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r外號大飛老師是怎么來的?
在英雄聯(lián)盟S12世界賽期間,F(xiàn)aker有個帶有歧義的外號“大飛老師”,那么這個外號是怎么來的?
以高流傳度叫Faker為大飛老師時候同時進而流傳開來,肯定是今年MSI,T1失利那段時間。
那段時間出現(xiàn)好幾個事情,一個韓服上,國內(nèi)LPL晴天Rank時候擺爛,F(xiàn)aker看不下去,于是抨擊了晴天,同時AOE到了所有去韓服Rank的LPL選手。當后續(xù)有人發(fā)現(xiàn)LCK也有選手擺爛,消極Rank時候,就覺得Faker雙標等等。
一個是MSI中,T1輸給了RNG。在賽后,F(xiàn)aker提到ping值35過高,沒吃香蕉影響狀態(tài)等一系列借口時候,而且提到對RNG沒有什么印象深刻的選手,因此被群嘲。
加上此前,Kkoma教練這句話:輸?shù)臅r候,你說什么都像是借口。由于Faker出現(xiàn)在鏡頭,一直在廣大玩家認為是Faker所說,一下子的落差讓Faker口碑從天上到底下。

還有一個就是季中賽期間,二路DYS解說直接稱呼到大飛老師,直接加速這個名字傳播。
不管提到大X老師的這個梗,其實一路演化還是有很長時間的。
老師這個詞最早變化,甚至可能是六小齡童的事件開始。一開始大家印象中的六小齡童,是童年孫悟空惟妙惟肖的扮演者,德藝雙馨的藝術(shù)家。
結(jié)果后續(xù)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六小齡童“靈堂帶貨”“戲說不是胡說”“撈金”等行為,結(jié)果形象一下子崩塌。

六小齡童被網(wǎng)友成為六老師,老師的稱呼以戲謔的方式出現(xiàn)了。而且六小齡童前后形象的變化,給了老師稱呼莫名諷刺感。
到電子競技這邊,再次發(fā)展就和蕪湖大司馬有關(guān),蕪湖大司馬昔日是國服王者,有一定的實力,于是在他直播間自詡為“金牌講師”,以教學直播形式教人如何玩打野等。
結(jié)果年齡大了之后,面對實力下滑,直播多次翻車還有嘴硬,強行解釋情況。

加上蕪湖大司馬人氣不錯,這個大X老師就開始流傳。
因此大X老師諷刺的梗就保留下來,不僅是Faker,這次比如世界賽,xiaohu發(fā)揮不好,也被彈幕成為大虎老師。之前LPL夏季賽,Angle巖雀逆天表現(xiàn),也被稱為“大安老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