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2022-07-23 15:25 作者:darkmirror天蝎 | 我要投稿
治國之政,其猶治家。治家者,務立其本,本立則末正矣。夫本者,倡始也;末者,應和也。倡始者,天地也;應和者,萬物也。萬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長,非人不成。故人君舉措應天,若北辰為之主,臺輔為之臣佐,列宿為之官屬,眾星為之人民。是以北辰不可變改,臺輔不可失度,列宿不可錯繆,此天之象也。故立臺榭以觀天文,郊祀、逆氣以配神靈,所以務天之本也;耕農(nóng)、社稷、山林、川澤,祀祠祈福,所以務地之本也;庠序之禮,八佾之樂,明堂辟雍,高墻宗廟,所以務人之本也。故本者,經(jīng)常之法,規(guī)矩之要。圓鑿不可以方枘,鉛刀不可以砍伐,此非常用之事不能成其功,非常用之器不可成其巧。故天失其常,則有逆氣;地失其常,則有枯敗;人失其常,則有患害?!督?jīng)》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贝酥^也。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后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对姟吩疲骸百硪狗诵?,以事一人?!?/p>
《鹖冠子》:“道者開物者也,非齊物者也。故圣,道也,道,非圣也。道者,通物者也,圣者,序物者也。是以有先王之道,而無道之先王。 ”
《孝經(jīng)》中“三者備矣”對應的是:天大“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地大“口無擇言,身無擇行”,人亦大“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由此可知,“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指的是道大,是先王之(到達)道的結(jié)果,從客觀規(guī)律的角度出發(fā),也不可能反過來道之(到達)先王。所以諸葛亮說的“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指的是尊重既有事實,而不是聽從先王的遺愿。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