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日本鐵道省的“草原”——C58型蒸汽機車

文章作者:西瓜昌真濕基(B站和百度昵稱:寧柳跨越)
提示
“草原”⑴者,蒸汽機車輪式也,其為一導輪軸兩導輪、三動輪軸六動輪,以及一從輪軸兩從輪而成。本文提及的日本鐵道省C58型蒸汽機車即為“草原”輪式。
本文屬于正經(jīng)科普文章,資料及圖片來源于相關(guān)技術(shù)資料,不作為商業(yè)使用,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之。
請大家理性討論,不要在評論區(qū)干些不該干的事!
由于筆者精力和能力限制,在整理資料時恐有錯漏,也請諸位讀者糾正指教,謝謝合作!
概述
C58型蒸汽機車是日本鐵道省所設(shè)計制造的一款用于“地方線”⑵的煤水車式蒸汽機車,也是日本蒸汽機車史上唯一一款量產(chǎn)的“草原”輪式煤水車式蒸汽機車⑶。在日本國,C58型蒸汽機車被當?shù)氐幕疖嚸躁欠Q為“Shigohachi“⑷。

日本鐵道省C58型
1938年到1944年,以及1946年到1947年間,川崎車輛和汽車制造兩家制造廠商接單,為鐵道省制造了413臺C58型機車,以取代C50型蒸汽機車,以及填補251臺9600型蒸汽機車被日本陸軍征調(diào)后的空缺:
川崎車輛(194臺):C58 11號~C58 77號、C58 197號~C58 274號、C58 290號~C58 309號、C58 330號~C58 339號、C58 350號~C58 368號
汽車制造(219臺):C58 1號~C58 10號、C58 78號~C58 196號、C58 275號~C58 289號、C58 310號~C58 329號、C58 383號~C58 427號

樺太廳鐵道C51型
1941年到1943年間,樺太廳鐵道向川崎車輛和汽車制造訂購了14臺與鐵道省C58型蒸汽機車同型機車,定型為C51型,后按鐵道省定型基準改為C58型⑸:
川崎車輛(11臺):C58 369號~C58 370號(原樺太廳鐵道C58 1號~C58 2號)、C58 374號~C58 378號(原樺太廳鐵道C58 6號~C58 10號)、C58 379號~C58 382號(原樺太廳鐵道C58 11號~C58 14號)
汽車制造(3臺):C58 371號~C58 373號(原樺太廳鐵道C58 3號~C58 5號)
在訂購期間,樺太廳于1943年被編入日本內(nèi)地,樺太廳鐵道亦于1943年4月被鐵道省編為樺太鐵道局。這14臺C58型蒸汽機車也因此被鐵道省編為C58 369號~C58 382號。這14臺C58型機車與鐵道省訂購的其他C58型機車的不同在于煙囪前部的煙箱室頂部沒有安裝供水加溫裝置。
1945年8月11日,蘇聯(lián)軍隊發(fā)動庫頁島戰(zhàn)役進攻樺太廳,8月25日樺太廳全境被蘇聯(lián)軍隊占領(lǐng),14臺C58型機車與樺太鐵道局配屬的其他蒸汽機車被蘇聯(lián)軍隊繳獲,后終老于蘇聯(lián)鐵道部南薩哈林鐵路局。

天鹽煤礦鐵道C58型
1941年11月,天鹽煤礦鐵道⑹在開業(yè)前夕,于1941年11月向汽車制造訂購了2臺自編號為1號和2號的C58型蒸汽機車。與樺太廳鐵道C58型蒸汽機車一樣,2臺天鹽煤礦鐵道C58型蒸汽機車同樣沒有安裝供水加溫裝置。2臺C58型機車隨著1967年7月31日天鹽煤礦鐵道廢線而退役。

