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所有特攝人:別忘本啊!混蛋!
B站評論區(qū)里有人這樣說:
這個純不純cg沒有關系,把這些英雄系列限制在特完全特攝里才是要完。
又來了,純cg就不是特攝了,去看看牙狼照耀黑暗之人 真哥斯拉,到現(xiàn)在還覺得特攝只局限在皮套模型。
我只想說,純CG了還叫特攝嗎?特攝英雄的目的寄存于特攝當中,沒有特攝還叫特攝英雄?不就是漫威DC了么?
特攝本來就應該局限于皮套和手工場景,真哥斯拉和牙狼也是很大一部分是實拍的。如果純CG就可以代表特攝,那么大家都拍好萊塢電影,都拍變形金剛不就好了。庵野秀明還為什么天天喊著救救特攝,照漫威的前景,特攝根本就不需要救啊。日本的綜藝和媒體都紛紛表示,特攝現(xiàn)在留存下來最大的目的就是保留著最原始的手工味道,還有真人格斗所帶來的美感和真實感。這也是現(xiàn)在特攝匠人們所堅持的。什么上來就說純CG能挽救特攝的人真的明白原汁原味的日本特攝魅力到底在哪里嗎?
換句話說,傳統(tǒng)的手工特攝可以說是日本現(xiàn)在影視界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無論是為了出效果做的小裝置,還是用鹽啊土啊,繩子拉,或者是操演這些都是一直延續(xù)下來的“老祖宗”的東西。實際上這些東西CG很容易就替代了,圓谷也做過CG的短篇電影,但是仍然堅持制作特攝技術,還不明白是為什么嗎?當哪天手工特攝真的被CG完全替代了,那個時候也就不需要特攝英雄了吧。
田口清隆說過這么一句話“我很喜歡用皮套和布景的方式去做,因為這樣子小孩子們參加見面會見到的永遠是英雄本來就該有的樣子,如果用CG制作出完美的英雄形象,小孩子就再也不能隨時隨地見到真正的英雄了?!?/p>
傳統(tǒng)特攝是一種人類用小聰明在攝影棚挑戰(zhàn)自然現(xiàn)象的行為,而不是完全用電腦制作出來的,缺乏感情色彩的工廠產(chǎn)品。特攝作品當中的每一幕,每一個布景,每一身皮套,都凝聚著匠人們的心血,凝聚著他們的理想和傳承這門技術的愿望。所以才會讓無數(shù)的歐美人和電影人癡迷,推崇。我們亞洲有這么好的技術和土壤不去利用,反而想著什么時候CG能替代傳統(tǒng)特攝,我是不理解為什么的。況且,絕大部分好萊塢英雄也是人穿皮套演的,只有少部分是動作捕捉。只是替換場景和添加CG爆破而已,這和圓谷現(xiàn)在銀河格斗做的技術是一樣的。
特攝技術已經(jīng)可以和CG融合的很好了,譬如真人版的《進擊的巨人》就是人穿皮套在布景里拍攝,只是合成了一部分爆破和布景,我覺得這是以后日本特攝的大勢所趨。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路子,只要電影經(jīng)費撥的夠足就可以做到。
如果業(yè)界真的認為特攝技術已經(jīng)不再需要了,已經(jīng)要被淘汰了,就沒有人再拿CG和傳統(tǒng)特攝融合創(chuàng)造新的拍攝方式了。干嘛不直接用CG更省事呢?有人類情感和溫存的老手藝,是不應該被替代的。現(xiàn)在電子合成器這么發(fā)達,性能也好,為什么大家還是喜歡聽樂隊和樂團演奏的音樂而不是聽合成樂器呢?無論是日本還是歐美,對《超能戰(zhàn)隊》的CG電影評價都不高,但是歐美人卻會對著“該淘汰”,“會毀了特攝英雄”的特攝畫面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對日本產(chǎn)生一種憧憬。
每年戰(zhàn)隊新作最興奮的不是日本人,而是歐美人。
美國可是CG電影大國,不還是每年請東映和坂本的團隊到那邊去監(jiān)督,導演新的《超能戰(zhàn)隊》系列。美國人不承認漫威和DC這種穿皮套的英雄為特攝英雄,而日本人也有相應不服氣的骨氣認為純CG的東西不叫特攝電影。
90年代的日劇《想成為奧特曼的男人》當中就有對“皮套和布景特攝是不是已經(jīng)到極限了,為什么不用CG去做?!庇幸粋€回答。
“你們小時候不都是看著怪獸和奧特曼長大,覺得這個東西很有趣,所以自己也想要做。如果你們到現(xiàn)在覺得這個東西落伍了,那么從一開始你們的憧憬和夢想就是落伍的?!?/span>
特攝英雄=特攝作品,是特攝技術成就了特攝英雄,但是特攝不僅僅有特攝英雄,要我說不是傳統(tǒng)特攝技術局限了特攝英雄,反而是常年來特攝英雄這個小孩子的媒介限制了特攝技術的發(fā)展才對。
別忘本啊,混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