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偏于2D風格的MMD渲染筆記


前言:本專欄只是個人的一個渲染心得,可能對新手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對于已經(jīng)入坑挺久有基礎(chǔ)的mmder來說,可能本文僅僅作為一個案例參考,也當作是拋磚引玉,有錯誤處還請指出。
那么正文開始。
首先第一步,我們先把MikuMikuDance的坐標軸、地面陰影、地面影色透明化、抗鋸齒、Mipmap全都關(guān)掉;

載入ray.x以及其控制器,并載入天空球,并載入對應(yīng)的fx文件。

文章演示使用的是夜晚天空球:
載入場景、人物模型,并調(diào)整描繪順序。順序為天空球、場景、人物。
(模型的描繪順序對于渲染非常重要。)
載入主渲并對主渲進行調(diào)整(主要針對模型是否帶有高光貼圖而調(diào)整,若無則可忽略這步驟);
接著載入ray文件夾里的lighting文件夾,載入DirectionalLight.pmx(方向光),并在MME里在LightMap找到方向光光源,載入directional_lighting_ambient_with_shadow.fx(帶陰影的環(huán)境方向光);

再對光源方向進行調(diào)整(不是光源位置)。

點擊模型操作,選定DirectionalLight,在骨骼位置的Y軸進行調(diào)整,調(diào)整區(qū)間為(-0.6,0);

接下來再調(diào)整方向光表情操作的參數(shù),參數(shù)如下:




重要一步:載入材質(zhì)。
首先推薦大家使用azolt大佬的rayToon材質(zhì)包。
材質(zhì)包配布地址:https://bowlroll.net/file/216551
對人物模型的部位載入該包相應(yīng)的材質(zhì)。若有基礎(chǔ)可以在材質(zhì)的fx文件用Note+打開,
針對陰影面積以及陰影色深進行修改(即customA以及customB的參數(shù))。
演示中采用的是我自己調(diào)配好的材質(zhì)(與azolt大佬的材質(zhì)包一樣為Toon包,只是法線貼圖有所不同),
有能力的可以嘗試自己修改里面的其他參數(shù)。
注:如果人物臉部下面出現(xiàn)奇怪的陰影,可以載入ray材質(zhì)包的Progammable文件夾中的water.pmx,并將scale值調(diào)為1。

然后在MME中將water.pmx的main以及MaterialMap取消打鉤;
針對場景的渲染,我大部分情況都是載入ray自帶的材質(zhì)包,場景的渲染因人以及不同風格而異。這一點可隨意發(fā)揮,在這里便不再贅述。
回過來便是調(diào)整MME中的SSAOMap(環(huán)境光屏蔽):
我的修改參數(shù)是這樣的:
臉部:0,4;皮膚:0.8;眼睛、眼白:0.2;頭發(fā):0.4

11、調(diào)整太陽光照方向,因為我要用太陽光作為背側(cè)光進行畫面背景色以及背部的打光,于是將照明操作調(diào)整為
一下參數(shù):

到這一步就完成了一半的工作了,接下來是關(guān)于一些MME渲染的流程。
1、載入FXAA.x、SMAA.x [抗鋸齒](作者:Rui);
2、載入HgSAO.x [增強陰影細節(jié)](作者:針金P);

*更多環(huán)境光遮蔽系MME的文章請參考這篇專欄:

3、載入ExcellentShadow.x [陰影精細化](作者:そぼろ);
*4、載入Croquis.x [加強線條以及降低畫面色深](作者:Elle/データP)。對于這一步可載入也可不載入;

5、載入ray的Fog文件夾中的VolumetricSphere.pmx [體積霧],由于我需要做一個紫色的環(huán)境光,所以調(diào)整為以下參數(shù):






6、調(diào)整ray控制器,參考數(shù)值如下:






7、調(diào)整天空球控制器,參考數(shù)值如下:



8、載入lightbloom.x [泛光]以及其控制器(作者:Rui),調(diào)整數(shù)值參考如下:
BloomThreshold:0.33;BloomColorAllS+:0.25;BloomColorAllV+:0.12;
注:這一步也可在ray控制器對應(yīng)的參數(shù)操作。
9、載入Diffusion7 [柔化光影,增強2D效果](作者:そぼろ),將Tr調(diào)整為0.3~0.4;
10、載入o_LikeHDR.x [HDR效果濾鏡](作者:おたもん),將Tr調(diào)整為0.3左右;
11、載入AnimeScreenTex.x [用于提高人物模型臉部的光](作者:針金P),將Tr調(diào)整為0.1~0.2;
12、選擇一款或多款濾鏡進行疊疊樂吧~
13、為了增強場景空間感,我們需要在場景中加入粒子效果,推薦的粒子效果有「空中に漂う埃エフェクト」(作者:化身バレッタ)、「KiraKiraエフェクト」(作者:ビームマンP)、「WorldSnowエフェクト」(作者:そぼろ),演示中使用的是「WorldSnowエフェクト」;
我們甚至還可以使用ikGodray?[常用于丁達爾效應(yīng)](作者:ikeno)、SoftSmoke?[霧氣](作者:ビームマンP)等效果來增強空間感;
14、載入MtionBlur.x [動作鏡頭模糊],將Tr調(diào)整為0.12~0.18;
15、載入ikbokeh.x [鏡頭背景虛化],將虛化中心綁定在人物模型的頭部或者舌頭;

16、載入一個黑色背景(作者:ikeno);
17、對場景進行補光;(場景的渲染因人而異,這里不多贅述)
18、效果的順序調(diào)整如下:

剩下的其余有趣的MME都可以視情況自行使用,這里就不再演示。
我們再把這些效果所自帶的材質(zhì)都在MME中取消打鉤以致不會出現(xiàn)在畫面上,按自己的審美風格再稍作渲染調(diào)整(微調(diào)),效果最后便出來了。



感謝以下借物表的太太們:
MODEL :miHoYo/神帝宇
STAGE:N Tm
MOTION&CAMERA:kimagure
MME:rui_cg、ikeno、そぼろ、針金P、おたもん、Wind.、ビームマンP、Elle、データP
最后感謝各位看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