三井蘆別鐵道C58型
三井蘆別鐵道⑺于1947年12月向汽車制造訂購了2臺自編號為C58-1號和C58-2號的C58型蒸汽機車。2臺三井蘆別鐵道C58型蒸汽機車同樣沒有安裝供水加溫裝置;且機車車號牌中,車型與車號之間添加了連字符,與鐵道省D51型蒸汽機車車號牌有區(qū)別。
C58-1號機車于1967年3月5日退役。C58-2于1971年3月31日退役后,曾靜態(tài)展示于北海道旭川市一家溫泉館內(nèi),后于2014年3月隨著這家溫泉館被拆除而解體。

運用情況
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C58型蒸汽機車就被部署在“地方線”用于調(diào)車,特別是在千葉、和歌山和四國地區(qū)。

1944年6月到11月間,有50臺C58型機車(C58 37號~46號、49號~58號、64號~73號、89號~96號、130號~141號)被日本陸軍征用,發(fā)送到馬來亞及泰國一帶。運輸通信省鐵道總局各工廠將這些機車更改軌距至1000毫米。但實際只有25臺C58型機車(C58 37號~38號、40號、42號~45號、52號~55號、67號~68號、73號、91號、93號~96號、130號、131號、133號、134號、136號、138號)裝船運往東南亞。

此時,日本已經(jīng)失去了制海權(quán),其中大部分機車可能在運輸過程中沉沒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已確認在泰國國家鐵路局中有4臺C58型機車(C58 52號、54號、130號、136號)被編為761號~764號。但C58型機車相比于更早被日本陸軍征用至泰國的C56型機車,軸重太大了。
至于25臺未裝船運往東南亞的C58型機車,則被恢復為1067毫米軌距,并還給了鐵道總局。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日本國有鐵道有388臺C58型蒸汽機車在籍。其中,札幌鐵道局配屬36臺,仙臺鐵道局配屬75臺,東京鐵道局配屬60臺,名古屋鐵道局配屬43臺,大阪鐵道局配屬72臺,廣島鐵道局配屬51臺,四國鐵道局配屬32臺,門司鐵道局配屬19臺。
1970年4月1日時還有234臺C58型蒸汽機車在籍。

機車存留
現(xiàn)在在日本國內(nèi)各地有48臺C58型機車靜態(tài)展示,9臺C58型機車靜態(tài)展示后解體撤展。有2臺C58型機車被選中用于動態(tài)展示:
C58 239號機車:1940年6月川崎車輛制,初配屬至名古屋鐵道局。1972年5月22日退役時配屬于盛岡鐵道管理局八戶機務(wù)段,1973年5月送至巖手縣營運動公園靜態(tài)展示。2012年12月,C58 239號機車被東日本旅客鐵道運往大宮綜合車輛中心進行動態(tài)展示向修復。2013年12月修復完成并重新注冊車籍,配屬于東日本旅客鐵道盛岡綜合車輛中心,用于動態(tài)展示。
C58 363號機車:1944年2月19日川崎車輛制,初配屬至仙臺鐵道局釜石機務(wù)段。1972年5月22日退役時配屬于仙臺鐵道管理局新莊機務(wù)段,1973年5月31日送至埼玉縣北足立郡吹上町(現(xiàn)在的鴻巢市)立吹上小學校靜態(tài)展示。1987年3月6日,應(yīng)次年舉辦的88崎玉博覽會活動需要,C58 363號機車重新注冊車籍并于同年3月26日配屬于高崎運轉(zhuǎn)所(現(xiàn)在的高崎車輛中心),數(shù)日之后由東日本旅客鐵道繼承。此后,C58 363號機車的動態(tài)展示向修復工作由大宮工場(現(xiàn)在的大宮綜合車輛中心)和大阪Sappa鍋爐株式會社接手,并于同年12月26日完成修復,12月28日移交車籍給私營秩父鐵道,用于牽引“PALEO EXPRESS”觀光列車。2019年5月1日,德仁以皇太子身份繼位成為天皇,并啟用新年號“令和”。C58 363號機車亦參與慶祝德仁繼位的活動。

