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古風小說】窮景之興 第三回
第三回 御風迎夜雨 破曉遇奇石
? ? ?且表林興離了李家,李仁贈了些許盤纏,幾斤干糧,可供林興用些時日,又以烏墨馬相贈,實使林興頗感欣喜。興料定,達揚州之日可期也。
? ? ?這一日,已是傍晚時分,暮色已至,此景真是:水淺鹡(jí)鸰(líng)叫,草深螽斯鳴。岸邊垂楊柳,隨風拂嫩枝。天雷隱復閃,不期雨將至。興正行路之時,雨腳已至,初時并無大礙,俄頃,已成瓢潑之勢。興只欲尋個避雨之處,忽見前方有個人影閃過,興駕馬向前,見此人,問道:“這位兄臺,此處可有什么避雨之處嗎?”“有,前面不遠處有個長亭,可供避雨?!薄靶峙_上馬來,指點我應往何處?!薄昂谩!贝巳朔砩像R,二人均是苗條之人,烏墨尚可載此二人。不多時,二人一馬來至長亭,亭前有一拴馬樁,一陋馬棚,雖陋,卻可令馬避雨。二人來在亭中,相對坐下。那人衣著,似是個樵人。興問曰:“未知兄臺貴上下為何?家住何處?”“山野之人,怎稱的‘貴’字,小人姓馮,名虛,此南十五里馮家鋪人,鋪中多馮姓人氏。家中排行第五,人們多稱呼我馮五?!薄奥犖甯缰?,想必了解此地,倒不知此地是何所在?”“此地是個荒涼所在,數(shù)十年無人,方圓十里無一處人家。雖無人居住,林木卻也充裕,引得我們這些樵人至此伐薪取木市于前二十五里孫家店上,以此來供樵人所生。故此樵人稱此為樵生道,而眾人則稱此為十里荒,各說紛紜。然而這也是五年前的叫法了,且看此亭,此亭專供商賈路人休憩避雨而建,作亭者是揚州一個姓錢的大商賈,小弟不知其名,只知是個好施之人。在這漫野之中,約有十座此類之亭,故此地今名十亭野?!薄暗共恢巳P州,還需多少時日?”“兄臺若有急事,可曉行夜宿,夙夜兼程,快者無需十日。若無要緊之事,至多半月可達?!薄拔崦饕??!?/span>
? ? ?馮虛問曰:“兄臺貴上下為何,何故往揚州而去?”興三言兩語將來往經(jīng)過講述一番。馮虛曰:“此‘時也,命也,運也?!峙_莫憂,過不在汝,不必總責罪于心,令己不快。今要緊之事為速往揚州。吾料兄成此善事后比無災禍,禍兮,福之所倚,副兮,禍之所伏。此天理也。”“所言甚是,心中此事實是無法釋懷,吾每念,必心生羞愧,然不知何以消遣?!薄靶智倚菹⒁灰梗L雨兼程恐有不測,明日早行。舍下一切煩憂,不必輾轉而思。每離家,我必帶兩塊氈子,兄且暫用,足以驅寒。”林興謝過馮虛,二人就寢。有道是:亭外雨打依舊,亭中安枕無憂。風云雷雨尚未休,夢中仙界已如。夜至哪怕妖魔?無光怎懼鬼狐?鬼哭神嚎莫煩憂,晨光一現(xiàn)全無!
? ? ?一夜無話,清晨已至,夜雨已歇。林興醒時,馮虛已去,氈子留于此。地上以木炭書寫幾字,字不甚好,卻也可辨。書曰: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愿兄有神靈相助,助君往揚州。氈子贈與仁兄,供路上所用。此十亭野前,最末一亭,有一天降奇石,見此石則出此野,愿兄前往一觀,料兄必可有所得。
? ? ?興不甚解,卻也應早些啟程離這十亭野,去往孫家店。路有風拂之樹,道有雨潤之石。馬行于路有踏水之聲,池傍于林有群蛙之鳴。一路清幽,一路涼,風拂過此清涼之水,鎮(zhèn)住胸中之燥氣。少頃,林興已至最末一亭。
? ? ?亭前不出百步,果有一巨石,興行至石前,下馬觀之。此石比興高出一尺左右,而卻甚寬,足有五、六人寬。興觀上,上雕有字,朱砂糝之。似是許久前有人書于此。書曰:自古天下之奇觀不在少——難于登天之蜀道,奔流至海之黃河。此皆為奇觀也,無人知其何年成也,只知其為美,卻又不知其美于何。此石于此,世皆稱之仙石、天石,因其突兀而現(xiàn)于此野,故此為實至名歸也。雖為天石,華美無限,必為美也,然其于此十里無人之野而無人賞,其仍美邪?吾欲曰:其美未增減也,無非無人觀也。實則萬物本無美,乃人之所為也,正所謂“世間本無事,為人自擾之。”人于萬物之前且正值其有喜怒哀樂之情而就此有感,亦悲亦喜,均為人之七情六欲,人之情不滅,萬物之美亦不滅。昔有孔子望洋興嘆,又有孟德碣石詠志,均為人觀景之美也。然于人為何要賞萬物之美,此吾所謂“窮興”也。觀景之美意在得興,乃至窮興,窮興乃人一生之事,窮此一生尚且不能窮興也,因興為無窮之物。如此言來“窮興”乃有誤之言否?非也,窮興本就是一必敗之事也,然人之一生本也是必敗之事,浮生若夢,可有幾何?百年之后,中無人憶,人之生本就必敗。何不將此必敗之生托于此必敗之興,享天地造物之美,品宇宙日月之華??v覽千古,橫觀八方。與天地同壽,共日月齊輝。人雖至死,尚為永生,只怨不可窮興也,卻不悔于尋萬物之興也。若君明此,不如就此前行,尋前之所未知之興。
——云游者書 望明此者就此留名,不負此石之興
? ? ?此長書后果有些名姓留于此:杭州李賢世書、游者韓子云書、游者鄒申書、客商勝天達書、揚州小民吳天...書,此人名有三字,今已不清。后仍有十余名,均乃舊書,少也有二十余年也。后又有些略新之名:揚州造亭匠司空闕書、揚州造亭匠周巧杰書...后仍有四名工匠不表。馮家鋪馮虛書、摘星攬月吳越書、踏風捉影齊魯書。至此已無。
? ? ?興欲書名于其上,怎奈并無錘鑿之物。待到歸來之時,必復至此。興于奇石,慨嘆云游者名之不存,如今時過境遷,不知書名者尚存幾何?古今之人皆若流水般,駛于大道,絕于江海,而卻渺若沙塵,逝去無人念也。興今見此奇石,亦感人之渺,感天地之高,古今之寬。書名者雖或不知所去,然其必游于天下,窮萬物之興,不負此一生之追尋,或已死,卻應是永伴天地之始也,天地不滅、宇宙不滅,此些人之魂永不滅矣。
? ? ?興感思良久,終覺歡暢,明己為何而前也。遂駕馬前行不顧。
? ?? 驚雷狂風雨連夜,長亭奇石字糝朱。
? ? ?萬里江山景猶在,千載英雄骨已枯。
? ? ?但行山水窮景興,莫顧春秋憂影孤。
? ? ?時過境遷皆若此,浮生若夢莫問胡。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