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青馬實踐團:紅色尋訪,追溯本源,薪火相傳
為持續(xù)深入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團員青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8月10日至15日,校團委組織青馬實踐團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走訪徐州多地紅色教育基地,在“行走的”黨史學習教育中堅定理想信念。團隊成員通過做好尋訪員、采訪員、講解員和宣傳員,在實踐中參觀學習思前路,訪談調(diào)研悟初心,志愿服務踐使命,用青言青語話黨史,深刻感悟紅色革命歷史,追本溯源。
做好尋訪員:體悟紅色精神,參觀學習思前路
徐州市紅色資源豐富,青馬實踐團十余名同學在指導老師張悅的帶領下一同參觀了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吳亞魯革命舊址、八號門事件舊址、渡江戰(zhàn)役舊址、社會主義青年團誕生地戲馬臺等地。同學們在淮海戰(zhàn)役紀念塔前重走支前小道,體驗用小推車運送物資、參與情景劇體驗,通過推一推小推車、走一走支前路、出一出革命汗,感受支前民工當年的艱辛經(jīng)歷和偉大付出;在社會主義青年團誕生地戲馬臺重溫入團誓詞,回顧共青團員的初心;在吳亞魯革命舊址緬懷先烈,感悟革命精神。同學們通過實地尋訪,以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的學習,讓黨史學習教育看得見、摸得著、聽得進、記得住。
做好采訪員:探訪百歲老兵,訪談調(diào)研悟初心
青馬實踐團成員有幸聯(lián)系并拜訪了百歲老兵錢樹巖,他是有著70多年黨齡的徐州解放前地下戰(zhàn)線英雄,多次成功向華野總部傳送重要情報,為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受到中央軍委表揚。錢老晚年積極撰寫文史資料和革命回憶文章,他也親切地與同學們分享了他的革命故事,雖然已是百歲,他依舊保持每日勤練書法,看到青馬學員們他很高興,主動為團隊題字“紅色耀中華,精神傳后人”,鼓勵大家牢記老一輩革命家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從中汲取營養(yǎng)和教益,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造青春之中國。
做好講解員:共建實踐基地,志愿服務踐使命
經(jīng)前期多次溝通交流,校團委與徐州市工人文化宮于8月12日開展結對共建,建立“暑期社會實踐基地”,約定定期培訓輸送徐州籍學生參加志愿服務,為家鄉(xiāng)文化建設貢獻力量。首批實踐團成員在“八號門事件舊址”志愿服務擔任講解員,經(jīng)過充分的準備和多次演練,同學們面對來往的游客從容自信,通過青年人的語言講述歷史,對待游客提出的問題回答井井有條,受到了館內(nèi)工作人員和游客的一致好評。從學到講,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通過志愿講解,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歷史事件,把紅色故事讀透、學透、吃透,真正讓游客們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所在。
做好宣傳員:拓寬傳播渠道,青言青語話黨史
青馬實踐團以“學習淮海戰(zhàn)役精神”為主線,從“原汁原味學”到“有滋有味講”,青馬學員用青年人接地氣的語言講述革命先輩的戰(zhàn)斗故事、講述英雄事跡、講述輝煌黨史,宣講團采取線下講述與線上傳播相結合的方式,分別在紅色教育基地學習、錄制了“青言青語話黨史”系列微視頻,從小切口講大道理,用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一個個紅色故事,使黨史學習教育更加深入青年工作中,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感悟奮斗初心,勇?lián)聲r代青年的歷史使命。
青馬實踐團連續(xù)兩年暑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社會實踐,參與人數(shù)超百人,打卡紅色教育基地十余個,開展多項紅色實踐活動,學員們在學中做、做中學,真正實現(xiàn)“學、思、踐”的閉環(huán)模式,引導學員們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以更加積極昂揚的姿態(tài)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團委 張禧嘉/文,團委 張悅/圖,通訊員 張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