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2使用體驗
quest2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平民化的合格VR設備。那么,VR開始大規(guī)模普及的拐點還需要幾年呢。
為此,我購買了quest2。得出的結(jié)論是,未知。

在17年的時候,我試用過HTC vive的一個滑雪游戲。那個畫面糊的程度完全地擊破了我對VR的所有幻想。而quest2在各個方面都給我相當大的驚喜。
首先是畫面精細程度。主觀來講精細度在電腦屏幕的720p和1080p之間。雖然還是沒法和顯示器比,但已經(jīng)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了。
然后是手勢追蹤以及身體定位。無需外置定位器的6自由度位置確定,在正常光線下已經(jīng)非常成熟準確的手勢追蹤算法,配合手柄震動,不夸張的說,可以帶來身處虛擬的實感。由兩個按鍵來實現(xiàn)握拳抓取和伸出食指,也非常合適。
游戲生態(tài)也可以說是大大超出我的意料。拋開半條命這種需要連接電腦的3A大作,能在一體機上直接運行的游戲也非常豐富了,比如節(jié)奏光劍,robo recall,燥熱,劍與魔法,巫師華爾茲,可玩性都非常之強。而且之后也有更多游戲陸續(xù)準備上架。

優(yōu)勢既然如此明顯,那為什么結(jié)論依然是未知呢。
有一句話我現(xiàn)在才真正理解其含義:
目前的vr設備都不是為長時間佩戴設計的。
這句話的另一個意思是,戴久了,你會很難受。
quest2最大的短板在于取消了瞳距無極調(diào)節(jié),以及視場角只有不到100°。
這導致了你只有在一個容錯率非常小的范圍內(nèi)佩戴,畫面才是清晰的,否則就是花的。并且,佩戴時需要保持眼睛平視前方,否則也是花的。
還有一點在于菲涅耳透鏡。這個透鏡的作用是將近距離的屏幕折射到遠處,產(chǎn)生VR的空間感,同時使光線盡可能平行而不是聚焦。最原始的裝手機的VR盒子的組成就是紙板+菲涅耳透鏡。
現(xiàn)目前的菲涅耳透鏡精度還是不太夠,或者依靠菲涅耳透鏡本身就不可能達到完美的效果。你會一直意識到你是在看透鏡里的物體。其結(jié)果就是很難受,并且這種難受并非是空間錯位導致的眩暈,而是單純的視覺不適。戴30分鐘就有明顯的難受感覺,最多堅持2個小時就不得不用水洗眼睛,然后上床休息。然后接下來一段時間里眼睛無法順利聚焦的感覺還在持續(xù)。
次要的問題還有佩戴眼鏡需要把眼鏡塞到里面去的不適感(可以購買定制磁吸鏡片),以及在熱天捂著滿頭汗的感覺了。
這也就是VR無法替代顯示器的根本原因。
現(xiàn)目前VR給我的感覺就是,高樓搭的很漂亮了,但是地基依然不穩(wěn),而這一點足以讓購買者吃灰,讓旁觀者望而卻步。而光學作為基礎科學,想要進步,真的太難了。
但是,如果一旦解決這個問題,VR想要做到手機的普及率,我認為也不是什么難事。
VR開始大規(guī)模普及的拐點,我覺得用《邊城》的結(jié)尾來形容最為恰當不過: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就來。

題外話:
1.激活什么可以說完全沒有難度,只要了解基本知識就可以使用手機熱點局域網(wǎng)連接代理,而且只在登錄和切換賬號時需要,因為之后就可以直接在里面安裝代理軟件了。甚至連路由器都不需要。
2.一個東西,如果看起來像安卓,版本號也是安卓,打開開發(fā)者模式更是安卓,那么它可以是廣告屏幕,智能手表、耳機,體測儀,順豐快遞機,點餐機,體溫計檢測機,搖號機,也可以是quest2。用adb命令安裝應用,調(diào)節(jié)分辨率的感覺真是久違了。不過,雖然很反感國內(nèi)這種萬基安卓的現(xiàn)狀,但quest2的系統(tǒng)定制化確實很高,還是相當需要技術(shù)含量的。
3.即使是4k視頻,給我的感覺依然是不足720p,遠低于UI和游戲的精細度。再加上視場角的問題,quest2并不是很適合用來看視頻。
4.oculus的客戶端居然有facebook網(wǎng)頁跳轉(zhuǎn)的bug至今未修復,還得改hosts,完全沒有領先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水平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