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榮耀,撕裂夢境
一天刷完整部劇,于是陷入了深深的回憶。涉及校園暴力的話題,總覺得與自己無關(guān)似的。 但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接觸很多有關(guān)“暴力”的行為,更確切地來說,是無時無刻不存在,只是絕大多數(shù)時刻都被無視、漠視或者習慣了罷了。 校園暴力為什么總能引起爭議,第一因為施暴者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手段殘忍,第二受害者為未成年人所以會引發(fā)廣泛同情。其實同等程度的暴力行為在社會各階層各類人群中屢見不鮮,只是校園暴力因為某些輿論影響的特殊性而特別能引起媒體及大眾討論的興趣。 時間回到了8歲,小學二年級,如今回憶起來我也或多或少參與了校園暴力。現(xiàn)在回想起來,人之初沒有善惡,掠奪和欺凌弱小是本能。群體中總有那種早熟的孩子,會帶頭欺負那些不合群的、發(fā)育慢的、體型跟別人不同的、略笨的等等,像我這種everything都屬于人群平均值水平的小孩,都是隨大流傻笑盲從,既不會帶頭做什么,也不會當那種幫助弱勢群體的救世主。因為第一,受欺負的孩子都是老師這種權(quán)威之下的陰影,老師會在課堂發(fā)散出對那些弱勢孩子的不滿和不屑,這樣就會給施暴孩子一種信號,這些人是主流群體之外的。第二,年紀很小的時候沒有是非觀,像小動物群體一樣的行為,玩耍嬉戲拉幫結(jié)派都很常見。尤其在物質(zhì)缺乏的時代和地區(qū),小孩子打群架搶東西很常見。 我的記憶中有很多東西大概是被自己無意識的美化了,一部黑暗榮耀好像撕開了二十年前的事情。孩子群里有個非常早熟的女生,帶頭拿剪刀去剪某個受欺負孩子的頭發(fā)。這件事被我記住是因為老師,把我們這群孩子挨個審訊。看看,我記住這件事不是因為可憐的孩子被剪了頭發(fā),我甚至都不記得這些事是怎么發(fā)生的,只是記得老師的審訊。所以說,人性永遠是被規(guī)范出來的,被馴化出來的,而不是靠一些被美化的東西去渲染出來的。我8歲,屬于除了學習之外其他都開竅晚的,不懂什么叫霸凌,也不知道剪頭發(fā)等等是什么意思,還有辱罵孤立等等,好像也有肢體上的暴力,印象實在不深,但我清楚地記得自己絕不是正義的代言人。 審視了一下我這種當年圍觀者的心態(tài),因為主流價值觀歧視窮苦的、智力不行的孩子,所以沒有產(chǎn)生同情心,懲惡揚善沒有被當做第一要義,只是想跟大多數(shù)小朋友玩在一起,所以別人做什么就跟著做。但被欺負的孩子沒有嚴重后果的原因是,她有非常愛她的母親,在發(fā)現(xiàn)了這種情況以后及時保護了孩子,通知老師,絕不姑息。這一點跟黑暗榮耀力的女反派那句話簡直不謀而合。 “你們這些窮人,最大的施暴者其實是家人。” 是權(quán)威的默許和家人的漠視造成了施暴者的肆無忌憚,和受害者的逆來順受,因為他們?nèi)跣〉纳眢w無處可藏,沒有一處港灣可以容身。當我們這些成年人也遭受霸凌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的東西很多,我們可以有很多退路,但孩子們沒有。 五年級的時候我11歲,遭受了來自于一位無良老師的霸凌,因為成績太好了但沒有去她辦的小班給她送錢,所以在這個班級里就顯得礙事,因為會擋了給她送錢的孩子們的路。這些五年級的除了學習啥也不懂的我,肯定是想不明白的。從天之驕子到每天被找茬罰站,不許同學跟我玩,散布謠言,孤立等等。但是11歲的我竟然挺過來了,拿了區(qū)級三好生,拿了奧數(shù)的獎,現(xiàn)在想想小小的自己竟然有這么大的能量,簡直是不可思議,簡直就是爽文女主角。我不記得自己做對了什么,只記得自己永遠沒有放棄自己,自己永遠深深愛著自己,自己永遠不懷疑自己。沒有所謂愛的支持,孑然一身,有一天過馬路的時候把眼睛閉上了,跟老天說,如果撞不死,那我就永遠是世界上獨一不二的牛逼人。 還有個小插曲,小學六年級有個小男生還跟我表白,其實當時也不懂什么表白,跟我說,覺得我是個女俠,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女生。說有一次他跟我一起罰站被嚇哭了我還安慰了他,但我根本沒印象,因為這種事??嚯y也許真的是成就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如果我還能站起來,那我就還能再戰(zhàn)一次。 可惜11歲以后的人生一片風平浪靜了,把剛成長起來的小狼徹底變成了小綿羊,就像黑暗榮耀的女主說的那種,充滿著巧克力糖的青少年,之后又順利畢業(yè)。直到又被扔進了狼窩。 11歲的時候作惡的老師,給很多同學當時都造成了心理陰影,我當時大概充當了反抗軍領(lǐng)頭人,最倔最橫最不服軟的那個,老師最討厭的學生,讓全班同學選去競選全市優(yōu)秀學生。直到今天我還記得有個小朋友跟我說過的一句話,那是我聽過的,最棒的最感動的贊美。 她說,你真的很像一個太陽,照亮了小小的我們。 31歲了,回望11歲的自己,那一年我是個像太陽一樣燃燒的熱血小孩,而今天我差點把自己給忘了,明白的事情越多,桎梏越多,想要的東西越多,顛倒夢想越多,竟然越變得暗淡了。 從混沌到七竅而生,什么東西死了?這些年到底被灌輸了什么,迷失了什么? 看黑暗榮耀的時候也時常會有想,女主為什么不可以選擇遺忘,選擇拿著錢去過所謂富足的幸福的生活。但大概這些都是被多年的物質(zhì)和娛樂給遮住了眼,每個人生而來都是帶著使命的,不是媒體力渲染的那些物質(zhì),就可以代替了每個人的初心的夢想。 31歲,好像,已經(jīng)不能被小紅書微博等等所渲染的東西迷惑了,放開之后有很多聲音讓我去旅行啦,玩樂啦,但我自己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再美的畫面,過眼云煙,把我自己裝在那些畫面了,展示給誰看,又滿足了誰虛榮的膨脹的填不滿的心。 我想要成為的人,安定而強大,最重要的兩個字,自由。這是天性帶來的使命,除此之外的枷鎖,一樣一樣的,刨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