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上的波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愛情”故事

這篇影評有劇透!這是去年(上個月)我看完波妞點映后寫的一篇影評,同時也作為影視鑒賞課的期末作業(yè)。很簡單,連宗介都看得懂。以下是正文。(對了,這部影片現(xiàn)在還在上映,大家可以去觀賞哦~)

宮崎駿的電影這兩年才搬上中國的大銀幕,遺憾的是我今年才有花錢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意識,所以《崖上的波妞》是我在中國的電影院看的第一部宮崎駿監(jiān)督執(zhí)導(dǎo)的電影(實際上這是繼《千與千尋》、《龍貓》之后第三部引進中國的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動畫電影了)。
這部由宮崎駿“御用”作曲家久石讓作曲的動畫電影講述了一個五歲男孩宗介和人魚波妞之間的“愛情”故事。在影片的開頭,波妞被玻璃瓶罩住了頭無法呼吸,被宗介救了下來。波妞舔了宗介受傷的手指使其愈合了,兩人便互相告白。在這之后,波妞變成了人類,找到了宗介。他們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航行……
宗介喜歡波妞。因為喜歡波妞,他承諾“我一定會保護你的”;

因為喜歡波妞,在波妞被父親抓回去之后,他連吃冰淇淋都沒了胃口;

因為喜歡波妞,他把裝波妞的綠色小桶掛在后院,等待著波妞再找到這里;

因為喜歡波妞,他不愿打擾睡著的她,下船踩著水推著船和船上的波妞前進。

波妞喜歡宗介。因為喜歡宗介,她想變成人類,長出了手和腳;

因為喜歡宗介,她靠著朋友的力量,踏著巨浪,翻山越嶺,滿心歡喜地追著宗介;

因為喜歡宗介,找到宗介時,她拿著那只綠色小桶給了他一個熊抱;

因為喜歡宗介,她跳起來強吻了宗介,影片在模擬攝影機光圈縮小的動畫中結(jié)束了。

看似是一個全手繪、作畫精美的童話故事,實際上能體現(xiàn)出宮崎駿一貫的風(fēng)格——喜歡在電影中隱藏環(huán)保主題。人類大肆制造工業(yè)垃圾,排放進大海,污染了海水,導(dǎo)致海里的生物無法生存下去;人們總是喜歡使用農(nóng)藥等化學(xué)藥品,最終這些化學(xué)藥品滲進土壤,污染了水源。在片頭曲之前,波妞在嘗試離家出走的時候,遇到了一艘清理海底垃圾的大船,大船用一張大網(wǎng)拖著海底的瓶瓶罐罐追趕著波妞,不幸被一個玻璃瓶罩住了腦袋無法呼吸;波妞父親在尋找波妞時不停地吐槽海底太臟了;宗介母親在送宗介去上學(xué)時看到波妞父親來到岸上不斷灑水,以為是在噴灑農(nóng)藥。?
在影片大約半小時處,波妞父親說:“人類只會從海洋里索取”,這讓我想起在影片上映后一年的2009年上映的紀錄片《海豚灣》,它深刻反映了日本漁民捕殺海豚等海洋珍惜動物的社會問題。但這種社會問題在全世界都存在,尤其是沿海城市及小島上的漁民,他們捕殺海洋珍惜物種,再販賣到內(nèi)陸;有些地區(qū)還有各種各樣的信條,認為某些海洋動物能治療疑難雜癥,即使賣到天價也愿意購買。這些行為無意間造成了海洋物種的競相滅絕。
導(dǎo)演宮崎駿雖然不喜歡被別人加上“環(huán)保主義者”這個標(biāo)簽,但他的很多作品探討的都是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甚至因為宮崎駿強烈反核,導(dǎo)致了本片遭日本各大電視臺無限期禁播。我認為他只是不將“環(huán)?!笨墼谧约侯^上,顯得自己高高在上,而是希望與自然平等地、和諧地相處,像對待自己朋友一般詢問他們的難處,解決他們的問題。而一個代表了人類的宗介,與一個代表了大海的波妞,他們彼此相親相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正是體現(xiàn)了這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