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作品中的華夏史(二十一)——岳家小將

宋高宗繼位后定都臨安(今杭州),他一面任用岳飛、韓世忠等抵抗金軍和偽齊,一面任用汪伯彥、黃潛善、秦檜等負責對金媾和,最終在紹興十一年冬達成紹興和議,以放棄舊疆和對金稱臣納貢為代價,奠定了南宋在淮河、秦嶺以南的偏安局面。
同年,削去諸將的兵權,并處決岳飛。此后,長期委任秦檜為相,維持對金媾和路線。
紹興三十二年,金海陵王完顏亮南侵失敗后,趙構將皇位禪讓給養(yǎng)子趙昚,自己作為太上皇帝退居德壽宮,頤養(yǎng)天年。

趙昚乃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史稱宋孝宗。經(jīng)過九任皇帝之后,皇位又傳回到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這一支血脈。但只剩下半壁江山。
宋孝宗堪稱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平反岳飛冤案,起用主戰(zhàn)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內(nèi)政上,加強集權,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污,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百姓生活安康,史稱“乾淳之治”。后世稱其為“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

岳雷掃北
說岳全傳中,前半段主要講述岳元帥與岳云兩代英雄抗擊金兀術的大金軍隊,后來岳飛與兒子岳云、女婿張憲在風波亭慘遭奸臣殺害。自此之后,說岳就嚴重偏離歷史,完全杜撰岳雷等岳家小將重新聚齊組成二代的岳家軍,一邊為岳家平反,一邊帶兵掃北,最終直到大金國黃龍府,迎回徽欽二帝的遺骨的故事。后半段被評書藝人加工后,改編成了“岳雷掃北”。

岳元帥父子翁婿被害,遠在湯陰縣老家,岳母早已過世,只有夫人李氏與女兒銀瓶(張憲之妻),以及岳雷、岳霆、岳霖、岳震幾個兒子。此外,還有岳云之妻鞏氏與兒子岳申、岳甫。
朝廷派兵去岳元帥老家,將其家眷統(tǒng)統(tǒng)抓回臨安。只有二公子岳雷提前獲信兒,逃了出去。奸相秦檜本想將岳家滿門殺害,對虧了韓世忠、梁紅玉夫婦才保住性命,改為發(fā)配云南充軍。云南乃是當年被岳元帥槍挑的小梁王的藩地,秦檜這招乃是“借刀殺人”。但人算不如天算,柴家與岳家不僅合解了,還成為岳家的盟友。
逃亡在外的岳雷,路上遇到牛皋之子“金毛太歲”牛通,又結(jié)識了梁山好漢韓滔的兩位后人韓起龍、韓起鳳,岳飛恩師宗澤的后人“鬼臉太歲”宗良,以及"五方太歲"歐陽善、軍師諸葛錦,組成了七人團隊。

其中諸葛錦乃是諸葛孔明的后人,在夢中見到祖先,被授予了三策兵書,聽從教誨,一心輔佐岳雷。自此,諸葛錦成了本書的“半仙兒”,各種神機妙算,讓讀者有種被“劇透”之感。這就有點過了。
剩下的故事基本上就是岳雷、岳霆、岳霖、岳震等兄弟四人,聚集了父親手下大將的后代,以及大哥岳云的把兄弟們,組成了新的岳家軍。
實際上說岳后半部分,沒有了歷史真實的禁錮,過于放飛自我,明顯的神話色彩越來越重,機緣巧合越來越多。

不僅如此,岳雷等人從牛皋叔父哪里借兵,去云南探望被發(fā)配的母親與兄弟。七位小將帶兵攻破宋軍關隘之時,韓起龍、韓起鳳、牛通等小將,用強制的手段,霸占了守將之女,硬收為妻,然后讓其倒反關隘,還將其父殺死。這故事的調(diào)性,比起前半部來說,下了一個檔次。要是岳元帥尚在,絕不會出現(xiàn)這種敗類似的二代小將,當年北宋叛臣曹榮之子無人可擋的大將曹寧,被“苦人兒”王佐規(guī)勸,歸降宋軍。戰(zhàn)場上失手殺死了父親。岳元帥大怒,斥責其壞了人倫。曹榮乃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但為人子的你卻不能殺他。曹寧羞愧,自盡而亡。要是讓岳元帥看到牛通等人強搶人家女兒,逼其反叛并殺掉自己的父親,非將這些“二代們”斬首不可。?

