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紀年》大事件(三)張騫公孫弘


留匈十年記
??張騫
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蘿卜

張騫出使西域.王可偉油畫
??張 騫,漢中人,因為天生自帶導航所以跟隨衛(wèi)青出塞多次,無論在什么沙漠,只要張騫在,大家就有水喝,因軍功,封博望侯。
第一次出使在建元二年,出隴西,訪月氏,欲聯(lián)合其攻擊匈奴,不想?yún)s為匈奴截獲。
匈奴人為我配了女人,叫阿一,月亮的意思,即為我的匈奴籍新娘。
婚禮上一張張開心大臉圍著我唱歌,一人手里端一碗,碗里都是酒精,我就醉了。醒來又是一張張大臉,一碗碗酒精,我又醉了。再醒來,他們在唱歌:
能帶來雨水的云阿
夜一樣黑
吹綠草原的風阿
凍死牛羊
留不住人的窩鄂水道阿
於那亞人生生死死
於那亞是母族社會,曾受西王母部落統(tǒng)治,現(xiàn)在歸附匈奴,老張我落在他們手里,慘了。
再次醒來是被踹醒的,阿一讓我去牛圈起糞,然后早中晚只喝牛奶——我是愛喝牛奶的人,但我不接受趴人身上喝!不接受頓頓喝!
張騫跑了一次又一次,都被逮回去了。草原上的活兒都是力氣活,所以平均壽命不到四十。一年后,阿一生了孩子,我說該讓我滾了吧?阿一說再生一個男娃就讓你滾。再一年,男娃滿月,離開阿一,沒走多遠,又被勃度赫部攔截,發(fā)現(xiàn)了他的漢使身份,極為重視。在蘢城監(jiān)視居住。然后阿一帶著倆孩子來找,一起在城里賣烤包子。
后在城里陸續(xù)聯(lián)絡了十幾名逃婚流落蘢城的漢使團組員,準備烙餅、燈影羊肉,每天繞著蘢城跑半馬鍛煉體力,每人至少掌握一門胡語。在一個草原春綠,野舞草、狼毒花開滿狼居胥山谷的日子,我們騎著馬吹著羌笛,拉著胡琴,彈著琵琶,假裝去參加婚禮。
當時我們這一行人都剃了頭,穿著左衽開身直襟上衣,合襠扎褲腿,滿口滴里嘟嚕,看上去就是一幫匈奴老爺們,遇到廣爺會直接拿箭射我們。阿一帶著我的小駿馬和小白楊送我到河邊,唱起來:
鷹一生不離開懸壁
狗一生不離火堆旁的阿妹
遠行的漢子
再也不回額爾渾河

敦煌壁畫.張騫出使
我們到達燕然山口,遇見右王哀嫩在那里軍事演習,只得繞道沿燕然北麓西行,渡扎布汗河,入胡揭部,在那里換胡揭服,剃胡揭頭。
又沿金山北麓西行,繞齋桑泊,再繞夷播海,只記得草原上舞草華開了又謝,于是南行到達大宛。大宛國人對我們甚是敬重,但是不停地推銷葡萄酒。在那里知道了汗血馬。
告別大宛,過康居走廊到達大月氏。
芽自根生,枝自干逸,花開于表。十年之后回到漢地。
在匈奴插隊這么多年,夠了。
??河西走廊苜蓿魏巍若微型森林,一壁延延,一壁漠漠,惟中道萋萋葳蕤(ruí),騫由是說我命名了,以后這道就叫河西走廊。??響馬典出絲路,時絲路多浮財,各國盜賊云集,其中不乏官軍拌匪,專劫過路財,俱各騎馬,下手時放響箭為號,故曰響馬,響馬子。
漢書·張騫傳.南宋劉元起刊本
張騫出使西域,留給后人最有用的竟然是苜蓿石榴核桃和胡椒面,這應該是他當初沒有預料到的吧。
俠的興起
??公孫弘
荊軻專諸聶政豫讓劇孟郭解
天子從哪兒來?古者古到什么時候?一定在湯武周武兩個著名犯上者之前,能到立國的份兒上恐怕也只能追到只聞其說不見其墟半遮半掩的夏。之前五帝也好,七十三帝也好,解釋徒有天子名而無其國,都還沒定居。
周室既衰,大夫當了諸侯的家,強君之后必跟著一個弱君,強臣出頭了,胡鬧到戰(zhàn)國,合縱連橫學說出現(xiàn)?!犞?,你關心的俠,來了!最早的俠是縱橫家,都是大公子,魏國信陵君,趙國平原君,齊國孟嘗君,楚國春申君,四大俠。急的是國家之難,好的是天下公義,沒錢沒事干不了這個。
再往后,內(nèi)些有膀子力氣,不甘于務農(nóng)經(jīng)商,假裝有志向,四處游逛高談闊論的妄人,都掛了把銹劍撲向四大俠爭為門客。俠就雜了。這里還可一提的也就是荊軻了,荊軻、專諸、聶政、豫讓者流。拿命換來的名聲,也是把“士為知己死”這句話給糟蹋了,不過是被權(quán)貴利用,荊軻還算國仇,內(nèi)三位都是私仇。
公孫弘說司馬遷也很可笑,把正義和輕死重諾言必行果割裂開來,說話算數(shù),說取人性命就取人性命,是值得稱贊的事么?我看比拿錢不辦事的后果更不值得原諒。看那些高蹈之士一死報君命,遠的有伯夷叔齊、屈平,不用殺人,自己一死就算明志了。伍子胥不能太算,嚴格說一死報的是敵國之君。近的我漢死節(jié)將相有周苛、張尚比比皆是。
馬遷還有一個標準很奇怪,就是看這個人是不是死后還享有很大的名聲,所謂千里誦義。有名就可以逆推此人所行皆奮顧所為皆光磊么?在老百姓中享有名聲有多么不值錢誰有名誰知道。私心向往內(nèi)些快意恩仇的行為,他是不是生活壓抑啊。
再往后就是劇孟、郭解這些人了,郭解還幫過馬遷,有人騷擾他老婆,郭解請內(nèi)個人吃了頓飯,從此就恭而遠敬了,認識的人很難做出中道評價。
對三王來說,五霸所為就是罪人;對五霸來說,六國的做法就是罪人;對六國來說,四俠就是罪人。自上而下論,所有扶危濟難,慷慨赴死,義薄云天,都提不進道德層面。世有三游,都是道德竊賊,一是飾辯詞,設詐謀,驅(qū)逐于天下以邀合時勢者,曰游說;二是腦門子寫著仁,手心寫著雞賊,走關系,結(jié)人脈,互相吹抬互贈廉價口碑,不是弄權(quán)就是逐利,曰游行;三,立氣勢,作威福,施恩于小人,靠磕頭拜把子在王法之下社會底層建立共存共榮強大組織,曰游俠。亂之所由生也。
??公孫弘漢武帝罷黜百家,杜塞言路,雖然首倡儒術的是董仲舒,而公孫弘作為丞相對后世也負有很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