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生習(xí)作 |《小路》


小路
作者:七年級同學(xué)? ? 指導(dǎo)老師:永波老師
再次來到這條路上。
那些記憶中的青石板散落四周,零零星星的,似乎只剩些“斷壁殘垣”了。一條寬敞锃亮的柏油路通向了遠(yuǎn)方,卻再無法通向記憶里的童年了。我自顧自低頭走著,心中陡然而生的是說不盡的落寞與惆悵。
偶然逢著幾塊殘損的青石板,忍不住要踩上去,那感覺仍舊踏踏實實的,卻再不是童年的味道了。
繼續(xù)往前走,拐過那道彎,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幾近干涸的小河,這不禁想起了那些炎炎夏天了。彼時年少,不愿聽大人的勸告,時常趁家人午休時,呼朋引伴,在那清澈的河水中洗澡、游泳、摸魚、抓蝦,銀鈴般的笑聲驚飛了河邊草叢里午憩的水鳥,于是眾人賽跑似的,上岸、穿衣、飛奔,去追逐那些根本追不到的飛鳥。
舊日子總是充滿幸福,然而眼前的河流早已面目全非,或許這里干涸的不是一汪清水,而是已經(jīng)長成少年的我們那段珍藏的回憶。
沿著道路往前走,河流的東邊是一排排新修的樓房,鱗次櫛比,卻又了無生氣,與記憶中的那排老木屋相差甚遠(yuǎn)。聽爺爺講,當(dāng)年那排房屋都是村里人自家修建的,農(nóng)村人心靈手巧,房屋設(shè)計也頗具匠心,燕子的巢,蜘蛛的網(wǎng),人們是不會去搗毀的,多年以后,當(dāng)我們在書本上讀到鶯歌燕舞之類的詞匯,才明白老村老屋里盛放的生活,充滿勞績,也充滿詩意。
小路盡頭逢著以前鄰居的阿爺,蒼老了許多,一番寒暄后,阿爺告訴我,現(xiàn)在的村子啊,早沒有了那些年的光景,你看這逢年過節(jié)的,尚且冷冷清清,平日里就真算得上是人煙稀少了。
阿爺背后是他的小孫女,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跟著爺爺長大,或許都快忘了父母的模樣。
走在這陌生又熟悉的路上,我不禁唏噓不已,也許沒有人明白,我失去的不單是記憶中那條蜿蜒曲折小路,那里曾經(jīng)鎖滿我童年中關(guān)乎幸福的所有奧秘,如今它被埋在柏油路之下,就如同我的那些美好記憶,被深深地埋在心底,或許此去經(jīng)年,將會長久的不被提起。


愿做你成長路上的一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