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藝術(shù)名家——王東升


王東升,國家級書畫家,紅塵修行人,民間藝人,心經(jīng)獨創(chuàng)人。十年間遠(yuǎn)離塵世喧嘩,替心修煉中華傳統(tǒng)文化【書畫,武術(shù),中醫(yī)等】,天人合一,吸收天地能量,養(yǎng)自己精氣神,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國粹,追尋著生命的清風(fēng)明月。


所以觀賞王東升先生的山水作品,就有參差綠到大江邊的偉岸空間,或是有小橋流水飛紅的詩情畫意。很耐看,相當(dāng)耐讀。雅石盆景之愛好,成為先生與天地溝通,與山河對話的有效渠道,可以讓他的山水來源于自然,精彩于筆墨。無論是作云上山巔,還是寫風(fēng)行雨霽,都帶著明公繹思揮彩筆,驅(qū)山走海置眼前的美學(xué)張力,把山水最自然、最純粹的審美意象鋪陳在畫里,帶來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冥連的視覺力量。也有一天清淑氣,萬里碧愉風(fēng)的氣韻感召效果。


拜觀王東升先生的作品,給人一種酣暢淋漓之感。意空靈,圖壯闊,聽松濤陣陣,觀霧靄茫茫,感受云卷云舒。亦有“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之超脫,又如山中高士,俯仰間,閱盡世間萬物輪回,給人酣暢淋漓之感。


王東升先生也顯然也是十分明白的,所以無論是其牡丹作品也好,還是群魚作品也罷,亦或梅花墨骨,在其筆下可謂均是有致于大家風(fēng)骨,雅氣超然!尤其是經(jīng)由先生所創(chuàng)作的眾幅紅梅畫作,真可堪稱是畫品一絕!作中紅梅,俊逸而不失自然,挺秀而不失遒健,形意所賦之際,更是毫無任何的矯揉與造作,枝干時而猶如蒼龍騰飛,拔地鉆云,氣象萬千,時而又如壯士斷腕,曲中有直,挺拔剛毅!如此觀之,是唯剩于大家精神也!梅花競秀,躍然紙上!


王東升先生畫葡萄,有的紫得發(fā)亮;有的綠得晶瑩剔透;有的累累垂下;有的隨風(fēng)輕蕩。那醉人的綠色和吉祥的紫色以及由此變幻出的深淺不同的果實和藤蔓葉子與小鳥,與蝴蝶等相映成趣,令人記憶猶新。晶瑩剔透的葡萄珠,枝蔓蒼勁的葡萄藤,濃蔭蔽日的葡萄葉,無不栩栩如生。他用筆沉酣,墨色交融,莊重高雅,珠粒飽滿,立體晶瑩,明暗虛實,將葡萄的秉性與韻味一筆呵成,給人以視覺和心靈的沖擊。


王東升先生的牡丹國畫作品或含苞待放,或迎春吐艷,畫牡丹最重要是要表達(dá)牡丹花高貴不俗和雍容大度的氣質(zhì),但用色不當(dāng),絢紅搭綠,尖跳刺目,臃腫軟疲,俗不可耐。他在探索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shù)的道路上,以金冬心、吳缶廬等先人為楷模,書法入畫,將書法和繪畫冶為一爐,一洗俗囂,他運筆是書法的自然流露,繪畫是書法的進(jìn)一步升華。觀先生牡丹畫作,枝莖,畫枝或色或墨健勁有力,穿插得體,有疏有密。花瓣豐富多變,分明清晰,滋潤融洽。為了使畫面穩(wěn)定而脫俗,采用水墨畫葉子,壓住火爆局面,取得視覺上色彩平衡,用色時中鋒、側(cè)鋒,逆鋒,拖筆等多種筆法并用,使得畫面“艷而不俗”,富于變化。所以他的牡丹蒼勁厚重,健實樸茂,有書卷氣,令人印象深刻。

王東升先生筆墨廣泛,山水、花鳥、草蟲、人物、走獸、書法皆有涉獵,如百般紅紫,各有芳菲。無論是巨幅創(chuàng)作,還是盈尺小品,那種水痕墨氣,躍然紙上,其作畫神態(tài),亦見于法度與性情之間,而落筆如云煙,胸中之郁勃,筆底造化,都在瞬息之間,如此種種,足以見得他的文化修養(yǎng)、精神境界與智慧靈性。







王東升藝術(shù)交流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王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