除了此之外,有時故事情節(jié)十分氣人,比如牛皋得知岳家父子被害,要帶兵打進臨安,被岳元帥顯靈及時制止,要“保全忠義”名節(jié),不能敗壞了岳家軍的名聲?。至此,看起來還算正常。接下來就魔怔了。比如余化龍與幾位兄弟,感覺無法給大哥報仇十分憋屈,寧可自盡追隨大哥而去。
最早跟岳飛的十兄弟之一的施全,恰好遇到奸相秦檜,找準時機要殺他,誰知關鍵時候,雙手被岳大哥顯靈按住,自己被秦檜抓住,被其殺害。而之所以阻止其行刺,還是為了保全忠義名節(jié)。

最后,秦檜在夢中被岳元帥打了一下,因此坐了病,最后不治療而亡。這與被行刺有什么區(qū)別?一個有現(xiàn)實的兇手,不合法?一個更符合冥冥之中,上天對其惡行的懲罰?
可以說,作者隨意亂寫,造成后半段內(nèi)容質(zhì)量很差。無怪乎,大部分影視作品直接拋棄后半段,評書演義等寧可自己續(xù)寫,而不采用原作。
故事最后,金兀術再次帶兵南下,宋高宗朝堂之上詢問誰人可以拒敵。岳將軍顯靈請命。宋高宗受了驚嚇,一病不起。宋孝宗登基,聽從忠臣的建議,為岳家平反,將奸臣緝拿歸案,全部治罪,只有秦檜早亡,沒受到應有的懲罰。
岳雷帶兵與金兀術作戰(zhàn),金軍兵將不是岳家軍的對手,便請來若干妖道法師助陣,殺傷了不少宋軍將領。宋營也請來仙長,破了對方的妖法??梢哉f,書中這場大戰(zhàn)是武力比拼與斗法各占一半的分量。同前半部比較,有種割裂感,不像是同一個人所寫。

最終牛皋捉住金兀術,騎在他的背上將其按住。金兀術被活活氣死,牛皋則大笑而亡。正所謂“虎騎龍背,氣死兀術,笑煞牛皋”。
岳雷帶兵打進金國黃龍府,但二圣已經(jīng)駕崩,只請回了遺骨。帶著金國的降書順表,凱旋而歸。宋孝宗大賞功臣,向天上表岳家之忠孝,追贈岳飛為鄂國公,加封武穆王,賜謚忠武,配享太祖廟。
赤須龍返回天庭,因在塵世時犯了天規(guī)而受到了些許懲罰。而金翅大鵬鳥則回歸佛祖身邊,此番下界功德圓滿。
【對應影視作品】
岳家小將
1984年出品的彩色武打片,講的是金兀術兵圍困牛頭山,久攻不下。于是派二太子金蟬子、三公主銀鈴子帶兵偷襲岳家莊。被岳云、岳雷、岳霆、岳霖、岳震五兄弟,以及牛通所打敗的故事。

這也是僅有的岳家后人的影視作品。不同于楊家將世代傳承,岳家將只有兩代,且更多以岳家軍的形象出現(xiàn)。岳飛與眾結(jié)拜兄弟一起保家衛(wèi)國,其子岳云也是。因此,岳家軍中將領更多以岳家的隨從、家將的形式出現(xiàn)。岳飛作為元帥,治軍有方,會帶兵打仗而不僅過分依靠將領。因此民間有“岳家兵,楊家將”的說法。

說岳后傳
有兩個不同版本的“說岳后傳”,一個是黃秉剛版,以岳霄為主角,又名“鎮(zhèn)冤塔”,充滿神話元素。
另一個是單田芳版,以岳霆為主角,又叫“鐵傘怪俠”。兩部都是短打書,都以對付奸相秦檜,為父報仇為主要故事情節(jié)。

