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 ? ? ? ? ? ? ? ? ? ? ? ? ?蘇軾(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文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譯文:
????????夜深在東坡醒了又醉,回來時仿佛已經三更。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輕輕敲了下門,沒有回應,只好獨自倚著藤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常常憤恨這個軀體不屬于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忘卻功名利祿,夜深風靜,江波坦平。架起小船從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注:
????????東坡:湖北黃岡縣東,被貶黃州時寫下此篇。
????????作者生活陷入困境,友人馬夢得在城東門外為他申請了一塊荒地,名曰“東坡”。蘇軾自號“東坡居士”。
賞析:
????????上片開始就點明了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又醒,醒而復醉?!胺路稹眱勺挚坍嬃嗽~人醉眼朦朧的狀態(tài)。接著,寫回到住所,在家門口停留的情景,敲門不應就倚杖聽江聲。體現(xiàn)了襟懷豁達的形象,達觀的人生態(tài)度,超曠的精神境界,獨特的個性和真情。上片以動襯靜,通過鼻息如雷和江聲,襯托出夜靜人寂的境界,烘托出經歷宦海沉浮的詞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為下片反思人生作好了鋪墊。
????????下片直抒胸臆,何時忘記功名利祿。“夜闌風靜彀紋平”,詞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契合的產物。它引發(fā)出作者心靈痛苦的解脫和心靈矛盾的超越,象征著詞人追求的寧靜安謐的理想境界,“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這余韻深長的歇拍,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向往自由的心聲。要趁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隨波流逝,任意東西,他要將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無限的大自然之中。
????? 本首詞表達了詞人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生活態(tài)度和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展現(xiàn)了作者曠達而又傷感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