各地。游牧民的科技水平并不落后,由于很多都是來自于各行各業(yè)的移民,所有每個游牧民都能夠在部落中扮演獨特的角色,他們的技能就運用在維持部落運營之中 —— 游戲中當 V 和阿爾卡多搶了軍用科技的戰(zhàn)車魔蜥,而米契和帕南很快就把戰(zhàn)車給修好了;在多次與阿爾卡多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的時候能發(fā)現(xiàn),他們會在任務開始前制定非常詳細的計劃來盡可能保證萬無一失,并且分工明確,每個人都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最大能力。
游牧民維持生計的主要方式是替人打工,由于游牧民的人口基數(shù)龐大,并且科技水平高,對工作認真負責,做事有條理,一些公司也樂意聘用游牧民進行短期工作。游牧民的工作分為多個類型,包括運送人員和物資,其中也有著不怎么合法的走私贓物勾當;或者是被公司聘用來負責季節(jié)性作物的打理工作;第二次中美洲戰(zhàn)爭期間,游牧民還與美軍簽訂合約,在中美洲幫助建造軍事設施;有時政府會招標城市的重建工作,2000 年 阿爾卡多部落就接手了墨西哥城的重建工作,2013 年工作結束后,阿爾卡多部落并沒有在此長久居住,而是繼續(xù)進行遷徙。
除了獨當一面的個人技能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之外,游牧民的文化水平要比大城市居民更高??萍嫉娘w速發(fā)展除了提升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之外,還影響了人獲取信息以及交流的途徑,很多內(nèi)容都被公司和媒體進行壟斷后修改再發(fā)送給接收它的用戶,閱讀長文成為了可能即將「滅絕」的技能(現(xiàn)實世界亦是如此…)。
游牧民的說話方式對于當時的人類來說甚至會過于奇怪和復雜,這顯然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形式誕生了移動式教育學校迫使他們進行真正的閱讀并學習知識,而不是僅僅被動接收破碎化的信息流。游牧民營地通常還包含流動圖書館、電影院、通訊設施等等,讓流浪者能夠接觸更多元的文化。簡單來說游牧民對世界的認識處于社會階層的中上層,不會被冗雜的信息干擾,有獨立思想。
這也是為什么在游戲中和阿爾卡多成員打交道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感受到他們情感上的真實,直接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和部落成員的感情極其真切。和這一幫有血有肉的人交流共事,遠比在夜之城找高高在上的公司員工,以及心懷鬼胎做事魯莽的幫派成員靠譜得多,游戲的最佳結局和阿爾卡多也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

金融危機之下的游牧民
由暢銷書改編,最近屢獲海外電影節(jié)大獎的電影《無依之地》(Nomadland)中,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飾演的弗恩在經(jīng)歷了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失去了賴以生計的工作、家人甚至是家鄉(xiāng)和住房,轉而駕駛一輛經(jīng)過改造的貨車穿越美國,成為了典型的現(xiàn)代游牧民。

現(xiàn)實世界中,這場金融危機讓南卡羅來納州的 Chuck Stout 和 Barbara Stout 夫婦倆面臨破產(chǎn),Chuck 投了 25 萬美元養(yǎng)老金的基金無法在保證每個月給 Chuck 提供 4000 美元用以生活的費用,而 Barbara 則失去了大約 20 萬美元的存款,二人創(chuàng)立的旅游公司收到的預訂量同樣大幅減少,以至于 2009 年的時候兩人以及無法負擔抵押貸款和信用卡債務,面臨破產(chǎn)。
他們關閉了公司;賣掉了大部分財產(chǎn),包括所有的家電家具,賣不出去的就交給拍賣行處理;此前作為愛好購入的唱片、鋼琴、高爾夫球桿同樣都轉換了就急用的金錢;賣不掉又舍不得扔的東西就交給了兒女保管。他們從 Barbara 的哥哥那里以 500 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一輛 1996 年產(chǎn)的房車,修理了發(fā)電機、天然氣管道,又換了輪胎之后,以此作為住所。