鎮(zhèn)冤塔
話說奸相秦檜害死岳飛,并建造的“鎮(zhèn)冤塔”。類似薛家將、呼家將鐵丘墳似的設定。而岳飛在沈家莊遺留下的兒子岳霄,完全獨立于湯陰縣老家的那波岳家小將。岳霄得知身世后,要為父報仇,他一路上救忠良、刺奸賊,后投襄陽、興義軍,大敗秦檜一伙,報仇雪恨,毀“鎮(zhèn)冤塔”,建“岳王墓”。
他與秦檜之女秦玉梅糾纏不清,暗生情愫。岳公子孝父三休妻,秦玉梅殺兄顯癡情,岳秦老輩結(jié)深仇,岳秦少輩結(jié)鸞儔。
鐵傘怪俠
奸相秦檜害死岳飛,又派人去追殺岳家后人。岳霆向武當張三豐學藝,后又由仙猴引導得到秘籍,習得一身蓋世武功,成為鐵傘怪俠的第三代傳人,以“鐵傘怪俠”的身份闖蕩江湖。

在木劍先生高風、奪命竹刀楊虹及武林眾多英雄好漢鼎力協(xié)助下,岳霆保大宋將領收復了金國占領的大宋國土,暗查到奸相秦檜叛國投敵的證據(jù),鏟除了武林中邪惡勢力,最終使父親岳飛的冤屈得以昭雪。
本部書中岳霆十分不招人喜歡,有時候十分的不盡人情,翻臉無情。后期高寵之子高風藝成下山助其成大事時,他那點主角光茫又被高風的鋒芒給完全掩蓋。總之,這個角色的塑造,比較失敗,完全沒有岳家將之風度。
【對應影視作品】
說岳后傳,又名:鐵傘怪俠
1997年的電視劇,根據(jù)單田芳的評書《鐵傘怪俠》改編而來。

【回歸現(xiàn)實】
陷害岳武穆的主和派秦檜,在相位上執(zhí)政十九年,死后被宋高宗趙構追贈申王,褒謚忠獻。南宋第四任皇帝宋寧宗追奪其王爵,改謚謬丑。但嘉定元年,史彌遠執(zhí)政后又恢復其王爵和謚號。與文藝作品中的結(jié)局,大相徑庭,一切只是文藝創(chuàng)作者與百姓的一種人心所向罷了。

岳飛之子,岳云隨父親一起被害;岳雷并未迎來平反,而是在流放中含恨而終。岳霖、岳震、岳霆(靄)年少時就隨母親一起被流放,宋孝宗為岳家平反后,皆在南宋朝廷中擔任一官半職。
聯(lián)蒙滅金
與大金朝劃江而治多年之后,南宋臨安朝廷經(jīng)過深思熟慮,做出了“聯(lián)蒙滅金”的軍事外交戰(zhàn)略,以報靖康之恥。在大昏招“聯(lián)金滅遼”后,再一次自掘墳墓。
南宋五帝宋理宗時期,金朝政權在蒙古和南宋的聯(lián)合夾擊之下終告滅亡,結(jié)束了宋金之間長達100余年的對峙。讓弱小的南宋直面快速崛起且正直軍事鼎盛期的蒙古鐵騎。
同年南宋出兵收復三京,但以失敗告終,次年蒙古大汗窩闊臺以宋朝背約為由,全面侵宋,持續(xù)四十多年的宋蒙戰(zhàn)爭爆發(fā)。

不僅如此,宋理宗、宋度宗更是重用“蛐蛐宰相”賈似道等奸臣,讓南宋搖搖欲墜。
公元1276年,元軍兵攻下臨安,宋恭宗退位投降元朝,南宋歷經(jīng)九帝而滅亡。之后,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杰等人邊逃亡,邊擁立小皇帝。乘船南逃,從此小朝廷只能海上行朝。

逃至新會至南海一帶,文天祥在海豐兵敗被俘,雷州失守,小朝廷遷往崖山。蒙元對崖山發(fā)動總攻,宋軍全線潰敗,史稱崖門海戰(zhàn)。
南宋全軍覆沒,陸秀夫徹底絕望,在安撫幼主之后,將國璽綁在幼主身上,背著他跳海自盡。自此,趙宋宗室320年的統(tǒng)治終結(jié)。

中原大地、華夏民族第一次進入了被“外族”所統(tǒng)治的大一統(tǒng)時代。民間更有種極端說法,“崖山之后無中國,明亡之后無華夏,滿清之后無漢族!”。