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本上岸211

說說我的情況,希望能夠給想要考研的在二本就讀的學弟學妹們一點參考。我本科就讀于江西的一所二本學校,九江學院,而且是工科專業(yè)。我英語是非常差的,高考只有50多分(好多工科的男孩子應該都是這個情況??)。大一因為疫情基本是混過去的,大二大三我主要是提高自己的英語基礎,過四六級,多拿一些獎學金,參加一些比賽。(這些為我參加復試提供了簡歷素材,在選導師的時候也讓導師更愿意選你)。正式準備考研是大三下學期,寒假在家就先了解考研的一些基本情況,以及自己大概想考哪些學校。選學校很重要,我說一下我當時是怎么考慮的。①首先我們這個專業(yè)比較好的學校是:第一檔清華,北理,吉大,同濟,湖大,(前面這些我?guī)缀鯖]有考慮,二本想要一站上岸這些學校是非常難的),重慶大學(我考慮過,它招的人多,競爭相對前面沒有那么激烈,但是這兩三年我們機械學院沒有上岸985的,只有17屆有一個西安交通大學,考慮到考研二戰(zhàn)和三戰(zhàn)的人太多,我放棄報考985的念頭)。第二檔:武漢理工,合肥工業(yè),西南交通,長安大學(這些都是我這個專業(yè)的211名校,我主要是在這幾個學校選擇,我姐姐本科是武漢理工,而且武漢位置也不錯,它的專業(yè)課也是我大學期間比較喜歡的課,它招的人也相對較多,最后我選擇考這個)。第三檔一些雙非強校,這個沒考慮過。第二再說一些學碩還是專碩的選擇。專碩招的人多,考數(shù)二英二,;學碩招的人比較少,考數(shù)一英一。我糾結了一個禮拜,最后選擇了學碩。現(xiàn)在回過頭看,其實沒什么好糾結的,只要努力學碩專碩都能上岸,而且在選導師時,老師一般會招一兩個學碩,再加幾個專碩,在讀研時都是一起做項目,沒什么培養(yǎng)上的區(qū)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