Stout 夫婦是典型的金融危機影響下誕生的「現(xiàn)代游牧民」,他們在美國的各個州之間穿梭,經(jīng)常將房車停在小型房車停車場或是拖車場,繳納一定的租金就可以在此停車暫留。他們曾在猶他州的露營地擔任接待員的工作,負責接待游客、打掃廁所等等,但是這份工作沒有報酬,只是給了他們一個可以停放房車的地方,以及水電等生活必需品的使用權。他們還在麥當勞之類的連鎖快餐店兼職工作,總之是開到什么地方就去找工作。
《無依之地》的原著作者 Jessica Bruder 用了三年時間去調查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后誕生的「現(xiàn)代游牧民」,她與數(shù)百個因故放棄了住房,將生活范圍局限在一輛車之內(nèi)的人進行了交流,并探討一個問題 —— 你愿意放棄生活的哪些部分,以便能夠繼續(xù)活下去?
Jessica Bruder 與數(shù)百個游牧民進行了交流,他們得出的答案是一致的 —— 穩(wěn)定的住房。
據(jù)悉在 2010 年,全美有 100 多萬套房產(chǎn)被回收。而在 Bruder 創(chuàng)作《無依之地》的時候,美國只有極少部分地區(qū)中拿著最低工資的全職工作者能夠以公平的市場價格租一套一居室的公寓。在整個美國,存在大量像 Stout 夫婦這樣因為經(jīng)濟原因而不得不徹底改變生活環(huán)境的人,而這些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接近或正好進入傳統(tǒng)的退休年齡,但是他們不能停止工作,否則連停車場的租金都交不起。
在這種情況下,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了名為「車輪上的工人」(Workers on Wheels)的就業(yè)網(wǎng)站,專門面對流動性求職者而設立,這其中就有一些大公司在招聘大量的臨時工,亞馬遜就是其中之一。2000 年后,亞馬遜遇到了一個難題,那就是每當圣誕節(jié)前業(yè)務最繁忙的高峰期,公司都會積極招聘臨時工,而部分地區(qū)很難找到可靠的勞動力,以至于他們會用大巴車花費數(shù)個小時從其他城市拉工人來干活。
2008 年的時候,亞馬遜的一位人力資源中介就想出了個辦法,邀請一個房車遷徙隊伍去科菲維爾的亞馬遜工廠工作,效果很不錯,于是在第二年亞馬遜招募了更多開著房車的游牧民作為員工,并且將這個項目擴展到了國內(nèi)的數(shù)個倉庫,這項政策名為「Camperforce」。

很多加入 Camperforce 的工人年齡在 60 歲左右的,有的甚至超過 70 歲。就算這份工作需要他們每天在倉庫走上數(shù)十公里的距離,不斷機械性地去搬運、掃描、移動貨物,這些游牧民也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亞馬遜也非常高興能夠找到這樣的雇員 —— 應需求駕駛車輛聚集而來,工期結束后就四散離開,都是些勤奮負責的員工,出勤率還很高,甚至“他們很少要求福利保障,盡管倉庫工作對體力負擔很重,明顯不適合大齡雇員”。

《無依之地》電影中的弗恩也在亞馬遜工作過一段時間,作為倉庫的「螺絲釘」進行著重復的勞動,但是在大公司下工作能獲得的保障要比去露營地、游樂場擦桌子和洗廁所要好得多。亞馬遜的工作周期結束之后,弗恩就會開車離開這里,在其他州進行移動,打一些零工的同時享受一個人的生活,電影中最令人動情的莫過于弗恩在森林中擁抱巨木,到海邊面對浪潮。而過一段時間之后,她又回到了亞馬遜進行周期性的工作。
你可以說游牧民是一群居無定所的人,他們可能無力償還高昂的房貸而放棄一個固定的住所,但是他們真的是沒有家了么?
《賽博朋克2077》的阿爾卡多是一群離開城市社會的人聚集在一起,家的確切定義對于他們來說已經(jīng)不是那么重要了,雖然沒有血脈關系,但是同部落的人對他們來說就是家人,V 這個中途闖入的雇傭兵在和帕南一行人多次執(zhí)行出生入死的任務之后,就已經(jīng)成為了阿爾卡多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是真正的一家人。
而《無依之地》中一位角色曾說過這樣的話:家只是一個字,還是你永遠放在心里的東西?
對于一些游牧民來說,家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某個提供安身之所的地方。電影中弗恩有很多次機會可以結束自己漂泊的生活,躺在真正的床上安享自己的老年生活,但是她都有意回避了這些邀請,而是繼續(xù)一個人踏上旅程。很多一個人生活的游牧民,會時不時在某個游牧民營地中駐扎一段時間,與他人建立某種連接之后離開。在他們的心中,只要有回憶,那么家究竟要用什么來指代也就沒那么重要了,他們是「houseless」而不是「homeless」。

參考資料:
Meet the CamperForce, Amazon's Nomadic Retiree Army
Living in cars, working for Amazon: meet America's new nomads
In ‘Nomadland,’ the Golden Years Are the Wander Years
《The World of Cyberpunk 2077》
Cyberpunk Wiki - Nom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