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通俗研讀】修身養(yǎng)性,荀子給出了哪些討論?(中)

荀子對于修身的方法,也就是如何修身,荀子也給出了論述。
如果性情剛烈,較為固執(zhí),那么就要多以“心平氣和”來告誡自己。
如果性格暴躁,做事沖動,不計后果,那么就要多總結(jié)經(jīng)驗和教訓來提醒自己。

如果平時想法太多,思慮過深,那么就要多用坦率正直來勸導自己。
如果氣量狹小,容不下情緒,那么就要多用寬宏大量來訓練自己。
如果自卑心理較為嚴重,或者貪圖利益,那么就要給自己設(shè)立高遠的志向。

如果平時容易松散懈怠,或者自暴自棄,那么就要多用災禍來勸勉自己。
修身過程中,要有良師益友來教導自己,如果感覺過分拘謹,就多聽美妙的音樂來開導,使自己活潑起來。

荀子說:“傳曰:‘君子役物?!?br>
意思就是,古書上說,君子可以支配外物,而不受外物所支配。
荀子認為,君子不會被外界紛亂的誘惑所困擾,也不會因為自身的貧困就不講道德和禮義。

不論順境還是逆境,君子都持續(xù)地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
君子在困苦的時候,志向依舊遠大;在榮華富貴之時,也依舊保持謙虛恭敬態(tài)度;休息時不松散懈怠,勞苦時也不萎靡不振。

詩經(jīng)上說:“溫溫恭人,惟德之基?!?br>
意思就是溫和恭敬,是道德的基礎(chǔ)。修身養(yǎng)性,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去與人發(fā)生爭論。

在生活中,往往會遇到爭論的事和善辯的人。如果他們是講道理的,就可以交流探討有分歧的意見;如果不是,那么就不要去和他們爭論,因為爭論到最后,也不會有結(jié)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