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23屆應(yīng)屆生找工作經(jīng)歷經(jīng)驗總結(jié)

找工作平臺:找工作去過(校招(秋招春招),官網(wǎng),求職APP,成都招聘會)
有實習比較好寫簡歷。(如果可以大三開始準備,現(xiàn)在23屆畢業(yè),好多企業(yè)實習都在找24屆。我大三那時候課最多,根本想不到找實習,大三課多可以暑假去找)
秋招真的很好,很多公司,尤其是國企央企。當時在APP和官網(wǎng)投了一下,有中石油的筆試(不過沒去,當時在準備考公,沒有把重心放在秋招上,又因為進面了準備面試,把春招也錯過了哈哈哈,結(jié)果面試沒上??脊?jīng)歷不是主題,略)
校招也不錯(主要在大四上和大四下前兩個月比較好,但我基本上把前期比較主要的校招都錯過了。后面的校招不知道是篩過幾輪了,投的簡歷基本沒什么回音)
校外外面舉辦大型雙選會,人巨多,雖然去了,但沒什么競爭力,投的簡歷都沒有音訊
官網(wǎng):比較正規(guī),但填信息巨麻煩,特別想去的公司就在官網(wǎng)上填,HR會更先看到。
找工作APP:我的主戰(zhàn)場,幾乎所有面試都在APP上約到的。(boss//智聯(lián)//前程無憂。)
準備階段:
訴求:想找個什么工作,后面才能有方向投。自己的底線(薪資/工作內(nèi)容/待遇)我不是特別要求做會計,不打電話不做銷售是我的底線。工資如果比較低就得有個補償,比如包住宿。
簡歷(網(wǎng)上很多教你寫簡歷的方法,不贅述。1:經(jīng)歷要與所面試的崗位有匹配,別一股腦全填,當然,沒得寫了就先填能填的。如果有好幾個崗位想去,最好做對應(yīng)的幾份。我就是會計,行政,運營都有各做一份簡歷。2:隨著面試不斷完善簡歷)
投遞
APP一般可設(shè)置你的要求,例如工作類別,學歷要求,工資要求,是否上市這些,很快上手。
避坑(企查查(仲裁/五險一金/網(wǎng)上有教)//小紅書(避雷公司合集/個人吐槽)//)
“成都是個孫悟空來了都要打500電話才能走”
辟個謠,是真的。我找人事行政運營工作,終點都是銷售(成都,HR拐著彎讓你去打電話,而且有些HR不會直接說這是銷售,會說需要電話聯(lián)系一些客戶,這個度自己甄別。銷售性質(zhì)工作有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有提成,百試百靈,如果你不確定,就看看這個工資結(jié)構(gòu),是不是無責底薪+提成+績效這種)
還有就是一家公司的招聘崗位里面招巨多的人事,那也要小心一點??赡芟劝涯阏羞M去,然后從銷售開始輪崗。
提前問好有無試崗期(我無法忍7天試崗期,不滿意還能無理由退換我,攻守易型我變成貨物了)
盡可能避免白跑一趟,能在軟件上說清楚就最好
開始行動:
進一步了解就要去面試。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真正踩過的坑才會令人印象深刻。直接面試幾次變成老油條。
面試要做好被坑或者被湊KPI的準備。我第一個面試就讓我先試崗七天,后面很謹慎了還是遇到了讓我試崗七天的HR。然后就是被湊人頭,這個防不勝防,建議就是直接找下一家。
見面問:
五險一金入職后什么時候交(各個企業(yè)不同,一般越早交越好,還有就是五險一金按照什么薪資繳納的
薪資構(gòu)成什么樣(無責底薪多少)
薪資每月多久發(fā)放(越早越好),實習多久/試用多久(實習期和試用期最多不超過6個月)
入職合同:勞動合同/勞務(wù)合同(網(wǎng)上有,直接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