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圍城》有感
看完《圍城》才發(fā)現(xiàn),困擾自己許久、思而不得解的問題,老先生早已以另一種方式給出了答案,“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不愧為真理。 到底是要追求自己喜歡的人還是接受喜歡之人的好意,怎么選擇還真是個難題。不過其中一個選擇肯定不能重蹈主人公的覆轍,那便是放棄愛我之人的好意,追求所愛之人。特別是愛我之人和所愛之人相互認識,追求所愛之人只會名聲盡失,不僅傷了愛我之人的心,也得不到所愛之人的回應。不過甚好,愛我之人只有親人啦。 不知道各位有對象的人可否倆分享分享自己的煩惱呢。算啦算啦,我覺得你們不是很想出來,我也沒多少興趣想要進去(主要還是沒有絕對的吸引力)。等我攢夠了再說吧。 終究還是要面對的另一個難題,便是絕不要在年輕的時候太安逸。上大學所追求的,遠遠不是那一紙文憑,說不定我有錢了也能買個博士當當呢。在這個微型社會里,學業(yè)終究只是一部分,大多的諸如各種關系、各種為人處世、各種技能,如何面對各種不盡人意的規(guī)定,都需要努力去把控、學習。 進入大學還是遇到過很多約定承諾,有的或許如期兌現(xiàn),有的則深沉海底為泥沙所覆蓋不見天日。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約定或許是隨口一提,說者無意聽者切不能深信不疑。機會還是得靠自己去爭取才能不為人所左右。 給我一串好壞參半的葡萄不知道我會怎么個吃法呢?是先吃好的還是先吃壞的?或許會先吃壞的吧,因為我始終對未來、對世界充滿希望,不會可以回憶一些可有可無的無聊往事。不過更深層次來說,兩種選擇都沒有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我為專業(yè)而擔憂也為班級友愛而開心,為沒對象而煩惱也為雖是可以認識新的人而沾沾自喜······ 朋友不用很多,有那么幾個可以交心的就可以。無效的社交只會讓自己身心疲憊,為各種瑣事煩憂。至今人記得《云邊有個小賣鋪》里關于友情的描述:人和人之間最舒服的關系,就是可以一直不說話,也可以雖是說話。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都不過如此。 還學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便是:不要輕易插手情侶、夫妻、其他人際關系中的私事。每個人,每對情侶、夫妻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斗不過是冰山一角,更深層次的矛盾是局外人很難捕捉到的。不知情的插手或許只會讓矛盾走向極端。 或許結(jié)婚是一件向往又想逃避的事吧。戀愛中雙方都展現(xiàn)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來吸引對方,很少露出自己的破綻。而結(jié)婚則要復雜的多,雙方的缺陷不足會在白駒過隙之后悄悄顯露?;蛟S真該像老先生所說的那樣把:要不要結(jié)婚就應該先去旅行,旅途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畢露的時候。經(jīng)過長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以結(jié)交做朋友。 但是仍然不解的問題是:到底什么才是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