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人說莫言是漢奸?

個人一直認為看真正的文學作品最好不要帶入三觀了,關注文字本身和其帶給你的感受才是看文學作品的重點,而且這個世界上三觀炸裂的好文學作品數(shù)不勝數(shù)。如果你覺得某部作品三觀太離譜了接受不了你不看就是了,甚至你把書燒了泄憤都行,但是以此來批評作品甚至上升到作者就很低級了。因為不同的人三觀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個人的三觀也會變的,但文學作品是不變的總有獨特的文字魅力和相應的受眾。就像我小時候看村上春樹就覺得他是個爛日本人,對侵華日軍的罪行毫無愧疚悔意,當時很討厭這個作者。但是長大之后再回看又有新的理解了,看法也變了。更何況莫言的描寫“也許”真的是他的所見所聞,畢竟他們家曾是地主,那這個階級的人確實在那個年代被仇視收到的惡意自然就多。那可能他的的看法就真的和我們大部分人不一樣,這種東西很難去界定也爭論不出對錯,所以作品里的東西就留在作品里吧,如果你就喜歡莫言文字的魅力當然沒問題。
再說莫言這個人,我本人最喜歡的作者就是魯迅先生,但真的非常不喜歡莫言,這個意思懂得都懂。特別是對于他的“揭示黑暗文學論”嗤之以鼻,我覺得這個觀點簡直太可笑了,如果文學真的只是那樣那我希望這個世界不存在文學。特別是讀了生死疲勞后發(fā)自內心的感嘆,這作者內心得多壓抑陰暗能寫出這種題材的書。加之他的種種行徑,表達的觀點以及對諾獎的態(tài)度我覺得他不算是一個愛國的人,特別的他的一些作品傳遞出來的觀點你甚至可以說他是一個不愛國的人。但是給他扣罕見帽子我不太認可,首先文學作品其實并不算是propaganda的載體,無端揣測沒必要,因為會讀書的人大部分都有了較成熟的三觀,對世界的認知和獨立思考能力,缺乏這些的人大概都在刷某音讀不進去書,而且連魯迅先生的文章都被移除教育系統(tǒng)了就更不存在危害青少年了。其二,有些你們覺得罕見的行為其實在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地區(qū)很常見,見的多了也只有無奈接受了,確實有一些不愛國的中國人,你改變不了這些人,但你能說他們罪大惡極嗎。罕見這個帽子太沉重,胡亂扣帽子何嘗不是一種洗腦行為,這會引發(fā)很嚴重的后果,特別是按某些人的標準恐怕魯迅先生在世也會被扣帽子,真是想都不敢想。所以本人認為不詆毀是底線,有些人他就是不喜歡不愛你也沒辦法,但是敢詆毀那必是s罕見[生氣],畢竟沒有gcd就沒有新中國!
最后對于所謂罕見間諜,這種萬惡的盎撒人在近十幾年來研究出來分裂打壓我國的全新策略是百分百存在的,主要以洗腦滲透意識形態(tài)為主。尤其是在教育體系里面對青少年的危害太大了,而且防不勝防。本人就曾在北京某頂尖大學學府見識過,一個所謂外籍教授就在學校里開課給你洗腦,而且手法相當成熟隱蔽,我稱之為9真1假,前面講的全是真的然后中間突然給你插一個假的,讓你很難辨別,當時班上不少不了解的大學生都被忽悠瘸了,真的是太“厲害”了?,F(xiàn)在想起還覺得一股涼意,難以想象類似潛移默化的手段作用于青少年,太可怕了。特別是現(xiàn)在有了短視頻自媒體這種手段更泛濫了。所以我覺得大家應該把重點放在教育和自媒體上,而不是去找茬一個作家,沒準他都是煙霧彈呢。對于一些未成年和年紀小的朋友,一定要萬分警惕教育和自媒體行業(yè),最重要的是時刻保持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否則你光在這批判一個作家有什么意義呢。比如,如果你只看了這個視頻但沒了解過莫言也沒讀過他的作品,就在這人云亦云他是罕見,那你就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