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 | 說話如水,要軟;做事如山,要硬!——曾國藩

本·瓊森曾說:“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只要你說話,我就能了解你?!?/span>語言是一個人的標志,從一個人的話語中就能判斷出他是什么樣的人。

一個人懂得以柔克剛,說話時如水般柔聲軟語,給人感覺就很舒服;做事時像山一樣,雄壯有力,會讓人感覺很踏實!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柔軟的話語如清風玉露般吐出,可以瞬間拉近感情,產生共鳴。做事要硬,沉穩(wěn)有力,不驕不躁,穩(wěn)定的前行則能事半功倍,讓人對你產生信任,給予重任。
說話要軟,軟在語氣。

語氣不對,話多白費。
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本是好心好意,但一出口就變了味,明明是想關心,但硬邦邦的語氣,讓人感覺在指責,令人心里不舒服,結果也事與愿違。
鬼谷子曾說:“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
與人說話,不能過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不管是命令的口吻還是諂媚討好的語氣,都會使人不舒服,久而久之,朋友們就會敬而遠之了。
我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越是有修養(yǎng)和富貴之人,講話平靜如水,做事穩(wěn)重干脆。
說話時,態(tài)度真誠、語氣平和,是沉得住的底氣、深涵的修養(yǎng)、低調中的貴氣。
措辭要柔,關系不愁。

一,說話要軟,二,措辭要柔。話語的背后,含著人的內在情緒和目的意圖,對方可以直觀感受到。
直話直說不一定好,有些話是不能說的。話出口前要三思,先考慮對方的感受,再來表達。
任何感情都需要維護和經營,再好的朋友間說話也要注意分寸和措辭,迂回的表達可以避免誤會發(fā)生,增進雙方的感情。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一段關系的破裂都是由于措辭不當造成的。
曾國藩初做官時,常常因為措辭不當,吃了不少虧。從那以后,曾國藩不斷反思自己,謹言慎語,體恤他人,終贏得了民心和好口碑,世人敬仰。
曾國藩經常告誡后代,不能口不擇言,講話要多為他人考慮。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換位思考,體諒別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自然親密很多。
做事要硬,能力第一!

能力沒有,不能長久。做事要硬,要有真本領。
現(xiàn)在很多人都想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但由于時代的發(fā)展太快,行業(yè)都有可能被取代或者消失。
只有不斷學習,做事能力跟得上時代的發(fā)展,才是真正的穩(wěn)定!
花瓶好看,只是擺設。一個人如果只有嘴上功夫,真正用他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能力不夠,即使機會給他了,也把握不住,更不會得到領導信任。
做事要硬,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說話才有底氣,并被得到重用。
曾國藩就是通過不斷地積累和各種學習來提升自身,正因為他自身實力過硬,才統(tǒng)領湘軍,成為一代名臣。
原則底線,必須守住!

做事要硬,但要有底線有原則,不要做老好人。
一個人如果總是聽從于別人的意見,沒有自己的觀點和主見,到關鍵時候沒有人愿意聽從他的意見。
做事要硬,守住底線,如果底線被突破,人就會做讓自己后悔的事。
底線容易突破,難在堅守,很多人堅守不住,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再難重新找回,甚至走上了歧途。
曾國藩能在官場上游刃有余,靠的不是八面玲瓏,而是堅守原則,始終秉持著自己的底線。
有時候“心狠”也是一種善良,毫無底線反而是一種惡。沒有智慧的善良,其實是一種縱容。
只要說話如水般柔軟,用詞恰當;做事如山般穩(wěn)重,堅守原則,那么這一生就會比較順利了。
文案 | 網(wǎng)絡
圖片制作 | 羅誠東
排版 | 明慈
審核 | 文化部
《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粵(2022)000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