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反對相親

相親很難培養(yǎng)真正的感情。
雙方暗暗打量彼此,條件合適,被壓力催促而敲定關系。
隨后,彼此心照不宣地勾勒出“情侶”的樣子,“幸?!钡夭饺牖橐觥T诨槎Y現(xiàn)場,我們總能看到新郎新娘“陶醉的美滿”。但進入婚姻生活,往往急轉直下,轉為撕破臉皮的狼藉。
即使兩個人相愛,在一起也需要磨合。順著相親大流成婚,磨合會更痛苦,或者磨合不下去分道揚鑣。因著利益打量,勉強維持,彼此的關系就成為一種煎熬?;橐鲋械呐院芸炜梢栽诤⒆由砩险业轿拷?,轉移壓抑的伴侶關系。男性呢,環(huán)境促使他去出軌。
沒有感情,只依靠道德規(guī)范來約束婚后的“忠誠”,本身就是反人性的。
通過相親找到了真愛的,實在是少數(shù)(更可能是廉價愛情觀念下的自我催眠)。相親就像一個巨大的人口買賣市場,你帶著自己的標簽,去不停地匹配。參與者成了商品,失去了感情應有的主動與自由。
為什么不去追尋自己的愛情呢?為什么不勇敢一些呢?為什么在遭遇挫折后,不能奮起去尋找更契合自己的愛情呢?愛情是多么美好的事物,對幸福的向往與追求,該是克服自卑,改善自我,不行將就木最大的動力。
一些人相親的出發(fā)點:“無非就是搭伙兒過日子?!?我們來設想一下,感情破裂,一方出軌,另一方忍受,或者也出軌,家庭氛圍壓抑難熬。孩子可能是其中的調和劑。但當孩子成長,洞穿了壓抑的家庭關系后,他的心理會不會扭曲與痛苦呢?父母甘愿為孩子犧牲一切,那父母是否應該為了孩子的心智健康而不草率地步入婚姻呢?
如果你研究婚姻,會發(fā)現(xiàn)這個制度滿是惡意。一個長輩總結地非常好:“婚姻是九死一生?!彼鼪]有強迫你去做具體的事,但不由自主的行為連起來,就已經(jīng)陷入了僵化,臃腫,磨滅心智的封建倫理桎梏。
而相親,在各種糖衣炮彈的偽裝下,在七大姑八大姨(這些人的幸福就在于將別人拉入與自己相同的泥潭)的殷勤下,在自我安慰的妥協(xié)下,就成了牢籠的第一道鎖。
茨威格在《斷頭皇后》里說:“她那時還太年輕,不知道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