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為何尋求刺激是為了放松?|看似什么都關(guān)心,其實什么都不關(guān)心!

當(dāng)下部分人所謂的博學(xué)不過是一種虛偽的自以為是。他們快速地翻過樹頁,劃過一個個頁面——接受到了許多信息,但是沒有記住,也就談不上有任何功效了。
“刺激愈多,主體越不會主動參與。相反,刺激愈少,主體越會主動參與?!?/p>
所以,人們會說:“視頻與圖片這類更直觀的刺激(媒介)是輕松的,而文字這類刺激(媒介)是辛苦的。”這是由于主體對其參與程度不同,打個比方,是其所做的“功”不同。故而,由于一些主體在接受信息方面的某些天性,這些主體會更傾向于視頻與圖像這類刺激(媒介)乃至于短視頻。
所以,一些看似學(xué)了很多的主體,之所以選擇視頻中的圖像這種媒介(刺激),是因為這樣可以把思考這件苦工交給其他人(即創(chuàng)作者)來做,而不是自己。
如果一個人被迫沉浸于刺激較少的環(huán)境里,他便會“胡思亂想”注意了,是打了引號的。他甚至還會意識到自己的貧乏,意識到自己其實缺乏思考。
以后記得做筆記,多看書,否則你會永遠限于貧乏的靈魂。使你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進步。也就談不上解救自己了。他們與我都遠隔千里,唯有我能救我。
互聯(lián)網(wǎng)有很多知識,但問題是你能不能真正記住,真正去學(xué)習(xí)。
回到正題。先回顧一下,知道信息會讓主體得到一種正向反饋。而這個正向反饋僅僅有關(guān)于信息的數(shù)量,而與密度/深度無關(guān)。迎合一些主體的懶惰天性,他們會尋求短視頻這種媒介來最大程度的獲得信息——把思考這項苦工交給別人,而自己卻似乎在認真學(xué)習(xí)——實際上之前什么也沒學(xué)到。
最大程度獲取信息,即最大程度獲取刺激(主體僅僅是追求刺激)是這類主體的根本追求。
如果他們處于一種刺激不足的情況—由于自己的無知和傲慢。他們便會“胡思亂想”,隨后便會意識到這種貧乏,隨后就會逃避這種貧乏,進而去尋求更多的信息,即刺激。
有自己提煉的過程,才能記憶深刻。
接觸新的知識是必然痛苦的,但這是通往希望的鑰匙。為了拯救自己,必須接觸新的知識,面對自己想要了解的的欲望,而不是逃避的欲望。
“想要記住就要慢下來,也不能游走在各種各樣的好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