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魯迅故里
中國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jīng)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紹興魯迅故里


魯迅故里是魯迅先生早年成長、生活的故土,是市區(qū)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內(nèi)涵和水鄉(xiāng)古城經(jīng)典風貌的歷史街區(qū)。


魯迅的祖父科考中舉,進士出身,入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金溪任知縣,老家紹興建有周家老臺門。紹興臺門即大戶人家宅、宅院之意。周家老臺門也是周家最大的臺門。

周家老臺門主體建筑分四進,一進稱為臺門斗,舊時用來落轎。二進為德壽堂,系周家接待來訪賓客及舉行婚喪、祭祀等活動的場所。魯迅祖居并不是魯迅先生小時生活的地方,魯迅平時很少來祖居,只有節(jié)慶或祖先忌日,必去老臺門行禮、拜訪。

整個祖居中軸線分東西兩廂房,三進香火堂是周氏族人供奉祖宗牌位、神像,家族祭祖的地方。

四進稱為座樓,是周氏家族主要的生活區(qū),現(xiàn)被布置為小姐的書房、繡房和沐浴房。


隨著周家子孫繁衍、房族的擴充,祖居的房屋已不敷使用。清嘉慶年間周氏家族又購置了兩個臺門,即過橋臺門和新臺門,魯迅的父親住新臺門,魯迅就出生在這里,一直生活到18歲去南京求學,后來回鄉(xiāng)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

魯迅故居前后六進,一進為臺門斗,二進為平屋和長廊。

三進樓下西側為魯迅在紹興工作時的臥室。

四進為兩開間樓房,樓下東首前半間稱為小堂前(客堂),是魯迅家用餐、會客的地方。

樓下西首前半間是魯迅祖母的臥室,后半間作過道。第五進為廚房。

第六進為三開間平屋,中間有門通百草園。
百草園在魯迅故居的后面,原來是新臺門周家十來戶人家共有的一個菜園,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后用來曬谷。園內(nèi)種植皂莢樹、桑樹等,有矮墻、水井等建筑,是魯迅童年時代的樂園。

壽家臺門與魯迅祖居隔河相望,是魯迅塾師壽懷鑒字鏡吾家人世居之地。

壽家臺門由斗門、廳堂、座樓、平屋與廂房等組成。


其中東廂房三開間的小花廳為三味書屋,壽鏡吾在此設館教書達60年。

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有名的私塾,魯迅12至17歲在此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