技術(shù)設(shè)計
C58型蒸汽機車的設(shè)計工作由細川泉一郎⑻和島秀雄⑼主導,其中前者擔任設(shè)計主任,后者擔任課長。根據(jù)設(shè)計,C58型蒸汽機車適用于軌距為1067毫米或者是1000毫米的窄軌軌距鐵路。機車整備重量為58.70噸,煤水車整備重量為41.50噸,全重為100.20噸。最高運行速度為85千米/小時。
走行部
C58型機車動輪直徑為1520毫米,軸重為13.5噸,黏著重量為40.5噸。汽門為華氏汽門。汽缸為飽和式兩汽缸設(shè)計,安裝在車架外,直徑與行程為480毫米×610毫米。

鍋爐
C58型機車鍋爐爐床面積為2.15平方米,壓力為16.0千克/平方厘米,總傳熱面積為137.6平方米。與標準型D51型機車一樣,C58型機車煙囪前部的煙箱室頂部也安裝了供水加溫裝置。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制造的C58型機車,其鍋爐直徑由1364毫米增加至1936毫米。
煤水車
1944年及之前制造的C58型機車采用6-17型煤水車,其煤倉可裝6噸煤炭,水箱可裝17000升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于1946年到1947年間制造的C58型機車,改為采用10-20型煤水車,其煤倉可裝10噸煤炭,水箱可裝20000升水。
后記
作為一款用于“地方線”的蒸汽機車,C58型機車從開始運用之時,不僅見證了戰(zhàn)爭的殘酷,也見證了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的重建。而幸存至今的C58型機車們,又見證了昭和、平成以及令和三個不同的時期。在令和年號剛啟用的日子,C58 239號機車和C58 363號機車依舊會駛向遠方,他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注釋
⑴英語:Prairie。
⑵日語:ローカル線。日語中的“地方線”指的是平均輸送密度不高的鐵路線路,例如偏僻的線路,和日本國有鐵道于1968年規(guī)劃停止營運的“赤字83線”等。?
⑶1955年日本國有鐵道在C58型蒸汽機車的基礎(chǔ)上,設(shè)計出C63型蒸汽機車,旨在取代C51型蒸汽機車。但后來國有鐵道轉(zhuǎn)為推廣內(nèi)燃機車和電力機車,因此C63型蒸汽機車未能制造實車,而被后人戲稱為“虛幻的蒸汽機車”。
⑷日語:シゴハチ,“C58”的片假名化發(fā)音。
⑸鐵道省C51型蒸汽機車是“太平洋”輪式干線客運機車。
⑹日語:天塩炭砿鉄道。天鹽煤礦鐵道是一家歷史上位于北海道西北部、旨在運輸天鹽煤礦產(chǎn)出煤炭的私營鐵路。1941年12月18日開業(yè),1967年7月31日廢線。
⑺日語:三井蘆別鉄道。三井蘆別鐵道是一家歷史上位于北海道蘆別市、用于客貨運輸?shù)牡胤借F路。1940年11月25日開業(yè),198*9年3月26日廢線。
參考
《北方見聞録 最果ての地、樺太(サハリン)鉄路への旅 Part12 ユジノサハリンスク鉄道歴史博物館を見る | DRFC-OB デジタル青信號》:https://drfc-ob.com/wp/archives/87613
《The Legend of Locomotive of Siam: "?????? " ?????????????????????????????????》:https://locosiam.blogspot.com/2014/01/blog-post.html
《天塩炭礦鉄道》:http://railwayinmemory.sakura.ne.jp/HP040_Hokkaido_TeshioTankoo_Rw.html
《三井蘆別鉄道 | DRFC-OB デジタル青信號》:https://drfc-ob.com/wp/archives/5769
《C58239 機関車データベース (形式C58) - デゴイチよく走る!》:http://d51498.com/db/C58/C58239
《C58363 機関車データベース (形式C58) - デゴイチよく走る!》:http://d51498.com/db/C58/C58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