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想晚年不凄涼,那最好是在50歲之前就種下4個“善因”!
人生實苦,而在生老病死之中,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老”是最苦的,甚至是比“死”更苦。
我在醫(yī)院見過一個熟人,他六十多歲,一個人躺在醫(yī)院里,生活不能自理,子女態(tài)度也不好,話里話外都是嫌棄,而且他病情導(dǎo)致了經(jīng)常性失聰和失智,對于別人和自己都沒有清晰的判斷,真的是可憐可憫。
或許,人在老了變得糊涂起來也是好事,這樣也不至于過于痛苦。
最怕就是清醒著受罪,心有余而力不足還好,等到了力不足、心也不足的時候,那才是真的絕望到底。
自從見識到老的可怕之后,我就一直在思索如何避免晚景凄涼的問題。

一個人要想晚年幸福順?biāo)欤亲詈檬窃?0歲之前就種下4個“善因”!
第一就是注重健康,看看日本的老人,他們能夠享受晚年生活,主要就是兩點,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身體健康,他們從年輕時候就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打下了身體好的底子。
還有西方發(fā)達(dá)國家的一些老人,在臨終之前都能保持清醒,自己照顧自己。我們國家也有大量的長壽老人,哪怕八九十歲都還是自己做飯吃,這就是身體健康帶來的好處。
但現(xiàn)代人對此認(rèn)識不深刻,我看很多年輕人都是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哲學(xué),喜歡及時行樂,即刻滿足,結(jié)果在三四十歲的時候身體就報警了,有的人甚至是疾病纏身,最后英年早逝。
所以,別人的教訓(xùn)就是我們的座右銘,我們要想過好這一生,就一定要注意吸取教訓(xùn),避免前面種下“惡因”,后面結(jié)出“惡果”。
一個人的身體什么樣,50歲之前基本就注定了,前面吃喝玩樂有多爽,后面遭受“果報”的時候就有多痛苦。另外50歲后精氣神都在衰竭,生命力就很難彌補了。

人生在世,一定要對家人好
這是我說的第二點,光是自己好不算好,只有家人一起好才是真的好。
你可以假設(shè)一下,如果是到了人生的暮年,自己身邊也沒有人陪伴,沒有人照顧,沒有人關(guān)心,那樣的情況會是什么樣?
一切皆有因果,很多人在年輕時候和中年階段都是光顧自己了,對伴侶漠不關(guān)心,對子女不夠關(guān)愛,最后等到親情淡薄的時候才后悔,這就太晚了。
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有些事一旦錯過就再也不能補救了。在社會這么多年,我看過太多晚年后悔的例子。
我某個長輩就是一生只想著自己好,對家人、親人都是淡漠的態(tài)度,等到老年得了絕癥才意識到過去皆錯,真情才是生命的慰藉,可人生就是如此,落棋無悔,沒有回頭路可走。
多結(jié)善緣
第三點就是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一定要多結(jié)善緣。
人際關(guān)系很重要,不管東方還是西方,一個人的成功和幸福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際關(guān)系怎么樣。
這不是說人脈越多越好,而是強調(diào)建立、維系那種真誠的關(guān)系。這種事短期看很好,長期看更好,千萬不要忽視。
另外就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幫助人,多給人信心,多成人之美,要知道小事不小,生活處處都是修行。比如你去飯店吃飯,在過程中能夠善待服務(wù)員,認(rèn)同對方的工作,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尊重、真誠和親和,這就是很大的修行。
畢竟,人人都是平等,大家都相當(dāng)于在一條船上,大家都好你才能好。古人說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厚德載物,多積德
第三點就是德行的提升。我們看文藝作品,有些壞人一輩子做壞事,老了后又是吃素又是念經(jīng),想要彌補過去的罪過,修自己的所謂福報,這基本都是癡人說夢。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空果空,因果不空。你50歲之前不積德行善,50歲后再想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就太遲了。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是說人要覺悟,但該付的代價逃不掉。否則滿世界都會是老了、占盡好處后“放下屠刀”的壞人了。
所謂厚德載物,就是說你的德行提升會擴大你的心量,能容人所不能容,自然就能福別人所不能福。比如財富、權(quán)力,德薄而位尊,相當(dāng)于力小而任重,榮華富貴給你你也承受不起。
上面我們說老人安享晚年,最重要的兩點,一個是身體健康,一個就是有錢。而錢從何來呢?就是積德,不管是公司給社會創(chuàng)造了多少價值,還是你給他人帶來了多少利益,這都是積德,然后你才能厚德載物,才能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幸福順?biāo)斓耐砟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