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總有雛鳥掉出鳥窩,是鳥媽踹出去的嗎?成鳥為何不救助雛鳥?

如果你留心觀察,可能會在公園、街巷或者自家小區(qū)里,看到過掉落在地上的雛鳥。這些雛鳥還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尚未具備完全獨立的能力,為什么雛鳥會從鳥巢掉出來?鳥媽媽或鳥爸爸為什么不救助掉出鳥巢的雛鳥呢?

雛鳥為何會從鳥巢里掉出來?
鳥巢本身的問題:首先,可能是因為鳥巢本身的問題。鳥巢一般是由成鳥用木棍、羽毛、草葉、泥巴等材料筑成的,如果鳥巢筑的不夠結實,或者材料的質量和數(shù)量不足,就容易出現(xiàn)坍塌的情況。
此外,有些鳥巢建在危險的地方,風雨或者異物的干擾可能導致鳥巢傾斜或者移位,從而使雛鳥失去平衡,掉落在地。


雛鳥自身的問題:其次,可能是因為雛鳥自身的問題。例如,有些雛鳥在剛出生時,身體還很嬌小,沒有足夠的力量或者技巧控制自身平衡。
有時候,雛鳥的脖頸或者腿部還沒有完全發(fā)育,也會導致動作不靈活,無法控制身體的平衡,從而失去平衡掉落在地。

雛鳥被兄弟姐妹或父母推出鳥巢:最后,可能是因為雛鳥和兄弟姐妹之間的爭斗。在鳥巢內,雛鳥之間也有爭斗,爭奪父母的食物和關愛。
如果雛鳥比其他雛鳥要弱小,就可能會成為其他雛鳥的攻擊目標。在爭執(zhí)中,可能會被推出鳥巢,掉落在地。
甚至有的時候成鳥也會將弱小的雛鳥推出鳥巢,這樣其他的雛鳥可以分到更多的食物,提高其他雛鳥的存活率。


鳥媽媽或鳥爸爸為何不救助掉出鳥巢的雛鳥?
對于年齡較大的雛鳥:對于年齡較大且剛學會飛的雛鳥,本能上已經可以進行一定的自我保護和求生行為。
它們可能會試圖利用自己的翅膀飛回鳥巢。在這種情況下,鳥媽媽或鳥爸爸不一定需要立即介入,完全可以給予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讓雛鳥獨立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對于年齡較小的雛鳥:對于年齡較小的雛鳥,鳥媽媽或鳥爸爸可能會出于種種原因不予干預。例如,鳥媽媽或鳥爸爸可能會認為這個雛鳥已經無法存活,或者出現(xiàn)了先天性缺陷,不如讓它自然淘汰。
此外,如果鳥巢中還有其他更需要關心照顧的雛鳥,鳥媽媽或鳥爸爸可能會選擇放棄這個雛鳥,以確保群體的生存和繁衍。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鳥媽媽或鳥爸爸沒有對雛鳥的生死負責,它們通過這種方式讓自然的篩選過程得以順利進行,以確保生命力更強的雛鳥能夠生存和成長。


對于年齡適中的雛鳥:對于年齡適中的雛鳥,鳥媽媽或鳥爸爸可能會進行一定的干預,但干預效果有限,因為鳥沒有手,也不會用嘴叼著雛鳥回窩。
例如,當雛鳥掉落到地面時,鳥媽媽或鳥爸爸可能會在周圍觀察情況,等待適當時機,供應或者鼓勵雛鳥重新回到鳥巢。如果有獵食者攻擊雛鳥,成鳥也會做出反應,保護掉出鳥窩的雛鳥。
但掉出鳥窩的雛鳥一般都是凍死或者餓死,這也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


最后
雛鳥掉出鳥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常常是由于鳥巢本身的問題、雛鳥自身的問題或者與兄弟姐妹之間的爭斗等原因導致。而鳥媽媽或鳥爸爸不救助掉出鳥巢的雛鳥,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根據(jù)個體的需要和自然規(guī)律,通過不同方式來干預雛鳥。

圖片來自網絡侵聯(lián)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